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航空航天工程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下世纪竣工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 ( 字号:   )

现在投入使用的只有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曾经使用过的空间站有天空实验室、空间实验室—1、礼炮号系列等.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并将下世纪竣工的永久性空间站,是许多国家正在联合开发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天空实验室于1973年发射上天,它的第一部分包括装配好的轨道工场、太阳望远镜、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随后,阿波罗飞船被送上轨道,并与天空实验室对接,三名宇航员进入轨道工场.28 天后,阿波罗飞船分离并返回地面.天空实验室的寿命不长,由于70年代太阳活动强烈,引起高层中大气分子密度加大,大空实验室轨道下降.1979年7月,天空实验室坠毁到南半球印度洋澳大利亚西部地区。

天空实验室的轨道工场是最基本部件,它由土星火箭的未级改装而成.轨道工场有卧室、餐室、工作室、盥洗室,环境优雅,室温适中.和轨道工场相接近的是过渡舱,它是实验室的控制中枢,里面装有电力控制和分配系统、数据处理系统、通信设备等.与过渡舱相接的是多用途对接舱,说它多用途,是讲它除了能对接外,还可以贮藏各种实验设备和胶卷暗盒.多用途对接舱上面有一个太阳望远镜,可以拍摄太阳活动的各种照片。

天空实验室的电力由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供给.天空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应急营救能力,整个实验室每批三名宇航员中就有一名技术专家.他们进行了天体物理、生物医学等方面的试验,共获得了七万米长的数据磁带、数万张照片,成果丰富。

1983年11月28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这次飞行非同寻常,因为航天飞机货舱中装有一个大型组合式空间站——空间实验室—1 号.此空间站是欧洲空间局花了十多亿美元,十多年时间研制出来的新型空间站.空间站首次飞行就搭有六名乘员,其中还有一名前联邦德国物理学家。

“空间实验室—1 号”,按“模块式”结构设计,各种部件可以重复使用,又可以灵活搭配组合.此空间站由密封舱和仪器托盘两部分组成.密封舱内注有空气,宇航员不穿宇宙服也可以安然工作.密封舱分两节,共有5.4米长.内部空间44 立方米.托盘其实是个宽约四米,长约两米的金属构架,为“露天”工作的观测仪器使用。

“空间实验室—1 号”,整个飞行过程都是在航天飞机中进行的.说到底它还不能称作是一个真正的空间站,但它进行的各种实验与空间站相似.而且更重要的是,“空间实验室—1 号”,可以重复使用,这就使它的功能更胜一筹。

“空间实验室—1 号”,进行了14 个欧洲国家提出的各个项目试验.这些项目包括宇宙医学、宇宙生物学、天文学、太阳物理、等离子物理、大气物理、地球观测以及空间加工等,取得的成果也不小。

1971年4月,前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以后前苏联相继发射了系列礼炮号空间站.1977年9月以前发射的礼炮号均可以看作是前苏联第一代空间站.这些空间站由工作舱、生活舱、服务舱三部分组成.但都只有1 个对接舱口,居住空间很窄,只有 100立方米。

1977年9月苏联发射的“礼炮6 号”是其第二代空间站.它最大的改进是,在站体前部有两个对接舱口,可以同时连接一个联盟号飞船和一个进步号载货飞船,对接后的总长可达30 米.礼炮6 号的工作舱是其中心,舱内有各种仪器设备,还包括体育锻炼的设施、卫生设备和两台遥控照相机。

礼炮6 号进行过一些科学研究、军事侦察活动.比如,宇航员曾用望远镜观察了天狼星、银河系中心、猎户星的运动情况,也做过焊接、制成新型合成材料的试验.甚至蝌蚪在空间繁殖规律也了解得清清楚楚.礼炮6 号于1982年7月29 日在大气中烧毁。

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第三代空间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长期性、可重复使用和扩大功能的空间站.该站有八台计算机,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并且它增加了六个对接接合器,可以同时与六个宇宙飞船相接.新联盟号密封舱“联盟—TM”、进步号无人载货飞船,及其他多用途宇宙运载工具均可与之交合对接。

1988年4月,新建的“和平号”增加了一个服务舱,服务舱有一个舱口通向一个小运载工具,供驾驶员在站外工作.“和平号”布置得舒适优雅,每一名宇航员有自己的小舱和睡袋,宇航员也可以随时与地面亲戚朋友保持广泛的联系,“和平号”空间站也有一些开展科学试验的功能舱,如量子1号、量子2 号、晶体舱、光谱舱等。

“和平号”轨道站发射时并不载人.1983年3月13 日,前苏联发射了“联盟T15 号”宇宙飞船,两天后与“和平号”对接成功,宇航员进入轨道站.从此,“和平号”轨道站宾客源源不断,而一系列的新的工作也大面积地开展起来,例如:

