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认识微生物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猪苓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 ( 字号:   )

猪苓亦称“野猪粪”.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多孔菌科。

子实体又名“猪苓花”.生长于菌核之上,伞状,子实体主柄短,常有大量分枝,分枝上又生长出10-100 余个扁圆形的小子实体.菌盖菌肉柔软,直径约1-4 厘米,中央凹下呈脐状,长有淡黄或褐色的纤维状鳞片,菌盖表面呈茶褐色,内侧为白色.孢子呈卵圆形,无色,直径1-2 微米.子实体成熟后可产生担孢子,用作有性繁殖的材料。

猪苓的菌核是由大量的菌丝体组成,即是菌丝体的特化组织——休眠体.菌核是药用部分和进行无性繁殖的材料,其形状和大小都与生姜的根茎相似,呈长形块状或球形,稍扁,有的长出姜状分枝,表面呈棕黑色至灰黑色,并长有许多凹凸不平的瘤状突起或皱纹.苓肉呈白色,菌核上有“芽眼”,呈白色或绿色.干燥后的菌核坚硬而略有弹性。

野生猪苓多分布于海拔1200-3000 米的次生林中,其中以桦木、枫树、柞木、柳木、山毛榉等衰弱的老树或半腐朽的根株周围为多.猪苓生长多的地带,通常在坡度35-60 度之间,气候凉爽、土壤较干燥、排水良好、早晚都能照射阳光的地方.在生长猪苓的地表和腐殖质层中,很容易发现蜜环菌和蜜环菌侵染过的树桩或腐木,晚上剖开可以看见蓝色的萤光.同时,在猪苓窝和猪苓菌核块上,也常看到缠绕的密环菌菌素。

猪苓的菌核有连年生长或隔年生长的特性,采挖野生猪苓,必须了解和掌握猪苓生长的生态环境,具体说来具有以下特点:

夏秋季雨后进山,发现树林地面上长有猪苓花(子实体),由此向地下挖去,一定能挖出猪苓;在桦、枫、柞树的根际地面鼓起,踩感松软,鼓起地面上的小草发黄或干枯,而周围小草却茂盛,向干枯小草的地下挖去可以挖出猪苓;在杂木树林中,有树木生长不良,叶变黄,枝干焦,这种现象表明树附近可能有猪苓;早晨露水未干或雨后寻找树林中地面比较干的地方,从干处向地下挖去可能有猪苓;有时地面龟裂常露出猪苓。

挖苓方法可采用“苓找苓”法,在挖到第一窝猪苓后,注意其主根所走的方向,再挖主根的附近就会找到新的猪苓窝,这些苓窝的分布一般呈三角形、直线形或梯形.山林中土壤是上肥下瘦,上部多是黑色腐殖土,下部多是黄砂土,因此,上部土壤中生长的菌核数量多于下部,再则,猪苓窝有鸡窝苓和母猪窝苓之分.鸡窝苓产量少,每窝能挖猪苓2-3 千克.母猪窝苓的生长规律为3 窝、5 窝、9 窝三种,产量较高,每窝能挖猪苓30-40 千克。

猪苓既是食用菌也是药用菌.子实体可食,菌核即中药猪苓,是一种名贵的药材,猪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解热之效,可用以治疗小更不利、水肿脚气、肝硬化腹水、中暑水泻及糖尿病等疾病.近年来,经药理药化和临床试验,证实猪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地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医学专家对猪苓研究的重视。

下页:益智食品金针菇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