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漫谈中国画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三)青绿山水——“青绿巧整”和“金碧辉煌”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青绿山水,顾名思义就是用青绿颜色画成的山水画.这种山水画是先用细致的线条工整而精巧地勾勒成山石轮廓,然后再用少量的小斧劈皴法(也有不用皴法的)表现山石纹理的一种画法,画出山石的质感,最后用石青、石绿沿着山石轮廓敷上浓重艳丽的色彩,所以叫做青绿山水.而“青绿巧整”一词则是古人对这一画种特点的精辟形容。

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再用泥金(胶水调金粉如泥状)勾染叫做金碧山水,泥金多用于勾山廓、石纹、宫室、楼阁;染坡脚、沙嘴、彩霞等等.画成之后,“金碧辉煌”,绚丽夺目,所以叫做金碧山水。

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青绿山水是隋代大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而首创金碧山水的画家是唐代的“李将军”李思训。

隋代以前的山水画没有流传下来.但从晋代顾恺之《洛神赋》中的作为人物衬景的山水中,可以看出,那是一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幼稚的山水画法.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已经懂得了如何处理好人与景的比例和景色的远近关系,因此他的画“咫尺而有千里之趣”.再到唐代的李思训,与展子虔相隔不到一个世纪,就把青绿山水推向“金碧辉煌”的新阶段,从而使山水画产生“一变”.这是山水画在隋唐时期从初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

展子虔是河北渤海人,擅长画车马和山水,《游春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之作.这幅画不大,但画得很细致,值得细细品赏.画中水阔连天,烟波浩淼.水全是用细线画成鱼鳞纹样,波纹越远越小,直到“远水无波”.湖面游艇一艘,湖畔近景不宽阔的堤岸,远处山峦越来越小.山坡近处,树木伸展,山峦远去,则“远树无枝”.点景的人马,小如蝇头,“远人无目”.所以,画中山水,成功地表现出远近空间关系,使人产生想走进画里,“可游”、“可居”一番的感觉。

展子虔的《游春图》,虽然在构图、造景上比起顾恺之有了创造性的突破,但他画山石和画树的方法仍然还是老一套.山石没有皴法,却画上弯弯扭扭的细线条,显得很不自然;树木象果园中栽种的一般,过分整齐.而树冠不用点叶法画出片片树叶,只是用墨绿沿着树冠轮廓满填一遍,团团黑点,如“佛头着粪”,使画面看上去“好肉剜疮”,很不雅观。

李思训是唐代李家皇朝的后裔.开元初年曾被授予右武卫大将军,所以画史上称他是“大李将军”.他画山水,也是用线条勾画成山石形状,然后用青绿上色.有时再以泥金染色,使出他的看家本领.李思训不仅创造了金碧画法,他的山水画技巧也比展子虔的变得高明多了.下面试以一幅具体的作品为例,让李思训和展子虔比一比高低。

李思训的作品几乎都失传了.只有《江帆楼阁图轴》(轴即立轴,是一种竖式装裱的竖长画幅,下方装有轴头.)据说是他的作品,至少能代表他的绘画风格。

画面上方,碧波连天,也用鱼鳞纹细细勾成.画面中景至近景密布乔松古木,疏密有致,聚散自如,高低错落,层层叠叠,一扫展子虔画树整整齐齐有人工种植的机械感.树冠则或勾或点,画好树叶后,再用青绿染色,或淡或浓,层次分明,从而避免了像展子虔的画中“佛头着粪”的丑陋感.至于山石,则用勾斫之法(斫即小斧劈皴法,李思训首创),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山石的质感,与展子虔以弯弯扭扭、似是而非的线条画山石相比,则技高一筹。

李思训山水画技法的全面成熟,确立了青绿和金碧山水的崇高历史地位,并且为青绿山水在宋代造就出一位天才画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位天才画家就是北宋皇家画院的学生王希孟。

在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主持和参与下,宋代写实风格的宫廷绘画兴旺发达.同时,出于帝王享乐主义的审美趣味,宋代画院以创作富丽堂皇的工笔人物、花鸟和青绿山水为特色.王希孟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和艺术气氛中脱颖而出,以年仅十八岁的早熟和无以伦比的才华,创造出举世罕见的青绿山水画杰作《千里江山图卷》.虽然这位少年天才不幸早逝,却以他唯一传世的不朽作品连同他的英名载入中国画史册。

《千里江山图卷》高51.3 厘米,横长1188 厘米,是一件巨型长卷.展开画面,只见平远悠长的大江两岸,群山千奇百怪,虎踞龙盘;山势辗转万变,龙飞凤舞.远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如缕缕青烟,和云天相融,给观众留下如梦似幻的艺术感受.群山脚下,大大小小的村落青瓦白墙,鳞次栉比,掩映在万木丛中.山水之间,水榭长桥,通曲径幽路.游艇渔船,乐而忘返.万顷碧波,直上云宵.鳞鳞波光,全凭又细又密的网眼般的鱼鳞纹画成.山石勾线,分别用虚实轻重、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出阴阳向背、远近空间.而山石染色的浓淡深浅,表现出无比丰富的前后层次,令人目不暇接.一扫李思训和展子虔青绿山水的幼稚和刻板,而代之以高度写实与理想境界的完善契合。

当我们在一番流连忘返的尽情浏览之后,掩卷长思,不禁万分感叹.古老的中国有太多奇迹! 我们不仅拥有万里长城,我们也有画中的稀世国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就是一件在青绿山水画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划时代巨作。

下页:(四)工笔花鸟——“下笔轻利”到“黄家富贵”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