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材料科学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原料能提供无穷财富吗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

原料的基础包含于物质世界之内.人类通过劳动,将天然状态下的物料(其中有75%属于天然宝藏,25%来自农业、林业和海洋经济)略加处理,便取得原料.实践中还分为一次原料和二次原料.前者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只经过一个阶段的加工;后者是在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一定阶段上分出并返回生产过程.物料(天然资源)经过人类的劳动转变为原料.人类把原始的、天然的物料从其自然结构中分化出来,在这个阶段,原料成为社会上的消费对象或生产资料.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要满足人类的任何物质需要,都要有原料.因此,对原料的需要将经历长期的、然而却是根本的转变.动、植物产物用来维持生命,这是原料的第一个和最低级(然而也是最必要的)形式.人类当时对于物料变化的过程认识很有限,千万年来,寻找到的天然宝藏和财富很少得到精加工.随着手工工场的出现,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人们曾努力深入认识生产所用原料的奥秘.开始时根据经验成功发现的方法,可以反复出现,这就促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物质,寻找规律.人们开始掌握了这方面的必要知识,出现了关于物质内在联系的最早的科学研究.有趣的是,其起源是地质学.起初地质学的研究方向只是天然宝藏,探明矿床和开采方法.后来,社会需要要求地质学从一种寻找和发现的学说向着原料方法方面进一步发展并实现专门化.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人类利用附近环境的资源可以满足他们对原料的需要,而且用这种形式也可以满足在数量和质量上更高的要求。

最近25年,全世界生产了约400 亿吨石油,这相当有史以来全部产量的80%;同样,煤产量约为600 亿吨,铁矿约为120 亿吨,分别相当于有史以来产量的40%和60%.过去的2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原来的1.6 倍,煤和铁矿等重要原料的产量增加到原来的二倍,石油增加到五倍,天然气增加到四倍.为了扩大生产,要求探明更多、更好的矿床.一方面要勘查新的矿床,另一方面也要采用新的开采和选矿工艺,以利用品位低的原料。

地球上的五十多亿居民的原料需要取决于以下两个重要因素: 用作能源和主要材料的原料的人均消耗量以及用于个人消费的原料的人均消耗量;工业国家居民所占的百分比。

20%的世界居民消耗80%的原料,而其余的80%居民则仅用20%的原料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工业发达国家所消耗的原料,超过世界水平的2-3 倍,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一方面,为了满足工业国家不断增长的需要而要求更多的原料;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为补足自己也要巨量材料.因此,为满足对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开发新原料,研究利用现有原料或开发已查明储备原料等,都具有世界性的社会意义.社会的需要决定了对原料的需求。

在所有国家,有效开发和利用原料,尤其是国内原料,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在其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里,各种原料供应也很紧张.发达国家的原料出口,1955年约为94%,1960年约为90%,而1966年已下降到88%,这种每隔十年下降6%的趋势将持续下去,而就地加工原料的趋势正在增加.有些原料的世界需求增加速度超出其生产增长速度,例如有色金属,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原料生产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较合理的工艺和能源消耗相结合,对材料经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下页:材料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