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音乐趣话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周代的几位古琴演奏家
文章来源: 作者: ( 字号:   )

周代盛行礼乐制度,统治阶级规定不同等级的人,要使用不同的礼乐,如"八佾舞于庭"则是指天子使用的舞队有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以此类推,是不可僭越的.凡是"士"以上的人都得会鼓琴,故有"士无故不彻琴瑟" (《礼记·曲礼下》) 的说法.当时,也有一些专门从事音乐的乐工,他们弹琴作乐供贵族们寻欢作乐,同时也是为了表明贵族们的身份地位.乐师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常常礼品一样被送来送去.遇到残暴的主人,他们的命运就更加悲惨了,常常连生命都没有保障。

钟仪,是史籍记载最早的一位专业古琴演奏家.《左传·成公九年》记载了他的事情.公元前582 年,晋侯 (晋国统治者) 到军府中去視察,看到了一个戴着南方楚式小帽的囚徒.晋侯于是问左右: "这是个什么人?"回答说: "这个人是两年前郑国派人献来的囚徒钟仪."晋侯对钟仪打量了一番,对左右说: "給他松绑."晋侯落座以后问钟仪: "你在郑国是做什么的?"钟仪回答说: "我是一名乐工."又问: "你还能演奏吗?"回答: "我家世世代代都从事音乐这一行,怎么不会演奏! "晋侯吩咐給他一张琴,让他奏来听听.钟仪从容不迫地弹奏起来,琴声冷冷,所弹奏的都是楚地的音调.晋侯听后点了点头说: "唔,你弹奏的都是楚地的音调,可见你对故国一往情深,我很欣赏你的为人."后来,为了交好郑国,晋侯把他礼送回国.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当时的琴曲有着鲜明的地方风格,而听者对风格也有着相当敏锐的辨别力。

卫国最有名的乐师是师涓,他不仅会弹琴 (这里指的都是中国传统古琴) ,而且能创作曲子,因而深得卫灵公的欢心,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他。

一天深夜,万籁俱寂,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师涓正在熟睡,忽然听到卫灵公的传唤,他急急忙忙穿上衣服跑去见卫灵公.卫灵公示意让他轻声一点,说: "你听! "师涓仔细地倾听了一会,觉得在远处的濮水面上隐隐有一阵悠悠扬扬的琴声,他凝神专注地倾听着,但琴声却在这时突然中断了.又停了半晌,仍然没有听到琴声.师涓对卫灵公说: "这支曲子的曲调,我已记住了一部分,只要再听一遍就可以把它弹下来."

第二天的晚上,师涓沐浴焚香,调好了琴弦,在水边默默地坐等.夜深了,四周安安静静,只有一轮圆月从空中洒下森冷的月光.忽然间,水面上又响起了叮叮咚咚的琴声.师涓全神贯注地听着、记着,等到琴音终止的时候,他已將全部曲子记了下来.怕忘记,他又在已经准备好的琴上反复弹奏了几遍,确认已经牢记了,他才离开了河边。

第二天一早师涓就跑去,把记下的琴曲弹給卫灵公听,灵公听后十分高兴,着实把师涓夸奖了一番。

卫灵公到晋国的曲沃去作客,酒至半酣,卫灵公得意地对晋平公说: "我的乐师师涓有一首新曲子,相当不错,让他弹給你听听以助酒兴?"晋平公当然是欣然同意.当时,平公把晋国的乐师师旷也叫来,坐在一边旁听,无非也是想让他学习的意思.师涓拨动琴弦,款款地弹奏起来,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卫灵公和晋平公听得十分入神.这时,晋国的乐师师旷突然站起身来,按住师涓的手说: "快快停下来,不要弹了! 这是濮水之音,亡国之音啊! "

师涓吓得脸色惨白,停下手来呆呆地望着卫灵公,不知如何是好.晋平公满脸不快地对师旷说: "明明是很好听的琴声,你怎么说是亡国之音?"