1992年,俄罗斯研制了一个叫“新光”的“人造月亮”装置,它主要由一个抛物面反射镜和一个自动旋转的姿控支持结构组成. 1993年2月 4 日,对接后的“和平号”空间站分离了“进步 M—15 号”无人货运飞船和“新光号”装置.于是莫斯科时间四点左右,在俄罗斯北部、加拿大、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飞逝而过的“光带”,这个“光带”就是“新光”反射太阳光的杰作.五个小时后,“新光”装置被抛入大气层烧毁。

再如 1995年2月 3 日、6月 29 日和11月 15 日,当代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载人航天器——美国的航天飞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实现了两次空间对接,对接后的载人航天复合体分别飞行了五天和三天,标志着国际空间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不管怎么说,“和平号”空间站,特别是与飞船、航天飞机组成轨道联合体后,每一个飞行器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其工作能力远非昔日可比。

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是在“自由号”空间站计划上发展起来的.早在1984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就宣布要研制一个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并将于1994年投入使用.可是星移斗转,到1992年时,美国国会认为“自由号”空间站投资过巨,规模过大,要求航天局修改计划.美国航天局不久提出了新空间方案,但预算经费仍然高达300-400 亿美元.美国国会否定了这个方案.后来几经周折,到1993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新的方案,得到国会批准。

根据方案,1993年9月美俄两国签署了一项航天合作协议,决定两国在“自由号”和“和平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的国际空间站——“阿尔法号”国际空间站.参与“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研究的有美、俄、日、加拿大和欧洲空间局。

“阿尔法号”国际空间站总长约88 米,最大宽度(包括太阳能电池翼展)为110 米,总重达415 吨;轨道平均高度为354 公里(装配轨道)、476 公里(工作轨道);电源总功率为110 千瓦,航天人数可达六人.“阿尔法号”空间站由六个实验舱、一个居住舱、二个节点舱、服务系统和运输系统组成.实验舱,包括一个美国实验舱、一个欧空局附加实验舱、一个日本实验舱、三个俄罗斯研究舱等。

居住舱由美国研制,包括厨房、洗脸间、洗澡间、卧室和医疗设施.节点舱由美国研制,分别有仓库、电力调节器等。

服务系统包括三部分.加拿大移动服务系统,其主要部件是一个长16.8米的机械臂;俄罗斯功能货舱,内装有能源模块、备用燃料和推进装置等;俄罗斯服务舱,其内有推力器、居住设施(包括卫生间)、生命保障系统.运输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科学电力平台,可提供电力、进行姿态控制和热控制,由“天顶号”运载火箭发射;乘员运输器,有俄罗斯“联盟TM号”宇宙飞船、“进步号”运货飞船。

根据计划安排,“阿尔法号”国际空间站的研制过程分三个阶段.一是初步准备阶段,大约从1994年12月到1997年11月,在这一阶段将要进行7-10 次美俄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的联合飞行.这一阶段进展比较顺利.1994年2月俄罗斯宇航员克里卡廖夫搭乘美国航天飞机,拉开了合作序幕.1995年3月14 日,美国宇航员诺曼·萨加德和俄罗斯航天员一起乘坐“联盟” TM 飞船入轨,并与“和平”号空间站进了对接和飞行.1995年6月2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交换成员,运输物资。

第二阶段是装配阶段,大约从1997年11月开始,俄罗斯将用“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俄制的功能货舱;此后再连续发射四次,空间站具有居住条件后,将与“联盟号”飞船对接.1999年3月,实验舱也要发射入轨并完成对接.据此,13 个科学研究机柜和10 千瓦电力能满足三名航天员工作需求。

最后是完成阶段,约到2002年6月为止.在此期间的60 次发射入轨中,美国将于1999年发射太阳能电池阵模块,2002年航天飞机要运送美制的居住舱入轨。

另外,欧洲空间局也在研制一种货运飞船,叫太空拖船.此船两端为圆柱形设备舱和动力舱,中间为燃料箱平台.它能在国际空间站停留半年以上,既能为空间站运送航天员生活必需品、科研设备,还可以带上空间站燃料——推进剂。

“哥伦市”轨道舱的出现或许是个意外.欧洲空间局在80年代决定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后,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载人航天计划,这其中仍有“哥伦布”自由飞行平台的内容.“哥伦布”自由飞行平台本质上是个空间站.但欧洲空间局加入到“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之中后,平台计划被砍掉了,“哥伦布”轨道舱却被保留下来。

“哥伦布”轨道舱是一个圆柱形密封增压实验舱,长约8.5 米,外部直径4.1 米,重约9.7 吨,其中有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流体科学的实验室.显然,“哥伦布”轨道舱本质上是一个小型空间站,但它是未来先进的空间站之一,也是“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下页:“太空之吻”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