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万善先资集·因果劝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放生文白话译文
类别:因果基础 作者:莲池大师原著 ( 字号:   )

世间最贵重的莫过于生命,天下最悲惨的莫过于杀生伤命。[注]贵重有两个原因,一者世间人对黄金珠宝、官职爵位、妻子儿女,以及自己的身体,都是他所最看重的。当不可兼得时,则重中必取其更重的。因此为救自己身体、性命,不吝啬金银财宝。为救自己身体、性命,不惜丢官革职。为救自己身体、性命,不顾妻子儿女。所以说生命最贵重。二者,凡是有情众生,皆能作佛,则生命是成佛的种子,所以说最贵重。最悲惨的,如捶打等等,虽都是苦事,尚未至于丧命,唯有杀生最惨。

因此当遭遇檎捉时,即使虮虱都知道躲避死亡而立马奔逃。临近下雨时,蚂蚁尚且贪恋生命而赶快搬家。[注]因为生命最贵重,为保全性命的缘故。因为杀生最惨痛,为逃避被杀的缘故。所以机鼠楼蚁,皆知贪生避死。微小的生命尚且如此,大的动物就可想而知了。

为何还要在山中设网套,水中下罟网,想方设法诱捕捉拿?用弯曲的钓,笔直的箭,千方百计搜索网罗。[注]一切众生既然都避死贪生,为何还昧着良心,行各种歹毒的事?设网套捕捉山中野兽,下罟网觅捕深水中鱼群,俯下身在水中垂钩,仰起头向空中射箭,以至于暗设陷阱,密下牢笼。千方百计,说不能尽,真可悲叹啊!

使它们魂飞胆丧,母离子散。[注]如上面所说的网套、罟网、钩子和弓箭,见到就惊恐,则魂飞胆落。一遭命中则性命丧亡,母儿离散。如同人类遭逢乱世,兵火临身,有何差别?

或被囚禁在笼槛中,就如同人被关在牢狱里。或被刀按在砧板上,就如同人面临千刀万剐的酷刑。[注]关在幽暗的笼中,其禁铟与牢狱相同。宰杀切割,其痛苦与剐戮酷刑何异?设身处地,换位想一想,又如何下得了手呢?

怜爱幼子的母庞,掭舐着小庞的伤痕,柔肠寸断,伤心而死。怕死的猿猴,见到弓影就双眼流出悲伤的眼泪。[注]怜爱幼子的母鹿的典故是,许真君年少时喜欢打猎,有一天他射中一头幼鹿,母鹿为它漆紙伤痕,舔了很久,小鹿还是没有活过来,母鹿也随之而死。真君剖开母鹿肚腹一看,其肠子一寸寸的都断了,因为心疼幼鹿的死亡,悲伤过度,以至于肠子寸寸断裂。真君大为悔恨,发愿改过,当下折断弓箭,到山中修道,后修得仙道,全家升天。此佐证了上文中母子离散的意思。怕死的猿的典故是,楚王与养由基出去打猎,遇到一只猿,楚王命令养由基射它。猿望见养由基,即泪下如雨。因为猿的手臂柔软敏捷,能接住飞来的前,但养由基射术神奇,箭到之处,猿臂根本来不及接,猿知道遇到养由基必死无疑,所以悲伤。此佐证了上文中魂飞胆丧的意思。

凭恃吾人的聪明强大而欺凌动物的愚痴弱小,天理恐难容。杀食它们的血肉而补养自己的身体,于心何忍?[注]从上面两个典故看来,就知道杀生最不应该。世间人居然说禽兽的肉,应该被人吃,殊不知这都是以强欺弱啊!不然的话,猛虎吃人,也将会说人肉是该被老虎吃的!螳螂吃蝉,鸟雀吃螳螂,鹰隼吃鸟雀,都是弱肉强食,此种道理非常明了,还用怀疑吗?又有世间人说,蔬食营养少,不如肉食营养丰富。全都是为了营养自己的身体,而不念动物丧命的痛苦,哪有人心在啊?

