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世界电影名片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白色婚礼
来源:世界电影鉴赏辞典 类别:影音娱乐 ( 字号:   )

1989 彩色片 90 分钟

法国洛桑日影片公司摄制

编导: 让-克洛德·布里索

摄影: 罗曼·温丁

主要演员: 瓦妮莎·帕拉迪 (饰玛蒂尔德)

布鲁诺·克迈尔 (饰弗朗索瓦)

鲁德米娜·米卡耶尔 (饰卡特琳娜)

本片获1989 年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新秀奖

〖电影简介〗

二月的圣-艾蒂安城,草木刚刚复苏,起伏的山丘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绿色.上午时分,一所中学的校园显得平和、寂静,学生们在各自的教室里聆听着教师传道解惑.年近五旬的哲学教师弗朗索瓦正在为毕业班上课,他风度翩翩,思路清晰、谈吐幽默,从讲台下那一道道专注的目光便可看出,他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颇具威望.离下课只有十分钟了,这时,教室的门被悄然推开,一个身材不高的女学生蹑手蹑脚地闪了进来.她容貌秀丽,但面色苍白,神情倦怠,一头栗色的长发散乱地披在身后.在弗朗索瓦和全班同学的凝视之下,她默默地走过去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弗朗索瓦不禁心头火起,这个名叫玛蒂尔德的学生已有半个多月未曾在哲学课上露面,今日虽然来了,却迟到了整整三刻钟,而且对过去的屡屡缺课、如今的姗姗来迟没有丝毫歉意的表示.他始而以冷冷的语气令她站起身来,继而又不容分说地将她轰出门去。

阵雨过后,天空依然阴霾密布.阵阵寒气催着放学的孩子们涌出校门,星流云散.弗朗索瓦开着车驶在湿滑的路上,蓦然,路旁汽车站的长凳上躺着的一个姑娘扑进他的眼帘.这是玛蒂尔德.她面色苍白、双目紧闭,似乎已昏厥过去.弗朗索瓦停下车,倾听着路人们的议论: “她刚才独自在雨中哭泣……”“是否应将她送到警察局? ”他分开众人,来到微微睁开双眼的玛蒂尔德身边,心中隐隐生出一种愧疚之情。

弗朗索瓦把虚弱无力的姑娘送回了家.她住的小街安静、清洁,但显得有几分悲凉.玛蒂尔德独自生活,家中凌乱不堪,到处随意丢着换下的衣服.她当着教师的面匆匆将衣服脱个精光,睡意浓重地躺到床上.她不想请医生来,却将房间钥匙给了弗朗索瓦,希望他课后再度光临。

这个颇有些古怪的姑娘引起了弗朗索瓦的兴趣,他不由得产生了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他向学校教导处索取了玛蒂尔德的有关材料,看到了她成绩册上那一连串的零分,读了各科教师对这个几乎从来不上课的女学生愤懑而又无奈的评语.他也了解到玛蒂尔德的家人远在巴黎,其父是精神病科医生,因对1968 年五月风暴感到失望而变得心情冷漠;其母则风流韵事不断,且数次想自杀;她的两个兄长因品行不端,曾被警方传讯;为使她免受母、兄的影响,父亲将她一人送到了遥远的外省……弗朗索瓦还发现,玛蒂尔德其实是个异常聪颖但相当脆弱的姑娘.他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种奇妙的感情,一种去接近她的冲动。

他回到玛蒂尔德家.睡眼惺松的姑娘神态自然地再次裸身走过弗朗索瓦面前,他不禁感到一阵心荡神摇,他尽力把持住自己,转身欲走.姑娘听到动静,从浴室走出来,殷殷挽留,神情是那般哀婉,仿佛是只无助的小鸟.弗朗索瓦此刻好似失去了主张,顺从地给妻子打了电话,留了下来.玛蒂尔德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又邀他共进晚餐.渐渐地,两人之间出现了一种融洽而亲密的气氛.从姑娘的言谈之中弗朗索瓦也发现,这竟是一个思想成熟,甚至可以说洞悉世事、看破红尘的姑娘,他觉得自己似乎已开始摸到了其思想脉搏.临分别时,他希望玛蒂尔德不再旷课,以迎接年底的毕业会考.姑娘欣然答曰: “好的,只要这能使您高兴.”

