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海洋工程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海鲜”不鲜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作者:

在我国北方沿海,有一处美丽的海湾——大连湾.这里湾阔海深,山青水秀.海面上塑料浮子成排成行,整齐排列,养殖着海带、贻贝、扇贝等海产品.海底天然生长着海参、鲍鱼、牡蛎和各种贝、藻类,尤其是湾里的牡蛎,个大、体肥、味美.挖出来的肉有的足有一个乒乓球大小,是其他地方生长的牡蛎不能相比的.当地老百姓喜欢生吃,在筵席上也可以做成一道名菜“炸蛎黄”,外酥里嫩,表黄内白,没有吃到嘴里已经使你垂涎了.生物学家特地用当地的地名把这种牡蛎命名为“大连湾牡蛎”,以防其他种类的冒名顶替,败坏了它的声誉.大连人对它们更是倍加青睐: 干脆把自己的乡音也叫做“海蛎子味”。

也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反正时间不太长,大连湾里的牡蛎吃起来有一股异味,说确切一点是有些油味.起初油味不浓,后来越来越重了.煮熟后一开锅臭气刺鼻,谁还敢吃呢? ! 只好扔掉.继而这里捕捞到的鱼、贝、蛤、蟹等等都陆续带上了同样的味道.难怪如今在市场上,只要听说是从大连湾捞上来的海货,买主就摇头走开了。

大连湾牡蛎到底是怎样传染上这种油臭呢? 用精密仪器对牡蛎肉进行分析表明,其中含有石油的成分.这就奇怪了,牡蛎生活在海中,又不是浸泡在石油里,它们体内的石油究竟来自何方呢? 人们慢慢发现,今天的大连湾不比往昔了.四周岸边到处是工厂,黑的、红的、黄的污水咕嘟咕嘟一个劲地排到湾里.海面上巨轮、渔船百舸争流,往日清澈的海水现在到处是一片片彩虹般的油膜,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在海水和海底泥沙中都化验出了石油。

实验证明,每升海水中即使含有0.01 毫克的石油,生活在其中的鱼、贝体24 小时就可沾上油味.我们把这一浓度称作鱼、贝体产生臭味的“临界浓度”.当水中油浓度比“临界浓度”高十倍时,鱼、贝类在2-3 小时就发臭了。

进一步研究发现,石油中含有一些发臭的成分,它们可以通过体表渗透和鳃粘膜侵入鱼、贝体内,随后由血液或体液迅速扩展到全身。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了: 大连湾牡蛎的油味是附近工厂和船只排出的污油污染了湾里的海水和海底泥沙,进而危及牡蛎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结果。

牡蛎和其他海产品有油臭味,人们很容易发觉和识别,大不了忍痛割爱,扔掉就是了.可是如果这些美味的“海鲜”被细菌和病毒侵入或附着,那问题就严重得多了,因为它们不会向人类发出油臭味那样的暗示和警告.1988年元旦前,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爆发的那场轰动国内外的甲肝事件就是因为毛蚶被病毒污染引起的.它严重毁坏了“海鲜”的声誉,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江南许多地方的居民只要一提起“海鲜”就头痛,真有“谈虎色变”的气氛。

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宣布: 截止3月18 日,上海市累计有近30 万人患上甲型肝炎,死亡31 人.经流行病学家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研究多方证实,这起甲肝爆发与生食江苏启东产的毛蚶有关。

毛蚶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贝类,是我国沿海人民喜欢食用的海鲜产品之一.它们在海底以滤食海水中的腐殖质和微生物为主.每只毛蚶一天能够过滤120 升海水.如果海水中有甲肝病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嗜盐菌等致病微生物,就会被毛蚶等贝类滤入并在体内积累。

人们食用这类海鲜品一般不愿煮得太熟,有的时候甚至生食,因为这样味道更鲜.然而这样一来,隐藏在毛蚶体内的病毒就逃避了高温的惩罚,甚至因为温度合适进而促进病菌更加大量滋生繁殖.最后这些病毒随海鲜品一起被吃入人体,在体内兴妖作怪,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类似上面那样的因为食用海鲜品而中毒的事件,在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

1959年,山东烟台某厂因食用蛤蚶导致一千多人嗜盐菌中毒,成为建国后我国第一次食用海鲜产品大规模中毒事件;1977年,浙江省宁波市也发生了食用毛蚶引起肝炎爆发的事件.该市1984年以来又连续发生了10 起因食用海产品中毒的事件。

据统计,从1987年底到1988年初,因生食江苏启东地区的毛蚶共引起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一市42.3 万人患上甲肝。

国外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早在 1942年,日本某地就流行过一次食用蛤仔中毒的事件.中毒者一周后出现呕吐、头痛、倦怠、皮下出血和黄疸等症状,严重者脑中毒死亡.在334 名中毒者中有114 人丧生。

1955年,瑞典发生了因生食牡蛎引起肝炎流行的事件,自那以后的几十年间,美、英、意、日和新加坡都相继发生过生食牡蛎和乌蛤等贝类引起的甲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发生。

瞧! 因海洋被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呀!

下页:谁是杀手?-海豹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