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文人俏皮话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借钱”不如“送钱”(余光中)
类别:东西杂侃 来源:

借钱, 实在是介于艺术和战术之间的事情.其实呢, 贷方比借方更处于不利之境.借钱之难, 难在启齿.等到开了口, 不, 开了价, 那块“热山芋”就抛给对方了.借钱需要勇气, 不借, 恐怕需要更大的勇气吧.这时, “受害人”的贷方, 惶恐觳觫, 嗫嚅沉吟, 一付搜索枯肠, 借词推托的样子.技巧就在这里了.资深的借钱人反而神色泰然, 眈眈注视对方, 大有法官逼供犯人之概.在这种情势下, 无论那“犯人”提出什么理由, 都显得像在说谎.招架乏力, 没有几个人不终于乖乖拿出钱来的.所谓“终于”, 其实过程很短, “不到一盏茶工夫”, 客人早已得手.“月底一定奉还”, 到了门口, 客人再三保证.“不忙不忙, 慢慢来”, 主人再三安慰, 大有孟尝君的气派。

当然是慢慢来, 也许就不再来了.问题是, 孟尝君的太太未必都像孟尝君那么大度.而那笔钱, 不大不小, 本来也许足够把自己久想购买却迟疑不忍下手的一样东西买回家来, 现在竟入了他人囊中, 好不恼人.月底早过去了, 等那客人来还吗? 不可能.催他来还吗? 那怎么可以? 借钱不还, 最多引起众人畏惧, 说不定还能赢人同情.至于向人索债, 那简直是卑鄙, 守财奴的作风, 将不见容于江湖.何况索债往往失败;失败于前, 失友于后, 花钱去买绝交, 还有更愚蠢的事吗?

既然是这样, 借钱出去, 就不该等人来还.所谓“借钱”给人, 事实上等于“送钱”给人, 区别在于: “借钱”给人, 并不能赢得慷慨的美名, 更不能赢得借者的感激, 因为“借”是期待“还”的, 动机本来就不算高贵.参透了这点道理, 真正聪明的人, 应该干脆送钱, 而绝不借钱给人.钱, 横竖是丢定了, 何不磊磊落落, 大大方方, 丢得有声有色, “某某真够朋友! ”听起来岂不过瘾.(余光中)

下页:“孝子”(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