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医人体穴位分类 < 中医按摩治病 < 健康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止咳平喘化痰穴
说明:功效分类法 专题:人体穴位图  ( 字号:   )

凡具有宣肺止咳、降气平喘、化痰散结作用,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痰多及癫痫、瘿瘤和瘰疬等病症的腧穴,称作止咳平喘化痰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主要分布于颈项、胸部、臂部、背部和腿部。

位于颈项的如任脉的天突穴,足阳明胃经的水突穴和经外奇穴崇骨穴等。

位于胸部的如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任脉的玉堂穴,足阳明胃经的气户穴,足太阴脾经的天溪穴,足少阴肾经的神封穴和经外奇穴肋头穴等。

位于手臂部的如手太阴肺经的天府穴和列缺穴,经外奇穴的小指尖穴等。

位于背部的如足太阳膀胱经的魄户穴和譩譆穴,经外奇穴的定喘穴和灸哮穴等。

位于腿部的有足阳明胃经的丰隆穴。

针刺胸部腧穴时,应掌握好进针角度,宜采用平刺或斜刺,不要直刺和深刺,以免损伤内脏。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天突穴气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玑穴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肋头穴胸膛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灵墟穴神封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云门穴中府穴周荣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户穴譩譆穴丰隆穴

本类腧穴都具有宣肺止吹、降气平喘、化痰散结作用,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瘿瘤、瘰疬等病症,但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其所主治的疾病也各具特点。

天突穴、水突穴、气舍穴、崇骨穴同位于颈项,除具有上述作用外,还可以治疗邻近部位的疾病,如咽喉肿痛、呃逆、失音、声嘶等。另外,天突穴可降逆止呕,以治疗呕吐、不能咽食等;水突穴重于降逆平喘,主治咳逆上气、呃逆等;气舍穴可行气活血以治疗颈项痛不能回顾、肩肿等;崇骨穴为经外奇穴,可行气活血、蠲化痰浊以治疗落枕、颈项强痛、癫痫病等。

璇玑穴、俞府穴、气户穴、云门穴都位于锁骨下与第一肋之间,除具有共同的作用外,璇玑穴偏于宽胸顺气、清利咽喉,主治胸满、喉痹、咽肿等;俞府穴用于和胃止呕,以治疗呕吐、腹胀、不嗜食等;气户穴长于宽胸利膈,以治疗胸胁胀满、饮食乏味等;云门穴则偏于泄热除烦,以治疗胸中烦热、伤寒四肢热不已、疝气上冲心等。

华盖穴、彧中穴、库房穴、中府穴都位于第一肋间,同叮治疗咳嗽、气喘等。华盖穴又可清咽利喉,以治疗咽肿喉痹、水浆不下等;彧中穴可和胃降逆,以治疗胸胁胀满、涎出多唾等;库房穴可宽胸泄热,以治疗胸胁胀满、咳唾脓血浊沫等;中府穴则可理气宽胸、化痰散结,以治疗胸痛、咳吐脓血等。

紫宫穴、神藏穴、屋翳穴、周荣穴位于第二肋间,但其主治各有偏重。紫宫穴重于泄热除烦、和胃降逆以治疗心烦、胸胁支满、呕吐、饮食不下等;神藏穴、周荣穴重于和胃降逆、解热除烦以治疗胸满、胸肋痛、呕吐、不嗜食等;屋翳穴则长于祛风除湿,以治疗遍身风痒、身肿、身重等。

玉堂穴、灵墟穴、膺窗穴、肋头穴同位于第三肋间,玉堂穴、灵墟穴均可泄热除烦,主治胸满、心烦,但玉堂穴又可主治喉痹、咽肿等;膺窗穴又可泄肠热,主治肠鸣、泄泻等;肋头穴可化痰散结以治疗症瘕等。

胸堂、神封穴、天溪穴都位于第四肋间,除具有共同的功效外,胸堂可和胃降逆、温通胸阳,以治疗噎膈、食不下、胸痹、心悸怔忡等;神封穴则主治呕吐、不嗜食、乳痈、淅淅寒热等;天溪穴则可主治乳痈、乳汁少等。

定喘穴、魄户穴、譩譆穴、灸哮穴同位于背部,都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但其各有特点。定喘穴、魄户穴又同可舒筋活络以治疗上肢疼痛不举、项强等,但定喘穴的通络止痛的作用更强,可治疗瘫痪等严重的病症,而魄户穴可清虚热,主治肺疹、骨蒸发热、虚劳、肺痿等;譩譆穴可清热利窍以治疗目眩、目痛、鼻衄等;灸哮穴则主要治疗咳嗽、气喘等,但应注意此穴一般不针。

小指尖穴、列缺穴、天府穴同位于上胶,小指尖穴又可清热利湿以治疗消渴等;列缺穴可泄热通淋、舒经通络,主治小便困难、小便涩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噤等;天府穴可行气利水、疏风清热,以治疗身重、身胀、目眩、鼻衄、紫白癜风、咽喉肿痛、风证等。

丰隆穴位于下肢,作用偏于化痰开窍、行气活血,以治疗癫狂、痫证、善笑、中风、下肢痿痹等。

具有止咳平喘化痰作用的腧穴,除本章所述以外,还有解表穴中的大杼穴,清热穴中的尺泽穴、鱼际穴、孔最穴,舒筋活络穴中的肩中俞穴,理气穴中的膻中穴、大包穴、中庭穴,益气壮阳穴中的太溪穴,理血穴中的太渊穴,安神穴中的巨阙俞穴,利窍穴中的廉泉穴、承灵穴、扶突穴等,临床上可酌情选用。



· 下页:消食导滞穴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