因此上天有好生之德,古圣先贤行仁慈之道。[注]由于世间人不明事理的缘故,杀气动天,而上天本来好生,经常垂示下面的民众,下面的民众却不知道。因杀生太严重,就导致风不调,雨不顺,不时旱涝,战争灾祸频频而起。若人人修行善事,则年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世间人杀生,是违逆天意的啊!古代圣人,因此上顺应天心,下悲怜物命,实行仁慈,救济苍生。事例见下文。

解除拦网来源于成汤,蓄池养鱼兴起于子产。[注]解网者,商王成汤外出,遇到猎人正在布置捕捉鸟兽有四个面的猎网。猎人祷告说:“从天上来的,从地上来的,从四方来的,都入我的网中。”成汤为他解除了网的三面,只留一面,改祷告说:“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想往上的就往上,想往下的就往下,不想要命的才入我的网。”养鱼者,郑国大夫子产,有人送给他活鱼,子产不吃,令仆人养在池墙中。观此二事,则知放生不独只有佛教提倡,儒家君子也无不遵照奉行。

圣明啊!流水长者子。用袋子装运泉水来拯救面临干涸死亡的鱼群。慈悲啊!释迦牟尼佛。为代替鹰和鸽子面临死亡危险的痛苦而割自身的肉。[注]袋运泉水者,《金光明经》上记载,流水长者子外出时,见到上万游鱼,困在干涸的水中,非常危险,即将干死,就用大象运水,倾注于干涸的池中,终于保住了鱼群的生命,又为它们讲解佛法。这些鱼命终后,都生到了天上。割肉喂鹰者,释迦牟尼佛过去做菩萨时,遇到鹰在追逐鸽子,鸽子见到菩萨,即投到菩萨怀里避难。鹰对菩萨说:“你想救鸽子,难道就忍心让我饥饿而死?”菩萨问鹰:“你要吃什么?”鹰回答说:“吃肉。”菩萨即割下自己臂上的肉来补偿鹰。鹰要求菩萨割的肉与鸽子重量相等。菩萨割肉,越割却发现自己割下来的肉重量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将要割尽,还不能与鸽相等。鹰问菩萨生悔恨心没有。菩萨回答说:“我没有一念悔恨。倘若此话不假,当让我的肉长成原样。”刚立完誓愿,菩萨身上的肉当下恢复了原状。鹰即化成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礼拜赞叹。

天台山智者大师,开凿放生之池。大树下打坐的仙人,保护栖息身上之鸟。[注]开凿放生池者,天台山智者大师,名智颔,隋炀帝赐他号为智者,曾经开凿池塘劝人放生。又不仅智频大师,自古以来有很多此类事,现在的杭州西湖也是古时候的放生池。年代久远,时人已逝,时代更替,规矩已坏,现在的西湖已是渔火点点,捕捞不停了,可悲啊!护鸟者,古时候有一位仙人,常坐在一棵大树下,参禅入定。有一只鸟栖息在他的怀中,仙人怕鸟受到惊吓,保持双腿跏趺坐姿势一直不动,等到鸟去别的地方相息,然后才出定。对动物的慈悲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因赎买鱼虾物命放生而自我得到度化,永明延寿禅师遗爱之悲心至今犹存。因救助龙王之子而被传授龙宫秘方,孙真人慈悲仁爱之风范尚未泯灭。[注]赎买鱼坏者,永明大师,讳名延寿。吴越王镇守杭州时,大师是余杭县管国库的官吏,他经常用国库中的银钱买鱼虾等物命去放生,后因监守自盗罪,按法律当斩首。吴越王大致知道大师放生的事,吩咐行刑的人先观察大师的言辞神态,再向他反馈汇报。大师面临死刑,脸上没有一点悲伤畏惧。人们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丝毫没有将库钱挪作私用,全部都是用来赎买鱼虾等物命放生,不知其数。我现在死了,是径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什么比此更快乐的呢?”吴越王听到后,随即释放了他。于是大师从此即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拜忏悔,智慧辩才达到了无碍的境界。大师往生后,有一僧人因病来到阴间,见阎王时时离开座位,向一僧人像礼拜。一问,才知道是阳间的永明延寿禅师,他已经上品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阎王敬佩他的品德,因此时常礼拜。救龙子者,孙思邈真人未成仙时,外出遇到一乡村儿童捉住一条蛇,蛇已被玩得奄奄一息,真人花钱买下放入水中。后来真人在静坐时,有一穿青色衣服的人来邀请他,真人跟随此人来到一座王府,就是世间人所称的水晶宫。一王公模样的人请他坐上座,说:“我的儿子昨日出门游玩,若不是先生您搭救他,差点就丧了性命。”设宴款待完毕,捧出种种珍宝作为谢礼,真人皆推辞不受。他说:“我听说龙宫有很多秘方,若能传给我,在世间上治病救人,远远胜过黄金珠宝。”龙王于是便赠给真人玉石刻成的载有三十六个药方的秘芨。真人因此医术更加精湛,后来成了仙人。

