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医文摘 < 中医常识 < 中医中药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痼病沉疴很多都与背部受凉有密切关系
来源:伤精与养精 作者:彭鑫 ( 字号:   )

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而刺灸这些穴位,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可见背俞穴与体内之脏腑关系十分密切,如果相应脏腑的背俞受到外在邪气的入侵,就会导致相应脏腑的疾病。明代名医李梴的《医学入门》中所描述的“乳子调护”篇就强调养护小儿的十条准则,首先就是“一要背暖”,因为后背是内脏的屏障,小孩子不加保护的话,就会造成脏腑受邪,体质下降而疾病丛生。成人虽然抵抗力比小儿要强,但直接把后背暴露在外面,也会招致各种疾病。

民间有种说法,“扎针拔罐,病好一半”,意思是通过针灸和拔罐的方法,可以解除很多疾病的痛苦。其中拔罐,通常选用的穴位就是位于后背的背俞穴,脏腑疾病通过针对后背俞穴的拔罐方法可以疏通气血,使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对很多病的治疗都有辅助作用。但是,有一些深入脏腑的痼病,用拔罐的方法仅能“病好一半”,而另一半病根却很难祛除,这就需要依靠调理脏腑的药物以配合治疗方能痊愈。这些痼病沉疴,很多都与背部受凉有密切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空调的应用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清凉,然而同时也造成了很多“寒性疾病”。夏天人体毛窍大开,若遇到空调温度过低,寒冷的风气就会势如破竹般进入人体,造成损伤。我曾治疗过一个病人,是个中年女性,2004年夏天在办公室开会,空调冷风打到17度的低温,风力最高,而她恰恰坐在冷风直吹的地方,空调正对着她的后背,开会时人很多,不能把空调关掉,也不能随便就走,就这样足足吹了一个小时。从此之后,她开始颈椎、后背疼痛无比,整个后背怕冷、僵硬,好像一口大锅扣在背上,拔罐、针灸有一定效果,但无法去根。

那年夏天找我看病,我一看,这是典型的“风寒袭肺”的疾病,虽然拔罐针灸可以起效,但是这样只能疏通经络,陈留在脏腑深层的寒气不除,病是不会好的。于是我用温经散寒、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加葛根、鸡血藤、川附片、干姜等温阳的中药进行治疗,记得当时用干姜、附子等药的用量很大,以至于药房主任专门签字才能拿出药来。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患者体内正气渐渐恢复,寒气慢慢消融,“扣在后背上的大锅”消失了,身体恢复了健康。从这个病例中,足可以看出风寒伤人之深之重,尤其暴露的后背感受风寒,寒邪直接侵袭内脏,从而造成脏腑深层的疾病。(彭鑫中医博士)

下页:短裙惹得祸--妇科疾病、黄褐斑找上身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