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彩色片 99 分钟
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 谢尔盖·尤特凯维奇
编剧: 叶夫盖尼·格布里罗维奇 谢尔盖·尤特凯维奇
摄影: 尼柯拉依·涅莫里亚耶夫
主要演员: 尤里·卡尤洛夫 (饰列宁)
瓦列恩蒂娜·斯薇特洛娃 (饰克鲁普斯卡娅)
克洛德·日阿德 (饰伊涅萨·阿尔曼德)
巴维尔·卡道契尼柯夫 (饰拉法格)
叶列娜·玛克西莫娃 (饰拉法格夫人)
弗拉吉米尔·安托尼克 (饰特罗菲莫夫)
本片获1982 年全苏电影节评委会历史片奖;1983 年苏联国家奖金
〖电影简介〗
在影片的序曲中,导演尤特凯维奇和编剧格布里罗维奇乘火车来到了巴黎北站.他们要亲自走一下1911 年从俄罗斯来的革命工人到达巴黎时所走过的路程,以便感受他们在影片中要叙述的几个主人公的命运。
时间回到了1911 年春天,俄国的年轻工人特罗菲莫夫乘火车来到了巴黎,他是从流放地被党组织派遣到列宁即将在巴黎郊区创办的隆尤莫党校来学习的.当时,俄国革命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正处于低潮时期,列宁被放逐国外,他与克鲁普斯卡娅以及岳母于1908 年年底到达巴黎,住在玛丽罗兹大街的一幢小楼房的三楼。
特罗菲莫夫来到列宁的寓所,克鲁普斯卡娅接待了他,告诉他: 列宁每天到国家图书馆去工作,正在那里赶写一篇纪念巴黎公社40 周年的文章.她让特罗菲莫夫把俄国国内的情况好好准备一下,以便回答列宁的询问.克鲁普斯卡娅正忙着要外出学习法语,她走后,一个名叫伊涅萨的女人来找特罗菲莫夫,带他出去,为他安排了住处.第二天,列宁亲自到特罗菲莫夫的寓所来和他见面,与他一起在街头漫步,边走边谈,特罗菲莫夫想不通为什么要派他来巴黎,他认为这个时刻办党校没有什么用.革命应该有实际行动,不是空发议论.列宁告诉他要善于革命,必须学习,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途中经过蜡像博物馆,列宁带他进去参观,给他讲解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六、圣女贞德、马拉等人的惨痛教训.特罗菲莫夫似乎没有认真地听,他眼前出现的是国内的革命工人受到迫害、革命运动被镇压的情景.他忍不住地冲着列宁嚷起来: “……您应该行动起来,而不该蹲图书馆,逛博物馆……这些历史、这些蜡制的玩意儿,对我会有什么用吗? 再见吧! ”说完他转身就跑了。
第二天,列宁夫妇骑自行车到巴黎郊区的德拉维尔去拜访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拉法格和女婿保尔·拉法格.一路上,克鲁普斯卡娅想起了列宁告诉她的自己与特罗菲莫夫在蜡像博物馆进行的不愉快的谈话.克鲁普斯卡娅的内心独白透露给观众: 别人不理解列宁在巴黎生活的重大意义,使列宁很伤心.列宁在巴黎的生活是很紧张的,他要探讨科学的革命理论;要参加国际社会主义委员会的工作;要设法把秘密印刷品运回俄国;要筹划召开社会民主党第五次全俄代表大会;还要领导国家杜马中的社会民主党派;除去这一切工作,还要举行报告会、讨论会,参加无产者的许多政治示威游行.他还克服种种困难,组织出版了《俄国工人报》,每天要写一至两篇文章.他呆在巴黎是形势所迫,其实,他是侨民中最急于返回俄国的人.列宁也沉默不语地在思索着,以至于两个人错过了该拐弯的路口又往回返.列宁给拉法格送来了自己的新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他把拉法格视作与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敌人进行斗争的同盟者。
俄国驻法使馆的沙皇宪兵队上校团长派了一个名叫日托米尔斯基的暗探去监视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巴黎小组的活动.从暗探的叙述声中,画面上出现了这个小组的成员在咖啡馆的激烈争论: 有人主张搞合法斗争;有人坚持进行地下斗争;还有人自称“蔑视派”,对一切都腻味了,只想活着.列宁则强调要使革命活动重新走上轨道.他的话被一场骚乱打断了: 一个召回派头子带了一帮人闯入咖啡馆,大打出手,店主立即熄灯平息了这场斗殴。