因为救了一次蚂蚁,一个沙弥原本应夭折短命的,结果却健康长寿;一位书生本应名落孙山的,结果却高居榜首。因为放了一次乌龟,毛宝面临危机而平安脱险,孔愉从芝麻小官做到王侯。[注]救蚂蚁的两个典故,一者短命变长寿,过去有个沙弥侍奉一位德高望重有神通的长者,长者定中观察到沙弥再过七天生命就将结束,于是叫他回家看望母亲,叮嘱他第八天再回来,想让他死在家里。八日后沙弥却平安返回,长者觉得很奇怪,于是入定中勘验此事。发现沙弥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群蚂蚁即将被水所冲,沙弥搭桥把它们引到高处,蚂蚁得以不死,沙弥也因此而延年益寿。二者低名成第一,宋郊、宋祁是兄弟俩,同去参加科举考试。宋郊曾见一群蚂蚁被水围困,他用竹子编成桥把蚂蚁渡出困境。当时有一梵僧看他面相,惊讶地说:“你好像曾救活过几百万生命。”宋郊回答说:“我一个穷书生,哪有能力做这么大的善事?”梵僧说:“话不能这么说,凡有生的都是命。”宋郊将救蚂蚁的事告诉梵僧。梵僧说:“这就对了。你弟弟本当名列前茅,但你的名次不会在你弟弟之后。”后来公布名次时,宋祁果然高居榜首。但朝廷认为弟弟不可以超过兄长,改宋祁为第十,宋郊为第一。梵僧的话果然应验了。放龟的两个典故,一者临危脱难,在毛宝还贫寒时,路上遇到一人携带一只乌龟,于是便买下来放生了。后来毛宝成为将军,作战失败,被迫投水,却感觉水里好像有东西在托住自己的双脚,于是没被淹死。等到上岸后,发现托住他脚的竟是以前他所放的那只乌龟。二者小官封王侯,孔愉本是一名芝麻小官,曾放过一只乌龟,乌龟当时浮进水里,频频回头望着孔愉,然后才永远消失在水中。后来孔偷因功高当上了王侯,铸造官印时,官印上的龟纽,其头总是呈回顾状。只好销毁再铸,前后铸了四次,每次的模子都是直的,可铸出来的头却都是偏的,乌龟的头依然如故,还是回顾状。铸造的人大为奇怪,跑来告诉孔愉。孔愉忽然想起以前放乌龟时,乌龟的头也是频频回顾,才恍然大悟自己官封王侯,原是放生乌龟的果报。

屈师在元村放生一条鲤鱼,寿命增加十二年。随侯在齐国的野外救济了一条蛇,蛇用价值千金的珠宝报答他。[注]放鲤鱼者,屈师在元村遇到一条红鲤鱼,即买下来放了生。后来梦见龙王请他到龙宫中,对他说:“本来您寿命已尽,因为您救了一条龙,增加寿命十二年。”救济蛇者,随侯在前往齐国的路上,见到一条蛇,困在沙碎中,已头破血流,便用手杖挑起来放入水中,而后才离开。此蛇回到蛇窝,口中衔一珠宝来到随侯身边,示意他收下,随侯不敢取。当夜随侯即梦见自己脚踩到一条蛇,惊醒后发现蛇在他身边留下了一对宝珠。

