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古典文学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成仙
来源:聊斋志异白话文 作者:蒲松龄 发布 ( 字号:   )

〔文言文〕

文登周生, 与成生少共笔砚, 遂订为杵臼交.而成贫, 故终岁常依周.以齿则周为长, 呼周妻以嫂.节序登堂, 如一家焉.周妻生子, 产后暴卒.继聘王氏, 成以少故, 未尝请见之也.一日, 王氏弟来省姊, 宴于内寝.成适至.家人通白, 周坐命邀之.成不入, 辞去.周移席外舍, 追之而还.甫坐, 即有人白别业之仆, 为邑宰重笞者.先是, 黄吏部家牧佣, 牛蹊周田, 以是相诟.牧佣奔告主, 捉仆送官, 遂被笞责.周诘得其故, 大怒曰: "黄家牧猪奴, 何敢尔! 其先世为大父服役; 促得志, 乃无人耶! "气填吭臆, 忿而起, 欲往寻黄.成捺而止之, 曰: "强梁世界, 原无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 "周不听.成谏止再三, 至泣下, 周乃止.怒终不释, 转侧达旦.谓家人曰: "黄家欺我, 我仇也, 姑置之.邑令为朝迁官, 非势家官, 纵有互争, 亦须两造, 何至如狗之随嗾者? 我亦呈治其佣, 视彼将何处分."家人悉怂恿之, 计遂决.具状赴宰, 宰裂而掷之.周怒, 语侵宰.宰惭恚, 因逮系之。

辰后, 成往访周, 始知入城讼理.急奔劝止, 则已在囹圄矣.顿足无所为计.时获海寇三名, 宰与黄赂嘱之, 使捏周同党.据词申黜顶衣, 〖扌旁〗掠酷惨.成入狱, 相顾凄酸.谋叩阙.周曰: "身系重犴, 如鸟在笼; 虽有弱弟, 止足供囚饭耳."成锐身自任, 曰: "是予责也.难而不急, 乌用友也! "乃行.周弟赆之, 则去已久矣.至都, 无门入控.相传驾将出猎, 成预隐木市中; 俄驾过, 伏舞哀号, 遂得准.驿送而下, 着部院审奏.时阅十月余, 周已诬服论辟.院接御批, 大骇, 复提躬谳.黄亦骇, 谋杀周.因赂监者, 绝其食饮; 弟来馈问, 苦禁拒之.成又为赴院声屈, 始蒙提问, 业已饥饿不起.院台怒, 杖毙监者.黄大怖, 纳数千金, 嘱为营脱, 以是得朦胧题免.宰以枉法拟流.周放归, 益肝胆成。

成自经讼系, 世情尽灰, 招周偕隐.周溺少妇, 辄迂笑之.成虽不言, 而意甚决.别后, 数日不至.周使探诸其家, 家人方疑其在周所; 两无所见, 始疑.周心知其异, 遣人踪迹之, 寺观壑谷, 物色殆遍.时以金帛恤其子.又八九年, 成忽自至, 黄巾氅服, 岸然道貌.周喜把臂曰: "君何往, 使我寻欲遍? "笑曰: "孤云野鹤, 栖无定所.别后幸复顽健."周命置酒, 略道间阔, 欲为变易道装.成笑不语.周曰: "愚哉! 何弃妻孥犹敝履也? "成笑曰: "不然.人将弃予, 其何人之能弃."问所栖止, 答在劳山之上清宫.既而抵足寝, 梦成裸伏胸上, 气不得息.讶问何为, 殊不答.忽惊而寤, 呼成不应; 坐而索之, 杳然不知所往.定移时, 始觉在成榻, 骇曰: "昨不醉, 何颠倒至此耶! "乃呼家人.家人火之, 俨然成也.周固多髭, 以手自捋, 则疏无几茎.取镜自照, 讶曰: "成生在此, 我何往! "已而大悟, 知成以幻术招隐.意欲归内, 弟以其貌异, 禁不听前.周亦无以自明.即命仆马往寻成.数日, 入劳山.马行疾, 仆不能及.休止树下, 见羽客往来甚众.内一道人目周, 周因以成问.道士笑曰: "耳其名矣, 似在上清."言已, 径去.周目送之, 见一矢之外, 又与一人语, 亦不数言而去.与言者渐至, 乃同社生.见周, 愕曰: "数年不晤, 人以君学道名山, 今尚游戏人间耶? "周述其异.生惊曰: "我适遇之, 而以为君也.去无几时, 或当不远."周大异, 曰: "怪哉! 何自己面目觌面而不之识? "仆寻至, 急驰之, 竟无踪兆.一望寥阔, 进退难以自主.自念无家可归, 遂决意穷追.而怪险不复可骑, 遂以马付仆归, 迤〖辶里〗自往.遥见一童独坐, 趋近问程, 且告以故.童自言为成弟子, 代荷衣粮, 导与俱行.星饭露宿, 〖辶卓〗行殊远, 三日始至, 又非世之所谓上清.时十月中, 山花满路, 不类初冬.童入报客, 成即遽出, 始认己形.执手入, 置酒宴语.见异彩之禽, 驯人不惊, 声如笙簧, 时来鸣于座上.心甚异之.然尘俗念切, 无意留连.地下有蒲团二, 曳与并坐.至二更后, 万虑俱寂, 忽似瞥然一盹, 身觉与成易位.疑之, 自捋颔下, 则于思者如故矣.既曙, 浩然思返.成固留之.越三日, 乃曰: "乞少寐息, 早送君行."甫交睫, 闻成呼曰: "行装已具矣."遂起从之。

