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意识形态也称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指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在内,它是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服务.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先进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代表反动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而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同旧的社会意识形态作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其中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阶级性最强烈、最鲜明,对其他各种意识形态有重大影响.哲学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对其他意识形态具有指导作用.但社会意识形态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归根到底是受经济基础制约的.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同样客观存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长期的任务。
文明
文明相对于蒙昧、野蛮而言,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精神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又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两种文明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社会的改造和社会制度的进步的最终表现和客观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同时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