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音乐趣话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文章来源: 作者: ( 字号:   )

清朝晚年,在中国发生了举世闻名的"戊戌变法"鼓吹变法维新,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兴办新式学堂等.像康有为就上奏朝廷"请废八股",要摧毁害人的科举制度,主张"令乡皆立小学""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对于数千年来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来讲,不能不说是在敲响丧钟.变法七君子之一的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也讲: "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变法虽以失败告终,但"废科举,办新学"的思想却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最早认识到音乐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努力普及音乐教育的杰出代表就是沈心工先生,李叔同说他是"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确实是十分恰当的。

沈心工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就是在新式学堂中推广"乐歌",后来乐歌在各个学校蔚然成风,人们就称之为"学堂乐歌".沈心工在日本东京留学时就开始研究学校歌曲的编写与创作.他的著名歌曲《体操--兵操》 (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 就是他在东京时的习作.歌词是这样的:

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

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

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

龙旗 一面飘飘,铜鼓咚咚敲.

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得身体好,

將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这首歌在当时流传相当广泛。

1903 年,他归国后,立即在任教的南洋公学附小开设唱歌课,在这以前学校是没有这门课的.唱歌课的开设一扫学校中的沉闷空气,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欢乐气氛。

因为学生们是头一次学习唱歌,当然学起来很困难,沈心工就尽量做到表情生动,时不时地加上些表演动作,使学生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教授乐理时,也力求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比如简谱的唱名do、re、mi、fa、sol、la、si,学生们不易记住,他就用上海方言编了一句诗: "独览梅花扫腊雪"与七个唱名对照教学生唱,使学生很快学会、记住.要知道,开创的工作是多么艰难!

1927 年他出任江苏省南汇县县长,除了尽职尽责做一个好县长之外,还常常深入到民众中去教他自己所编的歌曲.这样平民化的县长,在当地是前所未有的.他只当了125 天县长就辞去了职务,但南汇县的人民却没有忘记他,每年秋天給他送去一盆菊花以表示敬意,沈心工有"年年愧见菊花来"的诗句,表现了他收到菊花后的心情.沈心工的推行乐歌,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了。

沈心工编写的乐歌有光绪30 年出的《学校唱歌集》三册,民国元年重新编定《学校唱歌集》六册,次年又编《民国唱歌集》四集.这些乐歌的内容都是健康向上的,比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代表性的作品有《黄河》、《爱国》、《从军》、《缠足苦》、《女子体操》、《地球》、《电报》、《赛船》、《竹马》、《革命军》等.他编的乐歌,大部分采用现成曲调填词,如《女子体操》的曲调采用莫扎特的《各种小鸟尽来到》、《缠足苦》采用的是《孟姜女小调》、《采茶歌》用的是《凤阳歌》曲调,他很注重使歌词与原有曲调的配合相得益彰.当然这样的歌曲,与现代的根据词意创作曲调的作法是不能相比的,但在开创的阶段,沈心工先生的作法已属难能可贵了.沈心工先生创作并推广乐歌,可以说是在为中国人一雪"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之耻了。

下页:从艺术家到弘一大师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