所行殊非旧途, 觉无几时, 里居已在望中.成坐候路侧, 俾自归.周强之不得, 因踽踽至家门.叩不能应, 思欲越墙, 觉身飘似叶, 一跃已过.凡逾数重垣, 始抵卧室, 灯烛荧然, 内人未寝, 哝哝与人语.舐窗以窥, 则妻与一厮仆同杯饮, 状甚狎亵.于是怒火如焚; 计将掩执, 又恐孤力难胜.遂潜身脱扃而出, 奔告成, 且乞为助.成慨然从之, 直抵内寝.周举石挝门, 内张皇甚; 擂愈急, 内闭益坚.成拨以剑, 划然顿辟.周奔入, 仆冲户而走.成在门外, 以剑击之, 断其肩臂.周执妻拷讯, 乃知被收时即与仆私.周借剑决其首, 〖上四中口下月, GBK罥〗肠庭树间.乃从成出, 寻途而返.蓦然忽醒, 则身在卧榻, 惊而言曰: "怪梦参差, 使人骇惧! "成笑曰: "梦者兄以为真, 真者乃以为梦."周愕而问之.成出剑示之, 溅血犹存.周惊怛欲绝, 窃疑成〖讠寿〗张为幻.成知其意, 乃促装送之归.荏苒至里门, 乃曰: "畴昔之夜, 倚剑而相待者, 非此处耶! 吾厌见恶浊, 请还待君于上; 如过哺不来, 予自去."周至家, 门户萧索, 似无居人.还入弟家.弟见兄, 双泪遽堕, 曰: "兄去后, 盗夜杀嫂, 刳肠去, 酷惨可悼.于今官捕未获."周如梦醒, 因以情告, 戒勿究.弟错愕良久.周问其子, 乃命老媪抱至.周曰: "此襁褓物, 宗绪所关, 弟好视之.兄欲辞人世矣."遂起, 径出.弟涕泗追挽, 笑行不顾.至野外, 见成, 与俱行.遥回顾曰: "忍事最乐."弟欲有言, 成阔袖一举, 即不可见.怅立移时, 痛哭而返.周弟朴拙, 不善治家人生产, 居数年, 家益贫.周子渐长, 不能延师, 因自教读.一日, 早至斋, 见案头有函书, 缄封甚固, 签题"仲氏启".审之, 为兄迹; 开视, 则虚无所有, 只见爪甲一枚, 长二指許.心怪之.以甲置研上, 出问家人所自来, 并无知者.回视, 则研石灿灿, 化为黄金.大惊.以试铜铁, 皆然.由此大富.以千金赐成氏子, 因相传两家有点金术云。