次日,弗朗索瓦若有所思地走进教室,目光掠过等待上课的学生.他失望了: 玛蒂尔德的座位是空的.然而,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打扮得整整齐齐的玛蒂尔德走了进来.她微笑而有礼貌地请弗朗索瓦原谅她因被数学教师叫去而迟到,希望他允许自己上课.玛蒂尔德开始变了,使弗朗索瓦又惊又喜.但更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提出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而全班无人知晓时,玛蒂尔德举起了手,继而侃侃而谈.其思想深邃、阐释准确,弗朗索瓦禁不住将她请上讲台,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下课铃响起,玛蒂尔德的话音落下,教室里爆发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姑娘激动而害羞地用手捂住容光焕发的脸,显得那样纯洁、天真.少顷,她放下手,凝视着因惊愕而无言的弗朗索瓦。

当日下午,在教师会上,面对着全体同仁一致要求惩处玛蒂尔德的强烈呼声,弗朗索瓦力排众议,恳请再给她最后一次机会.会议决定,将期限放宽至复活节,以观后效。

时间紧迫,会后弗朗索瓦匆匆赶到玛蒂尔德家,和她商量即刻开始为她补习各门功课.他也说不清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自己有了这份热心,仅仅用教师的职责来解释是不够的.就姑娘而言,她不仅温顺地表示同意,而且开始对这个比她年长30 余岁的男人以“你”相称,使两人的关系中产生了一种亲昵的味道.不知不觉中,弗朗索瓦对她的称呼也随之改变了.更有甚者.当窗外一个男孩子的呼唤引得玛蒂尔德走出门去时,弗朗索瓦的心中竟升腾起一股无名之火.他穿上大衣,不顾姑娘拦阻扬长而去。

他神情木然地回到家中,令兴冲冲地要将一位年轻人想买他所著的《西蒙娜·韦伊的神秘哲学》一书这一喜讯告诉他的身为书店老板的妻子卡特琳娜有几分愕然.电话铃声骤起.卡特琳娜拿起听筒,一位年轻姑娘要找弗朗索瓦.这是玛蒂尔德,她向弗朗索瓦道晚安,继而满怀感情地说: “我紧紧地拥抱你……”他回电话时的轻柔语调,他对姑娘以“你”相称,却让卡特琳娜隐隐感到一丝疑惑与不安.她忍不住想问个端详,而弗朗索瓦则虚言搪塞,最后,她只得直截了当地问道: “你是不是爱上了她? ”

次日黎明,急促的电话铃声再次扰乱了弗朗索瓦家的宁静.卡特琳娜疑虑大增,弗朗索瓦心神不定.他预感到一场风暴正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生成……哲学课上,学生们埋头记着笔记.弗朗索瓦慢步走到玛蒂尔德身旁,坐在与她相邻的空位上.玛蒂尔德莞尔一笑,继而大胆地用她柔嫩的手握住弗朗索瓦的大手.这显然超越了师生关系的举动,令一向持重的中年男子禁不住心头乱撞.带着几分惶恐,几分矛盾,几分不安,他回到了讲台前面.他转过身,迎着他的,是姑娘那热辣辣的目光,和从心底涌出的笑容.他仿佛对事情如此发展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时间心乱如麻,面色凝重地垂下了头。

又是一堂哲学课,可玛蒂尔德的座位却意外地空着,弗朗索瓦顿时方寸大乱.阐释复杂的哲学问题一向流畅、自如的他,今日竟变得结结巴巴;学生的提问与回答他充耳不闻,他的思绪已从三尺讲台飘向了窗外.理智,成年人的理智,此刻被一种莫名的焦灼驱赶得无影无踪.课后,他急不可待地向姑娘家奔去,用力敲打着紧闭的窗扉.良久良久,他倾听着,可没有一丝回音.他心犹不甘地闪身躲在不远处,窥视着姑娘家门前的动静.片刻之后,几个睡眼惺松、衣冠不整的少年男女走了出来,与玛蒂尔德一一告别.门又紧紧关闭了,弗朗索瓦发疯般地冲了过去,尽全力叩击着冰冷的窗棂.门终于开了,他几步跨进去,面对着的是一片狼藉.于怒不可遏之中,他向姑娘声色俱厉地高喊起来.而玛蒂尔德似乎等待的就是他的这番发作,她温柔地将头靠在他的胸前,曼声说道: “你嫉妒了,我很高兴……”她慢慢脱下衣服,轻轻地把他拉向自己.他和她相拥着倒在床上,共同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从此,师生变成了情人。

