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奇妙数学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计算工具的历史
类别:数学天地 作者: ( 字号: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进行运算时所运用的工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变化.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艰辛历程和广阔前景。

现在我们溯本求源,看一看计算工具是怎样演化的:

1.石块、贝壳计数

原始社会,人类智力低下,当时把石块放进皮袋,或用贝壳串成珠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计算需要计数的物品。

2.结绳计数

就是在长绳上打结记事或计数,这比用石块贝壳方便了许多。

3.手指计数

人类的十个手指是个天生的“计数器”.原始人不穿鞋袜,再加上十个足趾,计数的范围就更大了.至今,有些民族还用“手”表示“五”,用“人”表示“二十”,据推测,“十进制”被广泛运用,很可能与手指计数有关。

4·小棒计数

利用木、竹、骨制成小棒记数,在我国称为“算筹”.它可以随意移动、摆放,较之上述各种计算工具就更加优越了,因而,沿用的时间较长.刘徽用它把圆周率计算到3.1410,祖冲之更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在欧洲,后来发展到在木片上刻上条纹,表示债务或税款.劈开后债务双方各存一半,结帐时拼合验证无误,则被认可。

5.珠算

珠算是以圆珠代替“算筹”,并将其连成整体,简化了操作过程,运用时更加得心应手.它起源于中国,元代末年(1366年)陶宗义著《南村辍耕录》中,最初提到“算盘”一词,并说“拨之则动”.十五世纪《鲁班木经》中,详细记载了算盘的制作方法。

到了现代,一种新型的电子算盘已经问世,它把算盘与电子计算器的长处集为一体,是一种中外结合的新型计算工具。

6.计算尺

公元1520年,英国人甘特发明了计算尺,运用到一些特殊的运算中,快速、省时。

7.手摇计算机

最早的手摇计算机是法国数学家巴斯嘉在1642年制造的.它用一个个齿轮表示数字,以齿轮间的咬合装置实现进位,低位齿轮转十圈,高位齿轮转一圈.后来,经过逐步改进,使它既能做加、减法,又能做乘、除法了,运算的操作更加简捷、快速。

8.电子计算机

随着近代高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二十世纪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其运算效率和精确度之高,是史无前例的.在此之前,英国数学家桑克斯用了22年的精力,把圆周率π算到小数点后707 位,以至在他死后,人们在其墓碑上刻着π的707 位数值,表达了对他的毅力和精神的钦佩。

请问: 假如桑克斯使用现代的计算机只需多长时间可完成演算?

解: 电子计算机是由电子原件构成的,具有逻辑运算和数字运算功能的计算工具.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诞生的.当时体积大得如几间房屋.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晶体管计算机,继而产生了第三代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目前已出现接近人脑功能的第五代计算机(机器人).它每秒钟能进行千万次的运算.桑克斯手工花22年光阴完成的运算,若使用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只需数秒钟即可完成。

目前,一种新型的电子计算笔已经问世.它能将书写运算式子的结果立即在晶液显示管中显示出来,而且能储存笔迹.若在银行存款,可使作伪冒领者无机可乘!

下页:拼移智慧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