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阿卡多小提琴
迪图瓦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DG 415 378-2
的确,帕格尼尼是个永久的话题,尽管其中的许多议论对他不利.谈起他的五首 (一说六首) 小提琴协奏曲,通常的评论多少会带点儿微词,诸如帕格尼尼太自我中心啦,那里面小提琴的炫技太多而致使乐队部分表现贫弱啦,无法满足协奏曲要求的对立-平衡格局啦,等等.这些当然都是符合实际的批评,帕格尼尼的确不过是让乐队给他来点儿伴奏而已.别说协奏曲了,就是摆在小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里,他这样的自我中心也是过分了。
不过咱们也不妨换个角度来想想: 横竖咱们听过很多平衡、得体的协奏曲了,现在来听点“跷脚”的,倒也新鲜哩.何况帕格尼尼的协奏曲,尤其第一首,非常好听呢.首乐章的主题悲壮感人,整部曲子里美妙的歌唱性旋律比比皆是……光凭这些,让它跻身于最迷人的小提琴协奏曲之列,也很应该了。
行家们或许是更看好帕格尼尼的第二首,因为这首协奏曲里几乎囊括了全部的小提琴技巧,什么名堂都有了,而且情感的表达深度也胜过了前一首.这张唱片很漂亮,还好在收齐了帕氏最好的两首协奏曲.而若单论第一号,我倒更中意帕尔曼版 (EMI CDC7 47011 2) 。
帕格尼尼的作品都是为小提琴写的.这很自然,因为他主要还是个演奏家,一门心思滞留在他的小提琴上,想着他的表演,做他的“弦上体操”.技巧要有难度,表演要有魔力,这样的曲子才可能为他的“帕格尼尼神话”添色增光.但这样的曲子往往不是作曲家的擅长,而且往往不是由预先作曲而得.那就得由他自己来试试,仗着他有一个即兴表演的舞台.毫无疑问,最能代表帕格尼尼精神风貌和技巧水平的,就是这24 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了.想当年,凭着这些最能让他尽兴炫技的小曲儿,他旋风般地征服了整个欧洲乐坛.不光是沙龙中的贵妇人为他倾倒,同时代的大音乐家们也对他着迷不轻.李斯特和舒曼在钢琴上模仿他,布拉姆斯和后来的拉赫玛尼诺夫还用他的主题 (第二十四首) 写变奏曲、狂想曲.那么多正经严肃的作曲家由帕格尼尼激活了灵感,你恐怕就不好说这里面只是些油腔滑调的卖弄吧?
也几乎是所有的小提琴家都必拉这套曲子.录音比较好的唱片中,帕尔曼的一张 (EMI CDC7 471712) 很值得重视.还有阿卡多版 (DG 429 714- 2) 也很好.拉宾的演奏好在从容、舒展的歌唱性,不像帕尔曼在某几首上那样赶.既然是拉帕格尼尼,炫技是免不了的,但也别忘了在琴弦上翻筋斗的同时,也得在弦上唱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