春光明媚,处处鸟语花香.他们或泛舟河上,或依偎于草丛之间.从童年起就未曾尝过人间欢乐的玛蒂尔德感到了生命的复苏,她无法克制内心的喜悦与欢乐.弗朗索瓦也仿佛摆脱了道德观念的羁绊,他的双眼一刻也舍不得离开姑娘娇小的身影.两人在爱河中徜徉,这忘年之恋带给他们新的充盈。

弗朗索瓦继续为玛蒂尔德补课.每当夜幕降临,弗朗索瓦不得不回转家园之时,玛蒂尔德都不由得黯然神伤,心头一阵酸楚、悲凉.但有着浓重失落感的不只她一个人.卡特琳娜每晚孤独地坐在家里的楼梯上,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事实擦亮了她的眼,痛苦咀嚼着她的心,一个深爱着丈夫的妻子的心.这天,一封寄给她的用报纸上的铅字拼成的信更无情地给了她当头一棒: “弗朗索瓦爱另一个女人”.看到弗朗索瓦读罢信那外强中干的“愤怒”,她几近绝望了。

复活节假期转瞬即至.玛蒂尔德的学业突飞猛进,令教师们且惊且喜.快乐之情洋溢于弗朗索瓦与玛蒂尔德心头,以至他们的行为开始有失谨慎,他们竟然手牵手在校园中奔跑,急于回到他们的爱巢——姑娘的家.而这一切,恰恰落在了学校女教导主任的眼中。

对两周的假期该如何过弗朗索瓦自有打算: 他想与玛蒂尔德一道去乡间,去体味自由、清新与温柔.此刻,卡特琳娜在他的头脑中已退居次要地位,无心顾及.然而,天不从人愿.从巴黎打来的长途电话把玛蒂尔德召向远方,她的母亲又一次自杀未遂.临行前,出于对弗朗索瓦的信任,她将自己曾因吸毒而卖淫的不光彩的过去和盘托出.孰料,这深深刺痛了弗朗索瓦.他置玛蒂尔德满含哀怨、乞求的挽留于不顾,拂袖而去。

弗朗索瓦刚迈进自家家门,酝酿已久的一场家庭风暴便爆发了.原来,他还在归家途中,玛蒂尔德的电话就后发而先至.伤心、绝望为满腔的醋意推波助澜,卡特琳娜迎着神情木然的弗朗索瓦,用玻璃杯将镜子击得粉碎.一番愤懑、痛苦而又无奈的宣泄之后,她毅然离开了这个已呈破裂之势的家.铅灰色的云铺满了天空,形只影单的弗朗索瓦心事重重.他为对玛蒂尔德的无情而悔恨,更为刻骨的相思所纠缠.他一次次给远方的姑娘打电话,都被听筒中传来的忙音扰得无法平静.蓦然,清脆的电话铃声大作.他摘下听筒,是玛蒂尔德,她回来了,正向他家奔来!

见面了,终于又见面了.他俩紧紧相拥,炽热的情话奔涌而出.做爱,忘乎所以地做爱,他们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可是,烦恼并没有忘却他们.卡特琳娜就如一座大山,依然横亘于他俩之间.玛蒂尔德全身心地爱着,年龄的差距、世俗的偏见、旁人的议论她都不屑一顾.她渴望完全得到弗朗索瓦,永远和他在一起,哪怕远走他乡、过着不见天日的隐居生活也在所不惜.弗朗索瓦也深深地爱着她,但或许是由于他的成熟,他对生活的态度更现实而非浪漫.他仍无法忘情于卡特琳娜,他仍对维持他的家庭寄予希望.这对玛蒂尔德来说,无异于一盆浇头的冷水。