师旷说: "大王有所不知,这支曲子流行在商朝末年.纣王的时代苛捐杂税繁重,民不聊生.纣王生活侈糜,十分喜好新奇怪诞的音乐.他有一个宠爱的乐工叫做师延,就是创作靡靡之音的能手.刚才那首曲子就是师延为商纣王创作的.后来,残暴的纣王统治被周武王推勫了,师延看到商朝已灭亡,纣王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他害怕受到惩罚,便抱琴跳入了濮水之中.据说,每当有懂得音乐的人经过濮水,湖面上就会响起这首迷人的乐曲."

卫灵公和晋平公都觉得这番话未免有些荒诞离奇,但也无法驳回.晋平公说: "这首曲子是前朝前代的,现在听听又有何妨?"师旷摇了摇头,十分严肃地说: "不然,健康、优美的音乐使人精神振奋,能培养优美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淫爢的音乐,则会腐蚀人们的意志,毒害我们的身心,使人堕落.大王是一国之主,应当率先摒弃那些坏的音乐作品,而提倡那些好的音乐作品."看来"好作品"和"坏作品"的争论,在中国的确有着极深的渊薮。

晋平公和卫灵公对于师旷一篇堂堂正正的话,只好点头表示认同。

后代的人,往往將那些靡靡之音,比喻为"桑间濮上之音",桑间濮上之音已成为亡国之音、坏音乐的代名词了。

师旷的一番话,虽说得荒诞不经,而且充满着道学先生的味道.然而,他确实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不仅会弹琴,而且会弹瑟,技艺都是很高的.据说: 他用琴奏起《清徵》一曲,可以使得玄鹤起舞; 弹奏起《清角》,又能飞砂走石,大旱三年.这些说法当然未免夸张附会,但师旷的琴技令人神往,却也是事实。

师旷的听力是非常杰出的,这是作为一个杰出音乐家的必备条件.一次,晋平公让公匠们铸造了一套编钟,因为是国王让铸造的,所以谁也不敢说不好,当然,实际上也不知道究竟好不好.只有师旷发现这套编钟音律不准,主张另行铸造.晋平公觉得师旷太多事,没有理会他.不久,卫国的师涓来了,听到编钟的演奏,也指出了音律不准的问题,平公才真正佩服起师旷的听力来,觉得非同一般.在二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音乐才能,的确是令人叹服的。

在周以后的战国时期,有一位民间琴家叫作雍门周.他居住在齐国的都城西门,当时称为雍门,他姓周,因而人们称呼他为"雍门周".他的琴弹得很好,因而齐国的贵人孟尝君很喜欢听他弹奏.有一次,他去給孟尝君弹琴,孟尝君问他: "听说您弹起曲子来,会使听到的人悲哀,我现在情绪很好,您也能使我悲哀吗?"雍门周回答说: "听曲子的人必须自己有过悲哀的经历,悲哀的曲调才能打动他.像您这样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是不容易领会悲哀的含义的."孟尝君听后点了点头.雍门周接下去侃侃而谈,他分析孟尝君的处境说: "你曾得罪过秦、楚两个强国,随时有可能被他们灭掉,如果被他们灭掉,领地会被剥夺、妻儿卖作奴隶、财产也被洗劫一空,你可能会锒铛入狱,也可能被问成死罪.家破人亡的你,在死了之后,连个上坟的人也没有,你的坟头上长满了青草,只有几只乌鸦在坟顶上盘旋."说到这里,他顺手弹起了一首悲哀的曲子.弹完之后,孟尝君的眼中已经含满了泪水.孟尝君懊丧地说: "唉! 听了你弹的曲子,我真正感到自己是一个亡国之人了."从这则故事,我们看到古人对于音乐审美方面的问题已经在开始探讨和思考了.至少,他们已经认识到,音乐作品如果要感动人,必须使听者对这支曲子产生共鸣.产生不了共鸣的曲子,是不会有感动人的力量的。

我国最古老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 (大約成书于汉代) ,其中就有: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的理论,亦是对于音乐与人心 (思维) 之间关系的探讨,也可以说是对先秦时期音乐美学的一些总结吧!

下页:最早的乐器是什么?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