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世界电影名片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滨河街的春天
来源:世界电影鉴赏辞典 类别:影音娱乐 ( 字号:   )

1956 彩色片 90 分钟

苏联敖德萨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 米·胡齐耶夫 费·米隆涅尔

编剧: 费·米隆涅尔

摄影: 罗·瓦西列夫斯基 彼·托多洛夫斯基

主要演员: 娜·伊万诺娃 (饰丹尼亚)

尼·雷布尼可夫 (饰萨沙)

〖电影简介〗

50 年代中期一个深秋的日子里,乌克兰草原上新建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生产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联合企业所在的小镇上也是一片繁忙景象。

青年姑娘丹尼亚刚刚念完大学.她自愿离开大城市来到这个偏远的小镇,准备在工人夜校教文学课.她是受了幼时邻居克鲁申科的影响,克鲁申科是钢铁厂的工程师.在他写来的信中,把工厂的生活描绘得十分丰富多彩,这对丹尼亚产生了诱惑力,使她下了离开首都的决心。

丹尼亚容貌秀丽,性格文静.她自幼在大城市成长,对钢铁厂的生活非常陌生.但最使她不能适应的,是她的那些“学生”,他们中有些人比她年龄还大,至少不相上下.他们对她的态度,和她从小时候起就习惯的对老师的态度,差别太大了.她上课的第一天,就受到了学生的“盘查”: 有一个小伙子问她,她准备在夜校呆多久,一个星期呢,还是两个星期? 有的学生在她点名时做出怪相,引起哄堂大笑.至于上课迟到,甚至缺课,那就更习以为常了.丹尼亚对这种情况,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波动.她好不容易克制住自己,把课坚持上下去。

但是,慢慢地,她的认识开始起了变化.当她了解到,她的这些“大学生”,都是在白天紧张工作了七八个小时,下班后有的甚至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赶来上课;有的女工怀着身孕,在行走已不方便的情况下还坚持来听课……她开始受到感动.她体会到了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精神,对他们粗鲁的言谈,不恰当的玩笑,也能谅解了.而且,她还在他们身上感到一股活力,似乎正是自己所欠缺的。

不过,对于极少数表现过分“突出”的学生,她还是不能适应,甚至不能容忍.其中最令她头痛的,是一个叫萨莎的小伙子。

对于这个萨莎,丹尼亚从来到工厂第一天就认识了.那是丹尼亚坐在自卸卡车里,被司机送往学校的时候.萨莎和司机尤拉是朋友,他半途拦住车,也伴送了丹尼亚一程。

萨沙高大强壮,一双眼睛显得顽皮又任性.丹尼亚还发现,萨沙不仅说话粗鲁,而且他的眼睛露出一种嘲讽的神情.这没有使她产生好感.而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萨沙比谁来得都晚.他还带来一束鲜花,说是祝贺老师“新的工作的开始”.这已经破坏了课堂的气氛.而上课时,他又胡乱插话,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又是错误百出,最后丹尼亚不得不命令他离开教室去“透透空气”。

丹尼亚和萨沙的结识开始显然是并不令人愉快的.在丹尼亚眼中,萨沙是个不知上进的粗野工人,至于萨沙心中想什么,丹尼亚想都没想过.可是有一天,丹尼亚在批改萨沙的作业本时,忽然发现在答题后面有一行字: “丹尼亚,最好您还是告诉我,您今儿晚上打算做什么.”这使丹尼亚惊呆了,接着,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初冬的夜晚,当丹尼亚从文化宫出来时,一个高大的身影拦住了她的路——那是萨沙.他说邀请她去参加舞会,还说: “别拒绝吧,我等了整整一个钟头了.”