拯救掉在酒缸中的苍蝇,酿酒工匠之死刑获免。放走将要烹宰的甲鱼,掌厨婢女之顽症痊愈。[注]拯救苍蝇者,一个酿酒匠每次见到苍蝇掉进酒坛中,就把它榜出来放在干地上,再用灰撒在苍蝇身上,水干灰落,苍绳性命因此被救活。天长日久,常常如此,救活的苍蜗不计其数。后来酿酒匠被人诬告偷盗,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即将定案。主审官提笔打算下判决书,却见成群的苍蝇总是聚集在笔尖上,赶走又来,无法下笔。主审官因此怀疑其中是否有冤情,再详细审问,果然是诬告。真正的盗贼也很快被缉拿归案,一审就认了罪,酿酒匠也迅速被释放回家。噫!这也真是神奇啊!放走甲鱼者,有姓程的夫妇生性好吃甲鱼,一天偶然买到一只特大的甲鱼,嘱咐婢女收拾。主人夫妇因事临时外出,婢女想到经自己双手杀掉的甲鱼已不知其数,心想:“今天不如趁主人不在家而把这只特大的甲鱼放走。我心甘情愿挨打受罚。”于是就把曱鱼放进了池塘中。主人回来要吃甲鱼,婢女回答说溜走了。妹女因此遭了顿痛打。后来婢女感染瘟疫,生命垂危,主人把她抬到水边的亭阁里,让她等死。夜晚忽然有个东西从池塘中爬出来,背负湿泥,涂在婢女的身上,高烧因湿泥凉敷而退,疾病很快就痊愈了。主人见她大难不死,很奇怪,就诘问原因,婢女如实相告。主人不信,晚上偷偷窥探,发现果然是此前丢失的甲鱼。全家惊叹,从此永不吃甲鱼。

从屠宰场买放即将被处死的物命,张提刑魂魄超升到天界。到渔船上买放渔民捕捞的活鱼,李景文服丹砂中毒被化解。[注]屠宰场买放物命者,张提刑常常到屠宰场,用钱赎买各种动物放生。后来临命终时,对家人说:“我因放生,积德深厚。现在天宫派人来迎接,我当上生到天界去了。”说完,即安然而逝。渔船上买鱼放生者,李景文经常到渔民的船上,买下他们刚捕捞或钓到的活鱼,仍然放入水中。李景文平日喜欢进补,常用火炼丹砂吃,结果因火气郁积而得病,背上长了毒疮,无药可救。昏昏沉睡中,好像有一群鱼在吐泡沫敷他的毒疮,清凉无比,其病很快即疾愈了。与甲鱼报婢女之恩类似。

孙良嗣解救被捕禽鸟,下葬时群鸟相助。潘县令禁止江湖捕捞,离任时水族悲哭。[注]解被捕禽鸟之危者,孙良嗣遇到禽鸟被人捕获,当即赎买放生。后来他死了,却穷得连安葬费都筹集不到。这时有几百只鸟,口衔泥土来填叠墓坑。见到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是死者生前慈悲放生所感群鸟助葬。颁布禁捕令者,潘县令在任时,明令禁止百姓,不得到江湖中捕鱼,若有违反,从重判罪。后来潘县令离任,水中发出大号呼声,如丧父母。众多人都听到了,无不惊叹奇异。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免除了愚昧百姓杀牲畜求雨的习俗,精诚祈祷降甘雨。曹溪六祖惠能大师为猎人守网时,传播佛法满神州。[注]免杀牲畜者,隋唐年间,时干旱严重,道信大师恰好遇到老百姓正打算杀牲畜以求雨。大师怜悯百姓无知,就说:“你们若能不用杀牲祭祀,我为你们祈雨。”百姓答应了。大师于是精诚祷告,很快大雨就降临了。远近很多人都被大师感化了。守猎网者,六祖惠能大师从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传得禅宗衣钵后,以在家人身份穿常人服装隐藏于猎人队伍中。猎人让大师守网,大师眼看着猎物逃跑也不阻拦,至于獐子兔子之类的,可放的就放走它们。如此过了十六年。后来住持曹溪道场,广泛接引度化众生,禅宗法脉因大师的传承,分成了五宗,恩泽绵延千秋万世。

