距今300 多年前,英国一座山村住宅里,诞生了一个体重仅仅3 磅的婴儿.接生婆和热心帮忙的人嘀咕着: “我看,孩子没什么存活的希望,但既然生下来了,也就只好尽力而为吧! ”
产妇的不幸不仅来自这个体轻瘦弱的婴儿,而且还来自不久前故去的丈夫,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苦楚,她哭了,母亲的眼泪引起了小男婴的共鸣,他使出浑身力气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哭声。
这个先天不足的遗腹子就是后来成为科学巨人的牛顿。
小牛顿两岁后由外婆抚养,6 岁时走进乡村小学.他体弱多病,性格腼腆,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几,老师把他看成“低能儿”,顽皮的学生也欺侮他.但是,牛顿意志坚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据说,一次有位功课拔尖的调皮大王朝牛顿的肚皮踢了一脚,牛顿遭凌辱后,暗自鼓起勇气,非要从功课上超过这个小霸王不可.他告诫自己说: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努力,是没有不成功的.”经过刻苦学习,牛顿一跃而为全班第一名。
牛顿对学校老师讽刺、嘲骂甚至鞭笞学生的行为极为不满,他曾对外婆说: “学校是个奇怪的地方,我很讨厌到学校去.”玷污“学校”这一神圣名称的所作所为,给牛顿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课余生活,他喜欢亲自动手制作玩具,搞些小发明,也喜欢绘画和作诗。
在牛顿的住房里,锯子、凿子、刨刀、铁锤应有尽有.他就是借助这些工具,提高了技能,拓宽了知识,还增强了体质。
秋风将树叶和树枝吹得飘落满园,牛顿好奇地捡起一根干树枝,并将它竖直地插在朝阳的地面上,他每隔一段时间趴下去看看树枝的影子.“小牛顿,该吃饭了! ”外婆亲切地呼叫着自己的外孙,“外婆,我想还不到吃饭的时间,至少比昨天早30 分钟.”牛顿十分自信地回应着外婆的呼唤.“你怎么知道的? ”“昨天在这里,今天是在这里啊! ”牛顿指着地面上的阴影说。
冬天到了,庭园里显得那样沉寂和干净,牛顿观察“影子”的工作还没有停止.他突然发现庭院角落里的几块大石头,从而蒙生了新的念头.放学以后,牛顿拿起了凿子和锤子在一块石头上“吭吭”地敲凿起来.不怕寒风刺骨,也不顾石头粉末溅入眼帘的痛苦,牛顿日复一日地敲凿.善良的外婆看着外孙冻红的小手、伤痕斑斑的脸蛋,再也抑制不住多日来积下的疑问: “小牛顿,大冷的天气你没完没了地敲凿,究意想干什么啊! ? ”“马上会知道的,外婆! ”牛顿头也不转地回答.小牛顿的耐性和自信,深深打动了外婆的心。
一天中午放学后,小牛顿飞奔归来并大声呼叫: “外婆! 请来帮帮忙.”一位9 岁的瘦弱少年和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妇,同心协力,成功地把一块石头圆盘竖立起来,并斜靠在墙上.看着外孙几十天的智慧结晶,外婆绽开了笑容: “好极了! 好极了! 它是一个精致的日晷仪.”
牛顿幼年时代制作的日晷仪,至今仍然原状保存在英国柯斯达教会,并嵌装在教堂的墙壁内。
少年的牛顿十分喜欢17 世纪欧洲的风车.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蒸汽机和发电机,以风车为动力的磨粉机就很复杂了.他曾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去看风车.进入风车磨房的牛顿,如饥似渴地观察着机器的每个部分,他看得是那么入神,那么仔细,似乎想把机器的结构全部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归途中,朋友与他说话,他竟所答非所问,全神贯注在对风车和磨粉机结构造型的回忆中。
回到家中,牛顿一头躲进自己的住房,要把白天看到的一切画在图纸上,直至深夜这一工作才完成.他把图张贴在墙上,心满意足地观赏着一天的劳动成果,在暗淡的烛光中,牛顿显露出难得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