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世界电影名片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政俯委员
来源:世界电影鉴赏辞典 类别:影音娱乐 ( 字号:   )

1940 黑白片 90 分钟

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 亚历山大·扎尔赫依约瑟夫·赫依费茨编剧: 卡杰琳娜·维

诺格拉斯卡娅摄影: 亚历山大·金兹堡

主要演员: 薇拉·玛列茨卡娅 (饰亚历山得拉·索科洛娃)

瓦西里·瓦宁 (饰叶菲姆·索科洛夫)

尼可拉依·克留奇科夫 (饰尼基塔·索科洛夫)

〖电影简介〗

1930 年,远离莫斯科的外省农村.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封建宗法制度桎梏下贫穷落后的农民.但现在,一场改天换地的风暴将开始了。

亚历山得拉·索科洛娃是个贫农的女儿.她已嫁了人,有了两个孩子.和绝大多数其他农村妇女一样,她每天的生活就是“从炉灶到门坎”,挨丈夫打骂更是家常便饭——她甚至认为这是天经地义.若不是十月革命,她肯定就会在这个偏远荒凉的农村中默默度过自己的一生。

但革命的风暴是无人能够阻挡的.索科洛娃,这个不大识字的30 来岁的妇女,虽然还没有认识到时代变化的深刻意义,但已经感觉到,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潜藏在她内心深处多年的对真正的、尊严的生活的渴望开始萌动.她不再每天从早到晚蛰伏在家中.她开始关心家门外的事情.遇到看不过去的情况,她也要说上两句了。

1930 年正是苏联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时期.大批农民开始加入集体农庄.但由于当时许多土地还掌握在富农手里,因此,要实现全盘集体化就要消灭富农.这两件事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

索科洛娃的农村也开始了这场斗争.负责这项工作的区指导员斯塔什科夫奉行极左政策,在村子里一下子揪出来18 家“富农”.索科洛娃看不过去了,因为凭着她对这些同村人多年的了解,她知道至少有一半人是冤枉的.她忍不住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但竟得罪了斯塔什科夫.他居然以“替富农宣传”的罪名把索科洛娃抓到区里去。

区委书记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的干部.他听了索科洛娃的诉说,立刻明白了,这恰恰是斯大林在“胜利冲昏头脑”一文中指出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过火行为的表现,他不仅释放了索科洛娃,而且还任命她为集体农庄主席.索科洛娃作梦也没有想到会让自己担任这个职务,虽然她曾和区委书记说过: “盼集体农庄都盼了一百年啦! ”可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去拿印把子。

她,一个从5 岁起就给人家看孩子,“从来穿得比谁都坏”没有文化的贫家女儿,能挑起这副担子吗? 何况经常打她的丈夫叶菲姆已经气呼呼地说了: “我叫你去不成! ”常来找丈夫串门的农艺师克里沃谢耶夫也阴阳怪气地对她冷嘲热讽.索科洛娃失去了信心。

可是区委书记的态度是坚决的.他还告诉索科洛娃说,村中妇女会的姐妹们都拥护她.她们了解她,知道她为人厚道,也精明能干,能为别人说句公道话.这就够了.在这个荒凉偏远的农村里,到哪儿去找那么合适的人哪.索科洛娃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大清早,一个人悄悄来到农庄“办公室”,脱下鞋,跪在地上,用抹布擦洗起地板来.她就这样开始了自己农庄主席的生涯。

很快索科洛娃就开始明白,农庄主席这副担子对她来说是太沉重了.她是个庄稼人.她知道,冬天过去了,雪都化完了,是该种地的时候了,是该把粪送到地里去了.可是,派谁去呢? 怎么分配活呢? 最重要的是,谁听她的话呢? 在她召集的群众会上,她看到了一双双怀疑的眼睛,她感到那些目光里流露出来的不信任的神色.确实,让女人“管国家的事”,在这个村子里还是头一回,不信任是有道理的.就连拥护她的“妇女会”的人,也抱着观望态度,而一些青年人,都想着往外奔,出去学习,当工人,干什么都成,就是不愿意在村子里憋一辈子.比如村中的头号劳动力别佳,就宣布要带着自己的未婚妻远走高飞。

这是索科洛娃遇到的第一次考验.春耕这一关过不去,一切就都完了,索科洛娃对这点非常清楚.她当着大伙的面对别佳说: “我不能让你去! 要是让你去,别人也要走啦.咱们现在每一只手都是一条命根子.咱们把地种上,把庄稼收下来,那时也许不用你说,我们就派你去啦.”她信心十足地对大伙说: “庄员们,咱们一定能挺过去,我保险秋后人人能分到5 普特粮食! ”

农艺师克里沃谢耶夫笑嘻嘻地问她道: “你这个保证肯定能做到吗,主席同志? ”

索科洛娃也笑着回答他说: “不,我心里想的是7 个半普特哩! ”

在索科洛娃的信心鼓舞下,特别是当大伙都看出她是在一心一意为大家办事的时候,庄员们都动起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春耕生产在索科洛娃的带领下终于开展起来。

但是索科洛娃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就在村里的事情让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家里的事情又让她不得安生.她的丈夫叶菲姆是个大男子主义思想非常严重的人.当他看见多少年来只知道围着锅台转的老婆居然当了农庄主席,并且还干得有声有色的时候,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他知道,把老婆拖回家是办不到了.唯一的办法是自己离开家,远走高飞.尽管他仍然爱着自己的妻子,但他绝不能忍受“我反倒要在你底下过日子”的生活。

叶菲姆的出走给了索科洛娃很大打击.但她挺住了,因为现在她已经不是只知道围着男人转的女人了.她得操心村里的事.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发现农庄的劳动管理必须大大加强.一些二流子整天不劳动,还说“干活不干活,也少不了我们那一份”.在他们的影响下,有些人也装病躲在家里.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农庄的生产就会垮台.索科洛娃又一次召开大会让大伙发表意见.农艺师克里沃谢耶夫说: “一切平均分配,不许有一点差别,谁高兴劳动,谁就去自由劳动.这就叫共严生义.”而小伙子别佳主张,“干一天的活,按劳动领一天的份,多劳多得,不干活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克里沃谢耶夫争辩说,这样就会产生“两极分化”,何况“在苏维埃法律里,还没有这样一条规定”.这时心里已作出决定的索科洛娃斩钉截铁地说: “现在还没有,可是马上就会有的.”

