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鲁迅书话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连环图画”辩护
类别:文学杂谈 来源: ( 字号:   )

我自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经验.有一天, 在一处筵席上, 我随便的说: 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 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 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话还没有说完, 就埋葬在一阵哄笑里了。

自然, 这话里, 是埋伏着许多问题的, 例如, 首先第一, 是用的是怎样的电影, 倘用美国式的发财结婚故事的影片, 那当然不行.但在我自己, 却的确另外听过采用影片的细菌学讲义, 见过全部照相, 只有几句说明的植物学书.所以我深信不但生物学, 就是历史地理, 也可以这样办。

然而许多人的随便的哄笑, 是一枝白粉笔, 它能够将粉涂在对手的鼻子上, 使他的话好像小丑的打诨。

前几天, 我在《现代》上看见苏汶先生的文章, 他以中立的文艺论者的立场, 将“连环图画”一笔抹杀了.自然, 那不过是随便提起的, 并非讨论绘画的专门文字, 然而在青年艺术学徒的心中, 也许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所以我再来说几句。

我们看惯了绘画史的插图上, 没有“连环图画”, 名人的作品的展览会上, 不是“罗马夕照”, 就是“西湖晚凉”, 便以为那是一种下等物事, 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但若走进意大利的教皇宫——我没有游历意大利的幸福, 所走进的自然只是纸上的教皇宫——去, 就能看见凡有伟大的壁画, 几乎都是《旧约》, 《耶稣传》, 《圣者传》的连环图画, 艺术史家截取其中的一段, 印在书上, 题之曰《亚当的创造》, 《最后之晚餐》, 读者就不觉得这是下等, 这在宣传了, 然而那原画, 却明明是宣传的连环图画。

在东方也一样.印度的阿强陀石窟, 经英国人摹印了壁画以后, 在艺术史上发光了;中国的《孔子圣迹图》, 只要是明版的, 也早为收藏家所宝重.这两样, 一是佛陀的本生, 一是孔子的事迹, 明明是连环图画, 而且是宣传。

书籍的插画, 原意是在装饰书籍, 增加读者的兴趣的, 但那力量, 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 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这种画的幅数极多的时候, 即能只靠图像, 悟到文字的内容, 和文字一分开, 也就成了独立的连环图画.最显著的例子是法国的陀莱 (Gustave Doré) , 他是插图版画的名家, 最有名的是《神曲》, 《失乐园》, 《吉诃德先生》, 还有《十字军记》的插画, 德国都有单印本 (前二种在日本也有印本) , 只靠略解, 即可以知道本书的梗概.然而有谁说陀莱不是艺术家呢?

宋人的《唐风图》和《耕织图》, 现在还可找到印本和石刻;至于仇英的《飞燕外传图》和《会真记图》, 则翻印本就在文明书局发卖的.凡这些, 也都是当时和现在的艺术品。

自十九世纪后半以来, 版画复兴了, 许多作家, 往往喜欢刻印一些以几幅画汇成一帖的“连作” (Blattfolge) .这些连作, 也有并非一个事件的.现在为青年的艺术学徒计, 我想写出几个版画史上已经有了地位的作家和有连续事实的作品在下面:

首先应该举出来的是德国的珂勒惠支 (K?the Kollwitz) 夫人.她除了为霍普德曼的《织匠》 (Die Weber) 而刻的六幅版画外, 还有三种, 有题目, 无说明——

①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文学月报》第四号。

一, 《农民斗争》 (Bauernkrieg) , 金属版七幅;

二, 《战争》 (Der Krieg) , 木刻七幅;

三, 《无产者》 (Proletariat) , 木刻三幅。

以《士敏土》的版画, 为中国所知道的梅斐尔德 (Carl Meffert) , 是一个新进的青年作家, 他曾为德译本斐格纳尔的《猎俄皇记》 (Die Jagd nachZaren von Wera Figner) 刻过五幅木版图, 又有两种连作——

一, 《你的姊妹》 (Deine Schwester) , 木刻七幅, 题诗一幅;

二, 《养护的门徒》 (原名未详) , 木刻十三幅。

比国有一个麦绥莱勒 (Frans Masereel) , 是欧洲大战时候, 像罗曼罗兰一样, 因为非战而逃出过外国的.他的作品最多, 都是一本书, 只有书名, 连小题目也没有.现在德国印出了普及版 (Bei Kurt Wolff, München) , 每本三马克半, 容易到手了.我所见过的是这几种——

一, 《理想》 (Die Idee) , 木刻八十三幅;

二, 《我的祷告》 (Mein Stundenbuch) , 木刻一百六十五幅;

三, 《没字的故事》 (Geschichte ohne Worte) , 木刻六十幅;

四, 《太阳》 (Die Sonne) , 木刻六十三幅;

五, 《工作》 (Das Werk) , 木刻, 幅数失记;

六, 《一个人的受难》 (Die Passion eines Menschen) , 木刻二十五幅。

美国作家的作品, 我曾见过希该尔木刻的《巴黎公社》 (The ParisCommune, A Storyin Pictures by William Siegel) , 是纽约的约翰李特社(John Reed Club) 出版的.还有一本石版的格罗沛尔 (W. Gropper) 所画的书, 据赵景深教授说, 是“马戏的故事”, 另译起来, 恐怕要“信而不顺”, 只好将原名照抄在下面——

《Alay-Oop》 (Life and Love Among the Acrobats.)

英国的作家我不大知道, 因为那作品定价贵.但曾经有一本小书, 只有十五幅木刻和不到二百字的说明, 作者是有名的吉宾斯 (Robert Gibbings) , 限印五百部, 英国绅士是死也不肯重印的, 现在恐怕已将绝版, 每本要数十元了罢.那书是——

《第七人》 (The 7th Man) 。

以上, 我的意思是总算举出事实, 证明了连环图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 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 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 那是不消说得的。

我并不劝青年的艺术学徒蔑弃大幅的油画或水彩画, 但是希望一样看重并且努力于连环图画和书报的插图;自然应该研究欧洲名家的作品, 但也更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 以及新的单张的花纸.这些研究和由此而来的创作, 自然没有现在的所谓大作家的受着有些人们的照例的叹赏, 然而我敢相信: 对于这, 大众是要看的, 大众是感激的!

十月二十五日。

下页:《朝花夕拾》小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