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具有舒通筋络、散寒祛湿、理气止痛作用,能够治疗筋脉拘急、麻木不仁、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下肢痿弱等疾病的腧穴,称为舒筋活络穴。
本类腧穴多分布于头面、项背、肩、腰及四肢部,如分布在头面的有足阳明胃经的地仓穴及奇穴的牵正穴等;分布在项部的有奇穴的新设穴、颈臂穴等;在背部的有手太阳小肠经的秉风穴、肩贞穴、曲垣穴等;足太阳膀胱经的附分穴、手少阳三焦经的天髎穴等;在肩部的有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足少阳胆经的肩井穴及奇穴的肩头穴、肩前穴等;在腰部的有督脉的悬枢穴及奇穴的十七椎穴等;在上肢的有手阳明大肠经的肩臑、手五里穴、肘髎穴等;手少阳三焦经的臑会穴、清冷渊穴以及奇穴的泽前穴、手踝穴、落枕穴等;分布在下肢的有足太阳膀胱经的承扶穴、殷门穴、申脉穴等;足少阳胆经的风市穴、中渎穴、悬钟穴等,还有奇穴的新建穴、膝旁穴等腧穴。
在针刺时,对分布于颈及肩部的腧穴,如颈臂穴、肩贞穴、肩井穴、巨骨穴等,应掌握好进针的方向及深度,免伤肺脏,造成气胸。手踝穴及五虎穴一般不针。
在临床应用本类腧穴时,可酌情配伍具有理气、活血、止痛作用的腧穴,以增强其治疗效果。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牵正穴、地仓穴、肩髎穴、肩贞穴、臑会穴、臂臑穴、手五里穴、肘髎穴、上廉穴、清冷渊穴、手踝穴、腕骨穴、肩前穴、泽前穴、腰痛点穴(威灵穴精灵穴)、落枕穴、五虎穴、新设穴、颈臂穴、肩井穴、天髎穴、巨骨穴、秉风穴、曲垣穴、天宗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悬枢穴、肩头穴、臑俞穴、夹脊穴、新建穴、居髎穴、十七椎穴、秩边穴、髀关穴、拇趾里横纹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交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膝旁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申脉穴。
本类腧穴除具有舒筋活络、散寒祛湿、理气止痛作用外,还兼具清热、散结、调中、安神之功,扩大了本类腧穴的应用范围。
牵正穴、肩贞穴、腕骨穴、手五里穴4穴可清热通窍,治疗目赤、耳鸣、齿痛、喉痹等;肩髃、上廉穴、秩边穴偏于清热通便,可疗大便难、小便黄赤等症:肩井穴、承筋穴、悬钟穴、丘墟穴、承山穴、申脉穴等穴则兼具以上两种作用。
臑会穴、肩臑、巨骨穴、臑俞穴、泽前穴等穴可理气散结,治疗瘰疬、瘿气等。
悬枢穴、上廉穴、落枕穴3穴可健脾调中,可治疗脾胃不和所致的完谷不化、腹胀、泄泻等症。
膝阳关穴、飞扬穴、申脉穴、浮郄穴可安神定志,对癫狂、痫证、失眠、心悸等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在本类腧穴中,十七椎穴、居髎穴两穴可调理冲任,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转胞等妇科疾患;天髎穴、飞扬穴、附分穴3穴可祛风解表,附分穴又可散寒通乳,治疗泌乳异常等。
夹脊穴位于背部,左右共34穴,适用范围较广,可根据不同病症酌情选用。
临床上对于下肢痿软、中风偏瘫的病人,在针灸的同时还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促使机体早日康复。
具有舒筋活络作用的腧穴,除本章所述之外,还有解表穴中的大杼穴、京骨穴,清热穴中的通里穴、少海穴、内庭穴、合谷穴、解溪穴,理气穴中的极泉穴、上巨虚穴、至阳穴,淋水通淋穴中的大钟穴、阴陵泉穴和委阳穴等,应用时可参见有关章节。
·上页:解表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