这意外的袭击使丹尼亚惊慌失措.她当然拒绝,可是萨沙坚持着.就在丹尼亚想绕过去而萨沙伸手拉她时,两个人不由自主地都摔倒在雪地上.萨沙把丹尼亚扶起来.他情不自禁地要去吻丹尼亚,却挨了狠狠的一记耳光.萨沙的举止使丹尼亚在心里进一步疏远了他.可是后来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写了一首诗,请丹尼亚帮助修改.诗的题目是“献给我的朋友”:

他是个普通青年,奋战在马丁炉前,白天和火焰搏斗,

夜晚把书本钻研,他走在时间前面。

家中有老母弟妹,父亲战死在疆场,幼年就走近钢炉,

和工厂一道成长,他辉映着火焰之光.……

丹尼亚认为诗还写得不十分完美.她问费佳这首诗所说的朋友是谁.费佳回答说: “是萨沙.”

丹尼亚陷入沉思.她隐隐感觉到,自己对萨沙还不十分了解……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萨沙又出现在丹尼亚面前.丹尼亚在女工齐娜家中租了一间房,萨沙到这里来看她.他对有些局促不安的丹尼亚说,他是请她补习功课的.这倒使丹尼亚很高兴.可是她说,得请他稍等一等,说着她扭开了收音机,原来正要开始播送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而这只曲子,是丹尼亚点播的。

拉赫玛尼诺夫美妙的音乐旋律在小小的屋内回荡.丹尼亚站在收音机旁,脸上泛起了红晕.她的嘴唇微微颤动,仿佛在重复着熟悉的乐句.她的眼神时刻变化着,好像极力在捕捉这回荡起伏的音响的洪流.她已经完全忘记了萨沙。

萨沙呆坐在椅子上,感到手足无措.这音乐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完全不能领略其中的美妙之处.他不知干什么好.他掏出火柴想抽烟,但马上又改了主意.此时此刻他如坐针毡.他轻轻站起来,穿上外衣,走出了房门……这天夜里,萨沙俯身在自己的桌子前,学习到很晚。

渐渐地,萨沙内心的变化受到了同伴们的注意.并引起了轰动.先是有人在黑板上写下隐喻萨沙爱上了丹尼亚的诗句.后来萨沙的朋友尤拉干脆坦诚地对萨沙说开了.他劝萨沙死了这条心,因为“人家要的是有学问的,要你这个工人干吗! ”

尤拉的话给了萨沙很大刺激.他借酒浇愁,但这不但没有让自己平静下来,反而感到更为痛苦.他醉熏熏地闯到正在上课的教室里,一开始他还克制着自己,等到下课铃响了,大家都离开教室后,他突然对丹尼亚说: “丹尼亚,你看得见,我为了你什么都可以做,就是死了,我也能到这里来……不过,我就是一个工人,一个干活的人.现在是这样的人,将来也是这样的人,你愿意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吗? ”

萨沙的话令丹尼亚吃惊,但也令丹尼亚感动.可是当走近萨沙时,她闻到了一股强烈的酒味.她才知道,他醉了.刚刚在她心灵中唤起的一切美好的情感一下子熄灭了,变成了反感和屈辱.她愤然离开了他.他也仿佛明白,一切全完了……

春天来了.小河的水开始流淌,工厂的生活看起来一如既往.可是细心的观察能让人相信,生活正在前进.丹尼亚在工厂教课已经半年,她赢得了学生们的敬重.她也搬进了新居.可是,在她心里也隐藏着不安.因为萨沙很久没来上课了.一开始她还装作若无其事,但后来她终于忍不住了.她把心里话告诉了工程师克鲁申科.这个一直把丹尼亚当妹妹的工程师告诉她,萨沙是个优秀工人,为人正直,工作出色,而且正在搞一个“关于改革操作规程的建议”.克鲁申科对丹尼亚说,要了解萨沙,就得走入他的生活,否则彼此之间永远不能理解。

丹尼亚听了克鲁申科的话,到工厂来了.这是她第一次走进这个巨大的“钢铁王国”.一切都使她新奇、兴奋: 一直伸向远处的厂房,数不清的烟囱,架空索道的钢架,错综复杂的轨道,还有那弥漫在空中的烟雾,以及轰隆声,喧噪声……