凌晨,克鲁普斯卡娅处理一大堆信件,她听到列宁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列宁想到了白天咖啡馆的争论,深感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革命实践,任务还很艰巨。
伊涅萨带特罗菲莫夫到蒙马尔特去,一路上,伊涅萨批评特罗菲莫夫对列宁在巴黎的工作太不理解,告诉他学习哲学的重要性.他们坐在泰特尔广场的遮阳伞下喝咖啡,伊涅萨教特罗菲莫夫学简单的法语单词.特罗菲莫夫不断地向伊涅萨提问,想了解她的身世.原来,伊涅萨是法国人,父亲是歌星,母亲教唱歌.父亲死后,她随去俄国当家庭教师的姑姑到了莫斯科的一个财主家.后来,她成了财主家的儿媳妇.伊涅萨不让特罗菲莫夫继续追询她的经历,她给他讲巴黎公社的战斗历史,当年的英勇场面似乎又重现眼前了.伊涅萨讲得很生动、详细,只是特罗菲莫夫突然病倒了.后来,他才知道,他得了寒热病,伊涅萨费了好大的劲儿把他拖回旅馆,他迷迷糊糊躺了两周,列宁天天去看他,为他请了医生.病愈后,列宁与他一起去蒙苏里公园散步,向他宣布: 党校两周后准时开学。
影片编导到巴黎近郊寻访了党校的旧址,在导演的叙述声中,画面上出现了1911 年党校的情景: 学员一共只有十几名,其中有特罗菲莫夫,他们的生活很清苦,晚餐只有葱汤、面包和盐,教室是个大板棚,大家就围坐在长条大木桌旁听课.他们学习斗争的目的和手段,加强自己对革命的信心.这些党校学员与60 年代末西欧的受极左思潮影响的青年大学生相遇了,他们展开了争论.西欧的年轻人说他们仇恨资产阶级及其道德、宗教、科学、法律,仇恨整个该诅咒的生活.特罗菲莫夫说他们在党校学的是革命.于是画面上出现了1917 年10 月的斯莫尔尼宫,列宁在那里发出对起义的指示,他日以继夜地在指挥革命,观众见到他在挥笔疾书《和平法令》.列宁接到报告: 临时政俯已被逮捕,克伦斯基跑了,冬宫已被攻克.那些当代的西方青年也和观众一起,目睹了十月革命的一些情景。
特罗菲莫夫的画外音叙述了1921 年喀琅施塔得的仮革□叛乱,他转述了列宁的看法: 把矛头指向无产阶级专政的小资产阶级无政俯主义者的仮革□,比邓尼金、尤登尼奇和高尔察克等白匪加在一起还要危险.特罗菲莫夫参加了平定喀琅施塔得仮革□叛乱的战斗,他是战斗的指挥者.他自己说,在这次战斗中,他中弹身亡。
时间又回到了1911 年的巴黎,伊涅萨满意地发现: 列宁已使特罗菲莫夫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已认识到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开始勤奋地读起书来。
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报上登载了拉法格夫妇双双自杀身亡的噩耗.在葬礼上,列宁激动地称拉法格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的传播者之一,并认为俄国的革命时期和仮革□时期的阶级斗争的经验,辉煌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望着正在发言的列宁,特罗菲莫夫深感不同的人对列宁有不同的评价,有人骂他是教条主义者,也有人称赞他是贤明的哲人。
特罗菲莫夫即将回国,他邀请伊涅萨故地重游: 到蒙马尔特的泰特尔广场去喝咖啡.特罗菲莫夫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他用法语向伊涅萨说了一句“我爱你”,但伊涅萨让他忘掉这份感情,她与他仍应是朋友,现在首先该考虑的是“事业”,她让特罗菲莫夫回国后到基辅去与一个人建立长期的联系。
影片编导搜集了不少资料从巴黎拟乘飞机回国,他们来到现代化的鲁阿西机场,回想起列宁夫妇侨居巴黎时,常常骑着自行车到长满青草的空地上仰望第一批飞行员飞离地面的情景。
影片结尾,画面上出现了一条字幕: “100 年过去了.……但应当永远记住,这100 年是从什么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