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漫谈中国画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四)文人画派部落——“扬州八怪”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清代中叶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上的一批画家,被人称做“扬州八怪”,一直流传至今.多么奇怪的名称!

这些画家,为人与世俗格格不入,画画偏偏和时尚唱反调,所以被庸俗的世人当成“怪物”.但他们并不止八人.八怪在扬州方言中,是指稀奇古怪的人,并不一定表示人数.“八怪”中有金农、黄慎、郑板桥、李嵒、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华嵒、高风翰、闵贞、边寿民等人。

“八怪”之中,有人做过官,但终身布衣者占大多数.他们都是学富五车的文人,精通诗文,擅长书画.“八怪”中多数人画写意花鸟、梅竹,少数人画写意人物、山水;但所有人都擅长写意花卉(即花草、如兰花草).这是中国文人画史上最集中的一个文人画派部落之一,当时扬州繁荣的商品经济为这一部落的形成提供了天时和地利。

“八怪”们不少人出身贫寒,靠着个人奋斗变成了文人画家.他们接近下层劳动人民,关心民间疾苦.少数当过七品“芝麻官”的人,也因为过分体恤民情而断送了仕途.他们看不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炎凉世态,常常借助画笔发泄不满和牢骚.在艺术上,他们追求“四绝”: 诗、书、画、印,都要力求新奇绝妙,不同凡响.难怪当时的保守派人物把他们看成是扰乱画坛的“怪物”.下面将“请”来八怪中的三位,向大家做一番介绍。

郑板桥是八怪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发奋读书,科举成功,曾到山东潍县做过七品“芝麻官”.他痛恨官场上尔虞我诈,人心险恶,又因替民请命而得罪了权贵.于是,“乌纱掷去不为官”,毅然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他把自己比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人刚直不阿。

他画画也象他的人品一样,不落俗套.他擅长画兰竹,并十分喜爱石涛的墨竹,但他不学石涛的画法.有诗为证: “当面石涛还不学,何能万里学云南”.他画兰竹正好和石涛的风格相反,石涛画竹,下笔心狠手辣,恣肆汪洋,不忌繁密;郑板桥画竹,精心推敲,不妄下笔,“删繁就简”.因此板桥的墨竹显得清秀瘦劲,萧疏孤高,堪称一绝。

他的书法是将隶书和楷书任意掺拌组成,自称是“六分半书”.(八分书不指隶书,隶书中掺正楷,被板桥称戏为"六分半书".)写得大大小小、错落不齐,叫做“乱石铺街”,这又是一绝.郑板桥的传世作品很多.这里举他的力作《兰竹图》为例,供大家欣赏.抬头一看,只见画中悬岩从左下到右上,呈对角线构图,冲天而起气势夺人;悬崖边缘,兰竹丛生,往下倒挂而不屈,犟着脑袋要往上长! 疏朗的淡墨侧锋皴擦,画成悬崖;密集的浓墨长撇短捺,画成兰竹.一疏一密,一浓一淡,分外显出精神! 悬崖左侧,用“六分半书”长题.书画合壁,相得益彰。

李方膺是“八怪”中的一员“大将”.他是江苏南通人,在山东等地做过七品“芝麻官”,也是因为得罪上司而丢掉了乌纱帽,和郑板桥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他为人孤傲倔强,能诗擅画,诗画唱和,抒发愤世疾俗的情感.他画画擅长松竹兰菊,尤其以画梅花见长.他画梅花,取舍很严格,有诗为证: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这两句诗,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至今广为人们所传诵。

这里介绍的是他的传世杰作《双松图轴》.只见画中参天老松,铁骨铮铮,昂首挺立;枝丫卷曲,像蛟龙腾空;松干鱼鳞,如一笔狂草(草书中最狂放的一种).枝干笔墨干湿浓淡,松针短线坚如铁钉.整幅画如狂龙乱舞,激荡人心,在当时一定会使保守派们惊得目瞪口呆,退避三舍,连声称“怪”.画品犹如人品,见到此画,不禁使我们由衷地敬佩这位愤世疾俗、我行我素的大画家.他那高尚的人品和精湛的大手笔,堪当画家的表率!

黄慎也是“八怪”中的“主力队员”.他是福建宁化人.一生都没有做过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布衣.少年时代,他家中贫困,于是投身寺庙,白天学习书画,晚上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刻苦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 黄慎年轻时,工笔人物已经画得非常精妙,他的狂草也是一绝,在八怪中算是独一无二的.后来他的人物画一变工巧的画法,而树立大写意画风,和他具备狂草书法的功夫是分不开的.他画人物用笔恣肆汪洋,中锋偏锋,无一定规,全凭用笔中潜意识的节奏感来把握.用墨挥洒淋漓,水墨相破犹如大雨滂沱.他的人物画,除了画神仙之外,喜欢画渔夫、纤夫、乞丐之流.总之,是富贵人眼中看不惯的题材。

黄慎传世作品很多,良莠参半.最使人一见倾心的杰作是一巨幅《醉仙图》.只见画中一位白发寿眉、醉眼惺忪的神仙,手捧酒爵,烂醉如泥,酒缸翻倒,如闻酒气刺鼻.醉仙身上的宽袍大袖,是一阵龙飞凤舞、横涂竖抹的“醉笔”.笔中有墨,干湿浓淡;墨中有笔,如嫩枝枯藤.人物醉态易画,画中酒气难描.然而醉态酒气,都在黄慎的一支神笔下淋漓酣畅地挥洒出来了。

黄慎的泼墨大写意人物画,终于使梁楷之后四百多年几乎无人唱和的画法,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缘份。

下页:(五)重开水墨新笔篇——“南北二石”(傅抱石和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