可是,当她走进巨大的车间,靠近马丁炉前时,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内心震动.那正是快要出钢的时刻,她看见萨沙站在钢槽口,手里握着巨大的通条,全神贯注,脸上泛着红光.他显得高大英武,就像神话中描述的勇士一样.在他的灵巧的操作下,耀眼的钢水流了出来,喷溅着一串串灿烂的金星,涌入一个深斗内.明亮跳动的火焰在萨沙脸上闪着光.这是一张多么英俊豪迈、令人神往的脸! 想把眼睛从这样一张脸上移开是很难的.丹尼亚呆住了。

这时萨沙望见了丹尼亚,也注意到了她的和解的目光,但他并没有回应她,而是默默转过头,丹尼亚仿佛挨了一拳.她垂下头,转过身,走出了车间。

春末一天的傍晚,萨沙和伙伴们在河边漫步.紧挨着他的是齐娜,丹尼亚刚来镇上时曾住在她家里.那时齐娜对丹尼亚并不友好,因为她早就爱上了萨沙.萨沙对丹尼亚的追求使她妒火中烧,不过现在齐娜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因为萨沙告诉她,他和丹尼亚的事“早就过去了”。

他们正在散步的时候,忽然下起雨来.大家急忙躲到河边一座亭子里.突然,萨沙在人群中看见了丹尼亚.她衣服已经湿透了,胸前还紧紧抱着一叠练习本.显然,她是准备去上课,被雨阻隔在这里。

丹尼亚也看见了萨沙.一开始两人都没有说话.可是当和萨沙一起散步的尤拉也看见了丹尼亚时,他就说起打趣的话来.尤拉对学习向来没有兴趣.萨沙不去夜校以后,他也跟着退了下来.这时他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说: “唉呀,老师给耽搁在这儿了,怎么办哪? 要不,您就给我们几个上堂课吧! 我们想上课都快想死了,对吧,萨沙? ”

尤拉的话使亭子里爆发了笑声.突然,丹尼亚转过身来说: “以前,我看到一个人.他工作得那么好,看着他工作,会使人感到说不出的欢喜……我以为,这个人是个有头脑,性格坚强的人.可是现在,看着他站在这儿听着像您这种无聊的人的蠢话,我真替他害羞.”说完她急剧转过身去,走出亭子,消失在蒙蒙的雨雾中。

亭子里一刹时静了下来.突然,萨沙跑出了亭子.他追上了丹尼亚.齐娜看见萨沙好像和丹尼亚说了句什么.只见他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衣,披在丹尼亚身上,然后朝相反的方向走了。

齐娜望着这一切,她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她知道,一切都完了。

雨后的清晨.在上班的路上,萨沙碰见了克鲁申科.克鲁申科完全了解萨沙和丹尼亚之间的感情纠葛.他诚挚地对萨沙说: “别固执了,萨沙! 你自己也知道,你需要学习,不管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还是为了爱情.”他凝视着萨沙痛苦的神情说: “人们为了爱情可以移山倒海,可你呀,却害怕走一百米到学校去……”

萨沙终于到学校来了.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萨沙从窗外望见教室内空荡荡的,只有丹尼亚一人坐在讲桌后面写着什么,大概是准备考题.萨沙拉开窗户,正准备爬窗而入,突然一阵风吹入室内,把讲桌上的考签吹了起来,满屋飞旋.萨沙急速跳入室内,和丹尼亚一起捕捉考签.最后,两个人面对面地跪在地板上.他们兴奋的神情,温柔的目光,已说明了一切。

这时,窗外响起了嘹亮的歌声,那是萨沙的炉前伙伴们上班了.萨沙又跳出窗外,加入伙伴们的队伍.他一面放声歌唱,一面回过头来.丹尼亚正站在窗内,深情地凝视着他.萨沙向丹尼亚挥着手,和伙伴们一起消失在工厂大门内……

下页:24只眼睛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