索科洛娃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心中的想法,特别是农庄里实行的按劳分配的原则。

不久区委书记亲自来到农庄,表扬了索科洛娃的工作.他特别指出,农庄里实行的分配办法,恰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按劳取酬原则,区委书记还说,这种办法将在全国各集体农庄实行。

区委书记还帮助索科洛娃制定了农庄发展的远景规划.区委书记还指出,为了农庄的未来,必须派一批青年出去学习,学习文化和技能,以满足将来发展的需要。

农庄的生产和生活走上了正轨.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世世代代受压的贫苦农民,开始尝到了幸福生活的滋味.一个丰收后的秋天,小伙子别佳和他的未婚妻杜霞举行了婚礼.作为农庄主席和长辈的索科洛娃,衷心为他们高兴,她自己也感到幸福.在婚礼上,她跳起了民间舞蹈.很长时间以来,她没有这么轻松过了.她舞姿轻盈,体态优美.大伙这才发现,他们的主席还是这样年青美丽.大家都被她迷住了。

这中间有一个人,被她的舞姿吸引得忘乎所以了.他就是索科洛娃的小叔子尼基塔.在他眼里,自己的嫂子还从来没有这么美过.他在婚礼上又喝了太多的酒,这使他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婚礼结束后,索科洛娃回家去了,尼基塔也尾随而去.索科洛娃进了屋,没有点灯,在床上坐下.这时房门咯吱一响,随着一只烟头的闪亮,尼基塔悄悄进了屋.还没等索科洛娃明白过来,尼基塔已经脱了套鞋,一下子扑在她身上.索科洛娃拼命挣扎着,两个人都没有喊叫,甚至听不见喘息声,只是默默搏斗着.终于索科洛娃挣脱了出来.她弯腰提起一桶凉水,朝着尼基塔泼过去.就在尼基塔发愣的一刹那,索科洛娃猛地一下子把他推出门外,随着一双靴子也扔了出来,门“砰”地一下关上了。

索科洛娃在屋内哈哈大笑,她弯着腰,眼泪都笑出来了.但渐渐地,笑声变成了哭泣.她倒在床上,把脸埋到枕头里,低声呻吟: “我的叶菲姆啊……”

索科洛娃思念着丈夫叶菲姆,叶菲姆也忘不了自己的妻子.一个晚霞满天的黄昏,叶菲姆悄悄走进自己的家.走进空无一人的屋内,他首先急步到墙边,去看挂在那里的照片,当他看见墙上挂的还是自己和索科洛娃结婚时的照片时,他心上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可是当他四面望望时,发现屋里已经大变样了.从前破破烂烂的家具不见了,到处焕然一新.“那就是说,没有我她过得更好! ”叶菲姆想着又不自在起来.索科洛娃回到家里看见丈夫万分激动,这使叶菲姆受到很大感动.可是等他从妻子那里知道村里几乎人人都有了进步,许多人掌握了农业技术,做出了成绩后,他的心情又沉重起来.这两年自己在外一事无成,现在事事不如人,还有脸呆在村子里吗? 叶菲姆又想离开家了。

现在的索科洛娃,精神境界已经大大高于叶菲姆了,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她完全明白他的思想波动因何而起.在她充满柔情而又耐心细致的说服下,叶菲姆终于明白过来,决心和妻子一起奔向新的生活。

确实,现在的索科洛娃已不是当年的普通农家妇女了.她领导着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她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她的小叔子尼基塔已成为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别佳已经进了农学院,有的女青年进了护士学校,他们都准备将来回来建设自己的故乡。

当然,前进中不仅仍有困难,而且还有斗争.已提升为土地科长的斯塔什科夫处处与索科洛娃作对,说农庄拖拉机工作队的作业纪录是虚报的,禁止他们传授经验,还扬言要把索科洛娃和尼基塔送去审判.索科洛娃和斯塔什科夫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向他指出,他反对传授农庄的经验,实际上是反对斯大林倡导的斯达汉诺夫运动.斯塔什科夫的阴谋被揭穿了,他就指示一向对农业集体化不满的农艺师克里沃谢耶夫开枪暗杀索科洛娃。

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敌人的破坏反而更坚定了索科洛娃的信心.在她的带领下,农庄事业有了更大发展.索科洛娃也成了全国知名人物.她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会议。

索科洛娃原来准备了一个发言稿.可是当她站在克里姆林宫的讲台上,面对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代表时,特别是当她回过头来看见斯大林同志正对她微笑时,她激动得完全忘记了发言稿.她忍着眼泪,先是轻轻地,不成句地说了几句,越说越激动,她终于把蕴藏在心中多年的想法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代表同志们,站在你们面前说话的是一个普通的俄国乡下女人,被丈夫打过,被神父吓唬过,被敌人暗害过,可是现在,我还活着.我站在这里想,我到这里来干什么,是来通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宪法……”

“一切压制人民的政权,在我们身上都能找到它的罪证.人民教会了我要爱人民,要提防敌人,要明白人民的需要……”

“我们当然要跟着列宁和斯大林走,为了这样的好日子来斗争,一直斗争到我们呼吸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

下页:放大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