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姜黄的药论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 字号:   )

[药论]

1.从姜黄的性味归经论功用 ①缪希雍:“姜黄,得火气多,金气少,故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宜其无毒,阳中阴也, 降也,入足太阴,亦入足厥阴经。苦能泄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总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风 热,消痈肿,其能事也。《日华子》谓其能治癥瘕血块,又通月经及扑损瘀血。苏颂谓其祛邪辟恶,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方书用以 同肉桂、枳壳治右胁痛、臂痛有效。戴元礼云能入手臂治痛,何莫非下气破血、辛走苦泄之功欤。察其气味治疗乃介乎京三棱、郁金之 药也。” (《本草经疏》) ②苏廷琬:“姜黄,味辛苦气温,入脾经以达上焦之阳为功;是其能致血化者,皆本子气之能化,不察于此, 而漫云破血,讵知姜黄不任受破之一字也。” (《药义明辨》) ③赵其光:“姜黄,苦益火生气,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 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 (《本草求原》)

2.论姜黄之下气、破血 ①刘若金:“姜黄,试阅方书诸证之主治,如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腹胁肩背及臂痛、痹、 疝,虽所投有多寡,然何莫非以气为其所治之的,未有专为治血而用兹味,如《本草》所说也。且此味亦不等于破决诸剂,此味能致血 化者,较之他血药有原委,不察于是,而漫谓其破血,讵知姜黄不任受‘破’之一字也。” (《本草述》) ②黄宫绣:“陈藏器曰:此药 辛少、苦多,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癥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 (《本草 求真》)

3.论姜黄与郁金、莪术等药异同 ①陈藏器:“速味苦色青;姜黄味辛温无毒,色黄,主破血下气,温,不寒;郁金味苦寒色赤,主马 热病,三物不同,所用各别。” (《本草拾遗》) ②李时珍:“姜黄、郁金、莲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 脾,兼治气;速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 (《纲目》) ③黄宫绣:“姜黄,功用颇类郁金、三棱、蓬术、延胡索,但郁金 入心,专泻心包之血;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三棱入肝,治血中之气;延胡索则于心肝血分行气,气分行血;此则入睥,既治气中之 血,复兼血中之气耳。” (《本草求真》)

4.论姜黄之禁忌 ①清太医院:“姜黄,克伐之药,虚弱之人忌用。恐损伤气血也。” (《药性通考》) ②张山雷:“石顽谓血虚臂痛 者,服之必增剧。盖辛温本以祛寒湿,而血虚者更得此迅利流动以耗其气,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本草正义》)

5.姜黄药性辨误 ①陈藏器:“姜黄,性热不冷,《本经》云寒,误也。” (《本草拾遗》) ②张山雷:“姜黄始见《唐本草》,称其辛 苦大寒,藏器已辨其非,谓辛少苦多,性热不冷,则《唐本》寒字,盖亦传写之误。然《唐本》又谓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则正以入血泄散,故痈疡之坚肿可消,疡科普通敷药之如意金黄散用之,即是此意。固非疏风清热作用,而乃竟以为除风热,宜乎有辛 苦大寒之误矣。” (《本草正义》)

[备注]

1.片姜黄 为温郁金C.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的根茎,鲜时纵切片晒干而成。主产浙江瑞安。 2. 在四川有將川郁金C. chuanyujin C. K. Hsieh et H. Zhang的侧根茎作姜黄入药,仅在四川地区流通。



 · 下页:姜黄的种植、加工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