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伶牙利嘴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回避实质
类别:论辩的艺术与技巧 来源:

社交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了些难以言对的发问, 对这样的语势“锋芒”, 采取断然回避的消极方法固然不行, “巷子里横扛木头”也不足取, 而“意在言外”可以说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

表面上答非所问, 实际上是以退为进, 因此可以说“避锋”是为了“藏锋”、“藏锋”是为了更好地“露锋”。

当你遇到难答的问题时, 如果不想正面回答, 可以绕开这个问题而谈与其有关的问题, 即“移花接木”。

日本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到上海进行艺术活动时, 中国朋友十分关心这位30 岁还未结婚的电影艺术家.有人问她准备什么结婚, 这位演员微笑着说: “如果我结婚, 就到中国来度蜜月.”

这一回答十分巧妙, 把“在何时结婚? ”的问题变成了“在何地结婚度蜜月”的问题, 避开了她不想公开正面回答的问题, 使人不好再问下去。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访问我国期间, 曾去上海夏旦大学与学生见面, 有一学生问里根: “您在大学读书, 是否期望有一天成为美国总统? ”

里根显然没有预料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 但这位政治家颇能随机应变, 只见他神态自若地答道: “我学的是经济学, 我也是个球迷, 可是我毕业时, 美国的大学生约有1/4 要失业, 所以我只想先有个工作, 于是当了体育新闻广播员, 后来又在好莱坞当了演员, 这是50 年前的事了.但是, 我今天能当上美国总统, 我认为早先学的专业帮了我的忙, 体育锻炼帮了我的忙, 当然, 一个演员的素质也帮了我的忙.”

里根的回答回避了问题的实质, 但又围绕提问而展开, 较好地应会了对方的难题。

南齐太祖肖道成提出要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比试书法.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当齐太祖问王僧虔“谁第一, 谁第二”时, 王回答说: “为臣之书法, 人臣中第一;陛下之书法, 皇帝中第一.”齐太祖听后, 只好一笑了之。

王僧虔的回答机智巧妙, 既不失自己的尊严, 又顾及了皇帝的面子.实际上是闪开对方提问的关键一两人中谁第一.答非所问, 问者和答者都满意。

具体的“回避”形式灵活多样, 有时可直接说出连对方也不得不承认的“避答”理由, 有理有节的推开话题。

几年前, 一些青年美术家在中央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反响较大的人体油画展.画展期间, 有位外国记者采访一位青年女画家, 先通过一些话使该画家做出“女模特儿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之类的回答, 接着话锋突转, 将了一军: “假如让你当人体模特儿, 你愿意吗? ”

这确实不好回答.说“愿意”吧, 这在现今的社会环境里, 这么公开的表白, 对于一个青年女性并非易事, 说“不愿”吧, 显然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于是, 聪明的女画家说: “这是我的私事, 我没有必要回答.”这样便解脱了窘境, 且自然而有道理。

另有这样的情况: 不是不愿回答, 而是问题确实不好回答, 这时可作一些含糊的回答, 模棱两可, 让对方去揣测。

有个澳大利亚人问一中国留学生: “你爱澳大利亚吗? ”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回答“爱与不爱”都是不合适的.于是, 这位留学生回答说: “澳大利亚的袋鼠挺可爱.”

至于对待那些荒唐强人所难的问题, 完全不必硬着头皮去找“正确”答案, 巧言以对, 将“错”, 也会取得好效果。

下页:回环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