黄雀获救,衔环报恩。狐狸免难,临井授术。[注]黄雀衔环者,杨宝幼年时,见到黄雀被枭追击,受伤落地后又被蚂蚁围困叮咬,杨宝把黄雀救起来养在竹笼中,用黄花菜喂它,待其痊愈后,即放它飞去。夜晚杨宝梦见一个穿黄衣的童子向他拜谢,赠给他四只玉环,说:“我是王母娘娘的使者,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愿您的子孙品德也像此玉环一样洁白无瑕,官职将来能做到三公。”后来杨家果然四代显贵。狐狸临井者,一僧人平日无赖成性,听说黄精能延年益寿,打算试验一下。于是就将黄精放入一口干枯无水的井里,然后又设法把一人骗进井中,再盖上石磨盘。上当的人在井里急得无计可施。忽然一只狐狸光临井中,对这人说:“您不用担心,我教您一个逃生的办法。我们狐狸中有能通天的,把巢穴安在坟墓上,再睡在坟墓里,然后把目光集中在巢穴中,长久训练就能从巢穴中飞出去。仙经上所谓的神识能让形体飞起来,说的就是此。您也这样凝神注视磨盘上的小孔吧。我过去被猎人捕获时,是您花钱救赎了我的命,所以前来报恩。”此人于是即采用狐狸教他的办法,经过十多天就从井中飞出来了。僧人见此人生还,非常高兴,以为真是黄精的作用,于是告别大家,身背黄精下到井中,约好一个月后打开井盖。到期打开一看,僧人已经死了。他哪里知道前面的人能够活着出来是仗着狐狸的帮助啊!真可悲!

乃至大难不死,爬在白墙壁上听经。险境中求生,化成黄衣人入梦。[注]白壁听经者,我曾在一庵中挂单小住,有人捉到很多条蜈蚣,用竹片弯成弓状弓住蜈蚣的头和尾,我把它们赎买放生了。其余的都已经半死不活,只有一条还是完全活的,它赶紧匆忙逃走了。后来有天晚上,我与一友在打坐,墙壁上有条蜈蚣爬来爬去的,我用木尺从旁边用力敲打,想赶它走,竟然不肯离开。我说:“难道你就是我从前放生的那条蜈蚣吗?你是来感谢我的吗?若果然是你,我当为你讲解佛法。你认真谛听,不要乱动。”于是我就对它说:“一切众生,都是从心所变现出来的。心狠的变成虎狼,心毒的化成蛇蝎。你只要去除毒心,此蜈蚣的形体即可脱去。”说完我即令它离去。此时它不用驱赶,即慢慢的爬出了窗外。座上友人惊叹不已。此事发生在隆庆四年。黄衣人入梦者,杭州湖畔的小村庄有位姓干的人家,她邻居家被盗,干家已出嫁的女儿送来十条鳝鱼为母亲压惊请安。鳝鱼养在瓮中,竟然被忘记了。一天夜里家人梦到十个身穿黄衣头戴尖帽的人,跪在面前求饶命。醒来后很纳闷,于是找算命的占卜解梦,算命的说:“应该是有生物在求你们放生。”于是他们搜遍家内,发现瓮中有很多鳝鱼,数了数正好十条,大吃一惊,赶紧放了。此事发生在万历九年。

施舍都会有回报,凡事不会无证无据。[注]诸多放生的人,有的增长福报,有的延年益寿,有的消灾免难,有的疾病疾愈,有的生到天上,有的证得圣果。因施获报,皆有证据。然虽善有善报,而修道人之心岂望回报?虽不望回报而回报却自然而至,此是因果必然的道理,放生者应当知道。

