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戏剧艺术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戏剧鉴赏-理解戏剧语言
来源:戏剧欣赏 作者: ( 字号:   )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说明剧情、过场连接,还是展示冲突、刻画人物,都离不开戏剧语言.理解戏剧语言在剧作中的作用,对把握全剧至关重要。

第一,明确戏剧语言的特性。

1.动作性.戏剧是一种动作艺术,戏剧动作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发自内心的语言上,所以剧本台词必须体现出强烈的动作性.《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的对话就极富动作性.周朴园不知面前的女人就是30 年前被他遗弃的侍萍,在侍萍叙述悲惨身世过程中,他四次发问: "你--你贵姓?""你姓什么?""你是谁?""哦,你,你,你是—"从随便敷衍到惊惧,最后终于不得不当面承认,鲜明地展示了他渐趋紧张的内心动作.戏曲中一些优美的唱词也极富动作性,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开头一段唱词,从眼神的顾盼来说就有鲜明的动作性: "碧云天",是高而远; "黄花地",是低而阔; "西风紧,北雁南飞",是自右到左; "晓来谁染霜林醉",是遥遥相问; "总是离人泪",则以凝視的目光对之.这些都极有层次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变化.《牡丹亭》中的許多唱词也很有动作性,如"惊梦"中的一段: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施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她先是沉思,继而整理饰物,接着侧身斜視,惊讶地发现自己被镜子偷映进去,然后徐步香闺.这段唱词包含了許多漂亮的表演动作: 转身、抖袖、碎步、凝神等。

2.个性化.戏剧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情趣,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茶馆》中,唐铁嘴一上场第一句话就是: "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 送給我碗茶喝,我就先給您相相面吧! 手相奉送,不取分文! "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一个油滑而又可怜的江湖相士的嘴脸。

3.形象化.形象的语言易上口,内涵深,也充满着生活气息.《茶馆》第一幕中,常四爷斥责在兵营当差的二德子只会欺压自己人时说: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利害! 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极形象地表现了二德子的品性。

4.哲理性.戏剧语言必须給人启迪,发人深省,必须精辟,有一定思想深度.如《茶馆》第三幕中,常四爷说: "我爱我们的国家啊,可是谁爱我们呢?"这话是很有哲理性的.《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对天地的控诉,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也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要抓住戏曲语言的特点。

戏曲语言与话剧语言在主要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戏曲语言的特点主要有三:

1.宾白.宾白可分韵白、口白、方音白三种.韵白是一种朗诵式念白,要按一定音韵咬字发音,多用于有身份、有才学、举止端庄的人,包括引子、定场诗、定场白、下场诗等.口白是一种近口语的念白,多用于丑角和身份低微的平民百姓.方音即用乡土音读白.宾白是叙事的手段,比如《窦娥冤》中主要事件,赛卢医赚蔡婆、张驴儿父子救蔡婆、张驴儿向赛卢医讨药、下毒、张驴儿老父喝错汤药、审问、雪冤等,全是在宾白中完成的.宾白还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莺莺把千言万语铸为一句: "张生! 此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表现出莺莺的痛楚、担忧、爱恋、矜持等复杂感情.张生于百般无奈之际,又不甘示弱,只好口出狂言: "小生这一去,自夺一个状元."表现出他既爱好面子又无计可施的书生气,足见其憨直可笑。

2.曲词.曲词即戏曲的唱词,古称曲文.从宋代南戏形成以来,逐渐分为本色 (如《窦娥冤》) 、典雅 (如《西厢记》) 两种.曲词的语言被称之为"沉思的语言",常用以揭示特定的内心世界.曲词讲究情境,有时情景交融,景是人物眼中之景,情则寓于景中.《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则以情语为主.情境中,或以乐景写悲,如《牡丹亭》"惊梦",用景色陆离、春光缭乱的乐景写杜丽娘心中之郁闷; 或以哀写乐,如《西厢记》"闹斋",用哀婉气氛写出极乐之情.曲词有时直接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如《窦娥冤》三折中,窦娥被斩前的一段唱,唱词连用了四个"念窦娥",这里有含冤负屈的诉说,有对自身苦难和往昔生活的回顾,声泪俱下,既表现了窦娥对人生的眷恋,也是对婆婆的哀怜和安慰。

3.曲白相生.曲、白之间的关系是极为为密切的,不可把它们截然公开.曲生白,白生曲,二者浑然一体.例如《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上场时的一句宾白是: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許?"由此唤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绮丽唱词,曲词中"原来"是由上句宾白"怎知"来的.接着曲又生白: "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这疑诧和不满,又生出下面她对自然风光向往的曲词: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下页:戏剧知识-古希腊悲剧和喜剧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