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鲁迅书话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萧伯纳在上海序
类别:文学杂谈 来源:

现在的所谓“人”, 身体外面总得包上一点东西, 绸缎, 毡布, 纱葛都可以.就是穷到做乞丐, 至少也得有一条破裤子;就是被称为野蛮人的, 小肚前后也多有了一排草叶子.要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自己脱去了, 或是被人撕去了, 这就叫作不成人样子。

虽然不像样, 可是还有人要看, 站着看的也有, 跟着看的也有, 绅士淑女们一齐掩住了眼睛, 然而从手指缝里偷瞥几眼的也有, 总之是要看看别人的赤条条, 却小心着自己的整齐的衣裤。

人们的讲话, 也大抵包着绸缎以至草叶子的, 假如将这撕去了, 人们就也爱听, 也怕听.因为爱, 所以围拢来, 因为怕, 就特地给它起了一个对于自己们可以减少力量的名目, 称说这类的话的人曰“讽刺家”。

伯纳·萧一到上海, 热闹得比泰戈尔还利害, 不必说毕力涅克 (BorisPilniak) 和穆杭 (Paul Morand) 了, 我以为原因就在此。

还有一层, 是“专治使人们变成冷嘲”, 但这是英国的事情, 古来只能“道路以目”的人们是不敢的.不过时候也到底不同了, 就要听洋讽刺家来“幽默”一回, 大家哈哈一下子。

还有一层, 我在这里不想提。

但先要提防自己的衣裤.于是各人的希望就不同起来了.蹩脚愿意他主张拿拐杖, 癞子希望他赞成戴帽子, 涂了脂粉的想他讽刺黄脸婆, 民族主义文学者要靠他来压服了日本的军队.但结果如何呢? 结果只要看唠叨的多, 就知道不见得十分圆满了。

萧的伟大可又在这地方.英系报, 日系报, 白俄系报, 虽然造了一些谣言, 而终于全都攻击起来, 就知道他决不为帝国主义所利用.至于有些中国报, 那是无须多说的, 因为原是洋大人的跟丁.这跟也跟得长久了, 只在“不抵抗”或“战略关系”上, 这才走在他们军队的前面。

萧在上海不到一整天, 而故事竟有这么多, 倘是别的文人, 恐怕不见得会这样的.这不是一件小事情, 所以这一本书, 也确是重要的文献.在前三个部门之中, 就将文人, 政客, 军阀, 流氓, 叭儿的各式各样的相貌, 都在一个平面镜里映出来了.说萧是凹凸镜, 我也不以为确凿。

馀波流到北平, 还给大英国的记者一个教训: 他不高兴中国人欢迎他.二十日路透电说北平报章多登关于萧的文章, 是“足证华人传统的不感觉苦痛性”.胡适博士尤其超脱, 说是不加招待, 倒是最高尚的欢迎.“打是不打, 不打是打! ”

这真是一面大镜子, 真是令人们觉得好像一面大镜子的大镜子, 从去照或不愿去照里, 都装模作样的显出了藏着的原形.在上海的一部分, 虽然用笔和舌的还没有北平的外国记者和中国学者的巧妙, 但已经有不少的花样.旧传的脸谱本来也有限, 虽有未曾收录的, 或后来发表的东西, 大致恐怕总在这谱里的了。

下页:谢承《后汉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