远的记载在史册典籍上,近的耳闻目睹,清楚明白。[注]如上所收录的,远的记载在史册典籍上,有根有据。近的耳闻目睹,共见共闻。考古验今,绝非虚假。

普愿天下人随时随地遇见各种物命,都能发慈悲心,捐舍不坚固之钱财,广行放生救济之方便事。[注]此下普劝世间人,发慈悲心,捐资舍财,适时救济。钱财并非坚固可靠,因为它遭水即漂,遇火即焚,官府没收,强盗劫夺,非常危险脆弱,不能持久不变,并非坚固之物。若能把它捐献出来修福积德,即是用不坚固之钱财变换为坚固的功德法财。若无钱财的人,只发慈悲心,也是修福积德。或者劝他人放生,或见别人放生,随喜赞叹,增长他们行善的心念,也是修福积德。

或恩德遍及众多生命,则是大积阴功。即使只恩惠到一只虫子,也无不是一桩善事。[注]有能力的恩德遍布众多生命,固然是阴功。无能力的哪怕只惠及一虫,也是善事啊!不要认为行小善无益而不去做。世间有些不明白此道理的人,常常选择那些身体小数量多的生命,才肯买来放生。路上遇到大的生命,却视同不见,擦身而过。此只是贪自己之福报,并非怜悯众生之苦难啊!此种人得到的福报是很少的,千万要戒除此类心态行为啊!

倘能日积而月累,自然善行越广而福德越多。[注]善没有大小之分,唯贵在长久行之。日日增长,月月累积,善事越多则行得越广,行得越广则积福越多了。

慈悲满人间,名声通天府。[注]慈善功德,长久积累,遍满天下。人们既都已信服钦佩,上天也必定眷念保佑。或者有人会说天空浩渺,如何能相通。却不知道四大天王在六斋曰会巡视人间,凡有善事必定知道,恶事无能欺瞒。并且人若奉行十善则天胜利,人若奉行十恶则修罗胜利,所以天帝时时刻刻希望世人行善。一人行善,飞天神王即刻报到天庭。经上有明文记载,并非随意猜测而说的。

化解往劫至今所有怨仇业障,众多福祉都会集中于今生。培植自己乐善好施的根基,后福余庆将延绵至后世。[注]放生而不杀生,与物命就无怨仇。不仅今生会平安快乐,凭此善根,来生后世,长寿多福。乃至成佛,德被天下,众望所归,后福绵延不绝。

倘若放生时更能念佛名号,讽诵经文。[注]遇物命能买放,虽是慈善功德,但只救了它们的肉身,未能救它们的慧命。更当为它们称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讽诵大乘佛经典中与之相关的章节。然虽如此,但凡赎买来之物命,须火速放生,若诵经不方便,即念佛为它们回向。若昨晚买来今晨才放,或清晨买来午后还未放,非得等到布置好道场,会集所有放生人员到齐,则将会因耽误时间太久,导致死亡过半。如此放生,只是虚文形式而已。

为它们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令它们永脱恶道,不再轮回。[注]念佛功德,愿所有生命尽此报身,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莲花中化生,入不退转地,永离恶道,永断痛苦轮回。所谓恶道,六道之中,有三道是恶的,即地狱、饿鬼、畜生。

所存之心量越大,种下的功德越深。[注]见物命受苦即赎买放生,此所存之心即是善心。现在愿它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更圆满的大菩提心了。所以说心量更大。放生得福,所积的还只是世间有限之福德。现在是永脱生死轮回的出世间福德,所以说福德很深。

道业会因之而速成,莲品会因此而增高。[注]何以说心大就德深?因为利益他人是菩萨之行为。以此利他之行,助修自己道业,好比行船遇顺风,必能迅速到达涅槃彼岸。净业三福中,慈心不杀这一条,实际排在第一位。现今能不杀生,又能放生。既能放生,又能以净土法门救助它们往生西方净土。如是用心不止,此身报满之时,定当高品位往生极乐莲邦,毫无疑问。普劝世间人,千万不要因我本人德薄言微,而不信我所说的这些话。

放生文原文 下页:放生祝愿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