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漫谈中国画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四)工笔花鸟——“下笔轻利”到“黄家富贵”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在工笔人物和青绿山水成熟并兴盛起来的唐代,工笔花鸟也渐渐脱离了南北朝时期的萌芽状态而走向成熟,开始发展成为专门的画种。

工笔花鸟画的特点是,用精细的线条勾画出花鸟的外轮廓和花瓣、花蕊、叶筋,鸟羽、鸟喙和鸟爪,而后“随类赋彩”,根据花鸟本来的固有色填染浓丽的色彩.至于花木的枝干,则有双勾染墨涂色,或用粗笔浓墨直接画成两种方法.后期画家们又发明了撞水撞粉画法(趁染色未干时,滴洒水分或白色,能够出现斑驳陆离的色彩效果),用此法画枝干,效果自然逼真。

唐代时期,专攻花鸟画的画家竟然近二十人! 其中有几位是声名赫赫的大画家.这些画家的作品一件也没有流传下来,但却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佳话.唐代大诗人杜甫对画鹤名家薛稷推崇备至,有诗为证: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

唐代的另一位工笔花鸟画家边鸾擅长画禽鸟和折枝花木.传说在贞元年间,新罗(朝鲜)送来一只会跳舞的孔雀.皇帝降旨,请边鸾在玄武殿写生.他画了“翠彩生动,金羽辉灼”的孔雀,“一正一背”,神采飞扬.他画画的方法是“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画牡丹“花色红淡”,“光彩艳发”。

唐代末年的工笔花鸟画家滕昌祐擅长花鸟、草虫、蔬果,并以画鹅最负盛名.他画折枝花“笔迹轻利,傅彩鲜泽”.所以,当时人们评价他的画和边鸾的很相近.虽然他们都没有作品传世,但从当时人们的评论中,不难发现他们画画具有一种轻松明快的风格,而不具备精雕细琢的功夫.这反映出唐代人画画,崇尚轻松“巧”妙,而不像北宋人追求严谨的“法”度.这是由不同的时代风气造成的差别。

到了五代后蜀画家黄筌笔下,工笔花鸟画的风格陡然一变.他那种精雕细琢,“黄家富贵”的画风为宋太宗所赏识,定为翰林图画院中花鸟画的范本和衡量标准.这对后世花鸟画产生很大影响。

黄筌画花鸟,早年曾学过滕昌祐,而后自成一家之法.他的画法是“双勾填彩”,勾线极其细致精到,然后重填浓艳的色彩,以致线条常被隐没在色彩之中.这种画法,被当时人们叫做“黄家富贵”。

黄筌真迹,大多失传.只留下了一件叫做《珍禽图》的画稿,是供他的儿子学画用的示范图.细看这幅画,令人赞叹不已.只见画中的各种鸟类和昆虫,造型精确,用笔精致.尤其是画中的乌龟,更为叫绝.龟背上的花纹和龟爪上的绉纹,一一清晰可辨,十分逼真。

黄筌之后,由他的儿子黄居寀继承“黄体”绘画.并依靠他在宋代画院的影响,将“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风在画院中传播了九十多年.在这种风气下,画院画家一个比一个力求画得逼真,以致为了表现鸟眼瞳孔上的高光,竟发明了用生漆点睛的画法.流传至今的黄居寀的《山鹤棘雀图》、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和许多不知画家姓名的无款宋人花鸟画,都采用了“黄体”的风格.直到杰出的花鸟画家崔白创造了清淡疏放的新风格,才打破画院中“黄氏体制”的一统天下.而到了南宋的李迪,将工细和粗放的画风相结合,标志着花鸟画随着时代风气的改变,由推重工笔转向推重写意的新的发展趋向。

下页:二、中国画的“筋骨”——笔法神奇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