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数学趣文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陈景润的故事
类别:数学天地 作者: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陈景润叔叔的故事.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叔叔在攻克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因此,他的名字就和“哥德巴赫猜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呢? 1732年德国的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的一个规律: 凡是大于2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质数)的和,即“1+1 问题”.例如,12=7+5,28=11+17,等等.哥德巴赫对许多偶数进行的检验都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后来有人验算到三亿三千万这样大的偶数都说明是正确的.但是对更大更大的偶数呢? 哥德巴赫猜想也是正确的.不过猜想应该证明.但是要证明这个猜想却很难.哥德巴赫把这个猜想告诉了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但是欧拉一直到死都没有证明出来.这个难题传遍了世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两百多年过去了,“哥德巴赫猜想”仍没有被证明。

解放前陈景润叔叔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曾经在清华大学教过书的沈先生说: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沈先生讲了以后,有的同学嘁嘁喳喳地讨论.陈景润叔叔呢? 他没有笑也没有说,却把摘下皇冠上的明珠的美好愿望埋在心窝里了.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1953年陈景润叔叔以优异的成绩在厦门大学毕业了.他先在北京当中学教师,后来又调到厦门大学研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的数学名著,写出了质量很高的数学论文.他的论文得到了许多老前辈数学家的称赞.特别是华罗庚教授对他的研究成果更为赞赏,鼓励他继续前进.在华罗庚教授的建议下,陈景润叔叔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搞研究工作.他在精通英语、俄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法语、德语.他在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后,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进军了.就在这时候陈景润叔叔忽然病倒了,医生给他开了一张又一张的病假条要他休息.可是他不肯休息,仍然在埋头钻研.每天从早到晚,甚至连节日、假日也不停地工作.他的手总是握着笔在一页又一页的草稿纸上计算。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指责为走白专道路的人,不准他进办公室,他只得躲在只有六平方米的自己的宿舍里工作.有人连电灯都不给他,他就点上煤油灯在床板上演算.到1972年陈景润叔叔终于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方面攻破了“1+2 问题”的难关,并发表了重要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质数及不超过两个质数乘积之和》.例如:

    3
124<121= 11× 11

这篇论文很快传到了国外,被国外数学家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叔叔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方面攀上了前人没攀上的高峰,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为国争了光.现在离“哥德巴赫猜想 1+1 问题”的证明只有一步之远了.我们要像陈景润叔叔那样从小认真学习数学,打好扎实基础,长大了当个数学家.争取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顶峰,摘下这颗明珠.(刘 平)

下页:猜中和猜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