〔成仙白话文〕

周生与成生不仅是同学,而且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成生家境清贫,一直靠周生接济。周生年长,成生称周生妻子为嫂。逢年过节,两家更是不分彼此。周生之妻产后身亡,他又娶了王氏。因王氏很年轻,成生不敢求见。有一天,王氏弟弟来看姐姐,周生在内室摆酒款待。正吃饭时,成生过来了。周生请他入席,但成生不肯,执意要走。周生便将酒席移到客厅,把成生追回来,他才肯入席。几个人刚落座,就听人报告说周家庄园的仆人挨了县官的板子。原来是黄吏部家的牛踩了周家的庄稼,于是发生争吵。黄家的牧童跑回去告诉黄吏部,黄吏部就将周家仆人送进官衙,并打了他的板子,周生问清原由后,非常气愤地说:“黄家狗牧童怎么敢这样!他父亲是我祖父的仆人,而今黄家势力大,他就不认识人了吗?”周生愤然难平,要找黄吏部论个是非。成生拉住周生,劝他说:“强盗世界里哪分什么青红皂白?何况如今的县官大多就是不拿刀枪的半个强盗。”但周生不听劝阻,成生劝得都流泪了,周生才作罢。

周生的怒气依然难消,一晚上没睡好觉。天亮时,他对家人说:“黄家欺负我,是我的仇人,这且不说;县官是朝廷的命官,而不是有钱有势人家的官,纵然民间发生争吵,也必须双方到堂才可处置,怎么能像狗一样听人使唤呢?我也要去告黄家仆人,看他怎么处理。”周生家人也都鼓动他去。于是,周生决定到县衙去告黄家的状。谁知,周生的状纸竟被县官扔到堂下,根本不受理。周生当堂怒斥县官,县官恼羞成怒,竟将周生打入牢房。

周生告状的事成生还不知晓。中午他到周生家才听说。当他急急忙忙赶到县城,打算劝阻周生时,周生已被收监。成生急得直跺脚,但又没办法可想。其时,县里抓到三个海盗,为了惩罚周生,县官和黄吏部贿赂海盗,指使他们咬定周生是同伙。接着,县官又根据海盗的口供,革除周生的功名,并严刑拷打他。成生探狱时,两人都有说不尽的酸楚。他们商量到京城去告御状。周生说:“我被关在大牢里,好像鸟被锁在笼子里。虽有一个小弟,但他只能给我送送囚饭。”听周生这么一说,成生当即表示:“这是我应尽的职责。朋友有难不相助,还用朋友干什么!”

成生进京告状去了。当周生弟弟给他送路费时,他早已上路了。

成生来到京城,却苦于告状无门。听说皇帝要外出打猎,他就先躲在木材堆里。一会儿皇帝的人马路过这里,成生便跪拜喊冤。于是,皇帝批了御状,派人送到部院审理。这时,案子发生已过去10 个月,周生被苦打成招,判处死刑。部院接到御状,惊骇异常,立即复审。这一来,黄吏部也吓坏了,忙策划杀掉周生。他买通看牢门的,断绝了周生的食物。周生弟弟送饭来,看守坚决不让他进。成生又到部院叫冤。院台这才提问周生,见周生早已饿得支撑不住身体,院台大怒,用木杖打死看守。黄吏部见势不妙,便暗地里贿赂了几千两银子,请人帮着说情,才以免职了事。县官则因贪赃枉法被充军流放。

周生获释回家后,更把成生看成是肝胆相照的挚友。而成生经过打这场官司,更看破红尘,邀周生同去山林隐居。周生留恋娇妻不肯去,常常笑成生过于迂腐。成生听了也不说什么,但自己隐居的决心更坚定了。有好长一段时间,他没到周生家去。周生便派人去成家打听,成家以为他在周家。两家都没见成生,大家才发现情况不妙。周生忙派人到山谷、寺庙寻找,又时常接济成生的儿子。

过了八九年之后,有一天,成生突然回来了。他全身道士打扮,俨然是一个道道地地的道士。周生见到老朋友,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你到哪里去了,让我派人到处查找?”成生笑答:“我是闲云野鹤,没有固定的地方。好在我这些年身体还算健康。”周生忙吩咐摆酒宴。酒席上,周生想让成生卸下道士装束,但成生却笑而不答。周生说:“你好糊涂,为什么像扔掉鞋子那样抛弃了妻小呢?”成生笑着说:“不是这么回事,是别人要抛弃我,我又能抛弃谁呢?”问他住在哪里,他说住在劳山上清宫。

