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伊斯特拉赫小提琴/奥伯林钢琴
Philips 412 255-2
毫无疑问,《春天》和《克鲁采》是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两首.并且,它们也是所有作曲家的同类作品中最杰出,最受世人青睐的两首。
从第一个乐句起,《春天》就向我们展现出它的明媚、温馨和灿烂.小提琴的旋律在上行和下行之间作出幅度很小的游曳,很滑爽,很舒畅.你可以想象到草地上许多蝴蝶绕来绕去,也不妨直接当作春天让我们心醉神迷的那种体验。
《克鲁采》是更了不起的.首乐章那种暴风骤雨般的激昂、亢进,竟是多半来自小提琴的激烈快奏,这真叫人目瞪口呆! 在这之前,音乐史上恐怕还不曾有过像这样来表现小提琴的作品呢.假若一如既往地把小提琴和钢琴的搭档比作一对“恋人”,那么,这里的男女是一对英雄,男子汉加女强人.因此第二乐章里的那段“谈话”也显得沉静、成熟,更多是过来人之间的理解和体贴,而不像在同类作品中常见的那样娇滴滴的一番.真的,从来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像贝多芬这样,把小提琴奏鸣曲作得如此大气,扎实。
欧伊斯特拉赫与奥伯林的这个演奏也是举世无双的大气,尽管他俩的《春天》倒是不如帕尔曼和阿什肯纳齐的版本 (Decca 410 554-2) 来得浪漫、活泼。
这套唱片不仅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的全集,也是贝多芬所有大提琴和钢琴音乐的全集.除了五首大提琴奏鸣曲外,这里面还有《亨德尔〈犹大·马加比〉变奏曲》 (Op.45) 和两套《莫扎特〈魔笛〉变奏曲》 (Op.66 和Op.46) ,都是由弗朗赛和让德隆合作演奏的。
当然,贝多芬的大提琴和钢琴音乐的精华,还是这五首更具原创性的奏鸣曲.大提琴的音色天然地有一种悠悠愁绪,带点抑郁的哽咽.贝多芬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让大提琴的歌唱悲戚而感人,而钢琴特有的精神抖擞,又使得那悲歌不至于过分沉溺.即使是早期的两首,也已经是柔美与刚强兼得了.当然五首中唯一用小调写的第二首的确是更阴郁一些,但篇幅巨大的首乐章气象不凡,变化多端.第一首的两个乐章都有很美的歌唱性.第三首和第五首是一般认为最出色的,也是正统三乐章的两首.它们显得更有气度,也更为开阔,因而都是大提琴和钢琴音乐的典范.可惜后世的某些同类作品更多是靠大提琴演奏技巧上的噱头取胜,而不像贝多芬这样歌唱和对话。
CBS 有两张卡萨尔斯和塞金合作的同曲目唱片 (MPK46725 和 MPK45682) ,也是很多好评的名演奏,可惜是单音的,且夹带着一些卡萨尔斯演奏中一时兴奋的哼唱,远比不上里赫特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这套音色亮丽,饱满而清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