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普斯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
Philips 426 974-2
算上前一张唱片,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时期的这批交响曲,显然可以分为两类,即三乐章的和四乐章的.前者带有他的早期交响曲的遗迹,后者则是他1767 年和1768 年两度访问维也纳后,迟至1772—1774 年间才开始采用的.无论编号顺序如何,前一张唱片上的第二十一和二十五首,以及这里四首中的第二十八和二十九首,都有四个乐章,即在原先的意大利协奏曲式的三乐章之间,再加进一个小步舞曲的第三乐章.而这显然是维也纳的时尚,也是莫扎特后期交响曲的确定模式。
《第二十八交响曲》有一个雍容、优雅的首乐章,小提琴的一个轻盈、俏皮的装饰音型反复出现,应答木管的挑逗,虽然未见得脱俗,却也情趣撩人.更有特色的是小步舞曲乐章,乐队的背后,竟以山野气息的圆号来应对,顿觉脂粉气和那巴罗克陈词滥调一扫而光。
简朴得让管乐部分只用两支双簧管和两支圆号的《第二十九交响曲》,也是莫扎特这个时期的一件杰作.首乐章开始的主题以其中包含一个八度跳跃为特征,简单、明朗,落落大方.慢乐章很像是一首动听的小夜曲,而小步舞曲颇有些粗犷.整个曲风干净利落,力度超过了同时期的海顿。
克里普斯这两张唱片演录拔尖,音色至善至美。
1782 年,由于歌剧《后宫诱逃》大获成功,26 岁的莫扎特在维也纳开始走红,一边忙于指挥新歌剧,一边又准备结婚,同时还有纷至沓来的种种应酬.最急迫的一桩,是他父亲从家乡萨尔茨堡来信催索一首新交响曲,以供市长哈夫纳受封晋爵的庆典之用.其实,六年前莫扎特就已经为这位市长的女儿结婚写过一首《哈夫纳小夜曲》了.这回的新交响曲气派堂皇,八度起落的首乐章主题仿佛开天辟地;小夜曲般的慢乐章,曲风纯朴,织体玲珑剔透;接下来的小步舞曲苍劲、粗犷,是那种农夫式的而非贵族式的嬉戏;最后的末乐章,莫扎特要求演奏得越快越好,其主题令人想起《后宫诱逃》中一个得意洋洋的小丑的唱段。
接下来的《第三十六交响曲》,是第二年秋天途经林茨,被图恩伯爵留住款待,只用了四天就写成的,所以有“林茨”的别称.从来都把兴冲冲的奔劲当作他的乐曲起头的莫扎特,这回首次用了慢乐句开篇,且带有庄严的沉思意味,而慢乐章又极度忧郁,令人觉得此时的莫扎特判若两人.仅仅是到了末乐章,气氛才变得欢乐一些.可这欢乐是短暂的,乐章的中部又再度陷入了悲凉……
瓦尔特是本世纪前半叶演绎莫扎特的一位大家,这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实际上这套唱片演录了莫扎特最后六首交响曲,即从第三十五至第四十一,跳过了据称是用了米·海顿主题的第三十七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