卡特琳娜回到了弗朗索瓦身边,但此后的一段日子,这对夫妻却备尝地狱般的煎熬.首先是弗朗索瓦.玛蒂尔德故意蔑视他的存在,从公然在哲学课上与男生调情,直至几乎当着他的面与男孩子偷情,而且对他锥心般的痛苦不予理睬,对他提出的单独见面的要求冷冷地加以拒绝.这一切使弗朗索瓦宛如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扯下了师道尊严的面纱.他咆哮课堂,辱骂乃至殴打与玛蒂尔德厮混的小伙子.这与他往日一贯文质彬彬的举止大相径庭的反常行为,令他的学生们惊诧、哗然.时至今日他才真切地体会到,为什么嫉妒会使人发狂.至于卡特琳娜,她则别有一番感受.最初,是日夜不停地打进她家的电话的骚扰;继而,是一封封寄给她和准备发表她的文章的报纸老板的恐吓信;接着,飞来的石块砸碎了她书店的橱窗,店铺外面用白色颜料涂抹上恶毒谩骂她的话;最后,令她濒临精神崩溃的是,在她欲开车返家时,一辆小卡车呼啸着向她冲来.她愤怒,她恐惧,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出于何人的指使,她也明白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弗朗索瓦忍无可忍.他抛却了所有顾忌,铁青着脸闯入正在上英语课的教室,当着目瞪口呆的教师和群情激愤的学生,将玛蒂尔德硬生生地拖出了课堂.他在走廊中一路推搡着玛蒂尔德前行,把她扔进一间因学生去上体育课而空无一人的教室,重重地摔上了门.他怒不可遏地大兴问罪之师,一次次地把这个给他带来过如许欢乐、如许痛苦的姑娘推得几乎跌倒.玛蒂尔德倔强地一次次挺直身体,重新站到他的面前,一遍遍地重复着“我爱你,我爱你……”.他们的目光相撞了,一切做作、一切矫饰顿时逃遁得无影无踪.弗朗索瓦忘情地将姑娘拥在怀中,脱去了她的衣衫……

路过此处的女教导主任听到教室内的动静轻轻推开门,眼前的情景吓得她魂魄俱飞.她急忙忙将门掩上,刚转回身,又禁不住一阵心惊肉跳: 上完体育课的学生们如洪水般呼啸着涌了过来.她试图力挽狂澜,死死地堵住门,可窗子她已鞭长莫及.学生们兴奋地挤在一扇扇窗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活生生地呈现于他们面前的这令人难以想象的一幕。

后果是可以想象的.不堪承受的心灵伤害使卡特琳娜最终永远地离开了弗朗索瓦;母亲的猝然去世将玛蒂尔德的脚步牵向巴黎,行前她久久地寻觅着弗朗索瓦,他却踪迹全无;因这段婚外恋情而身败名裂的弗朗索瓦已被匆匆调往敦刻尔克,过着孤独、凄清的生活.从此,两人劳燕分飞。

转瞬之间,一年过去了.一天,弗朗索瓦上罢课刚回到他那凌乱的家,电话铃骤然响起.给他打来电话的竟然是警察,他们带给他的消息对他来说恰似五雷轰顶,令他刹那间透体冰凉,成了一尊泥塑的雕像: 就在这同一座城市的一间房子里,发现了玛蒂尔德的尸体……

弗朗索瓦走进一个陈设简陋、寒酸的房间,一张小小的铁床上横陈着玛蒂尔德永远再无生气的娇小的身躯.望着她苍白、安详的面容,弗朗索瓦心如刀绞.他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玛蒂尔德会在敦刻尔克,他与她的“会面”竟是这般情景! 老房东告诉他,玛蒂尔德两个月前来到这里,自那时起,她从未迈出房门一步,从未见过任何人,只是终日坐在厨房的一把椅子上,痴痴地望着窗外.弗朗索瓦走到厨房,隔窗望去,他完全惊呆了: 透过树木稀疏的枝条,赫然映入他眼帘的,是他执教的课堂,和他刚才写满字的黑板.玛蒂尔德两个月来与他近在咫尺,他却毫不知情.姑娘的床头放着他写的书,封底记着他的地址和电话,封面上作者的姓名后面有玛蒂尔德写下的三个字: “对不起.”不难设想,她曾以怎样的毅力克制自己,独自承受着感情的折磨,吞咽着爱的苦酒.她始终在爱着,以她的全部生命倾心地爱着.这是一种忘我的、刻骨铭心的、与她的生命同在的爱,但也是一种痛苦多于欢乐的难以得到满足的爱.她无法从心中抹去弗朗索瓦的影子,同时,也不愿意再使他受到新的伤害.于是,她心血枯竭了,憧憬破灭了,精神支柱崩塌了,死亡便成了唯一的归宿,成了这份无奈的爱的最终结局。

海边,涛声阵阵.弗朗索瓦遥望着地平线,泪眼□□.无尽的哀思、无边的痛苦、无限的悔恨撕碎了他的心,茫茫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他孤独的身影……

下页:背靠背,脸对脸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