这天晚上,他们同床而睡。周生夜里作梦,梦见成生赤身伏在自己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周生惊问这是做什么,成生不回答。周生忽然惊醒,喊成生没人应,坐起来一看,成生已无影无踪。再定眼一看,竟发现自己睡在成生这一头。周生惊奇他说:“昨晚我并没有醉,为什么这样颠三倒四呢?” 他赶紧喊叫家人,家人用灯火一照,发现他已变成成生,周生本来长着不少胡须,现在却没剩几根,拿镜子一照,连自己都不敢认了。他惊讶地说:“成生在这里,我周生到哪里去了?”不过,周生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这是成生使的幻术,目的是想让自己归隐。已变成了成生的周生想进内房,但姜弟见他面貌变了,不许他进去。周生无法解释,马上叫仆人备马去找成生。

几天后,成生到了劳山。马跑得快,仆人步行速度跟不上。周生便在树下休息。许多道士往来不断,有一个道人看了他几眼,周生便上前打听成生。那道人说:“听说过这个人,好像在上清宫。”说完他就走了。周生见他没走多远,又跟一个人说话,但也没说几句就走开了。与道士说话的那个人走过来,周生一看,竟是自己的同窗好友。他看见周生,惊讶地说:“好几年没见面,别人都以为你在名山学道,谁知你现在还在人间游戏。”周生对他讲了自己变形的事。那人吃惊地说:“我刚才见到他,以为是你。他去了没多久,还没走远。”这时,仆人赶到了。周生骑马急追成生,但追了半天,也没见成生的影子。定眼一看,前面空寥无人,周生感到进退两难,一时竟没了主意。转念一想,此时无家可归,不如继续追赶成生。

前面的山路,坎坷艰险,根本没办法骑马。于是,周生把马交给仆人带回家,自己则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行,打远处看见一个童子坐在路边,周生赶忙奔过去问路,并说明原因。那童子说自己是成生的徒弟,替成生背衣服和粮食。听说周生执意要找成生,那童子便在前面带路,两人风餐露宿走了不少路。走了三天总算到了一个叫上清宫的地方,但一打听,又不是世人所传说的上清宫。这时已是十月中旬,山花满路,秋高气爽。童子进去说有客人到来,成生马上出门迎接。周生这时才认出自己的形貌。两人手拉手进屋,边饮酒边谈心。只见这里的各种珍禽都不怕人,它们不时到座席旁鸣叫,鸣叫声听起来像音乐般悦耳。周生虽觉得景物宜人,但依旧思家心切,不愿久留。他和成生并坐在两个蒲团上,到二更后,万籁俱静,周生忽然感到自己像是打了一个小盹,而且自己与成生已换了位置。他正感奇怪之时,用手摸下巴,发现己长满了胡须。

天亮时,周生表示坚决要回家。成生一再挽留他。三天后,他对周生说: “请你稍微休息一下,明天一早送你回去。”周生刚刚闭眼,又听见成生说: “行李已经准备好了。”他赶忙起身跟成生走。不多久,便到了家。成生坐在路边,而让周生独自回家。

周生走到自家门口,敲门无人答应,他想翻墙,顿时觉得身轻如树叶,一下子便飞过几道矮墙。透过窗口,他发现妻子正与仆人饮酒,十分亲热,于是怒火攻心。他想亲手抓住他们,又担心一人力单。他悄悄跑出来请成生帮忙,成生听了也非常愤慨,他用剑把门拨开,周生冲了进去。仆人跳窗而出时被成生一剑砍断了肩膀。周生抓住妻子审问,才知道早在他坐牢时妻子就与仆人有染,一怒之下,周生竟用成生的剑杀死了妻子。然后,他和成生一道出来,离家而去。

突然之间,周生惊醒了,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床榻上。他惊叹:“梦太离奇了,真叫人恐惧!”成生却笑着说:“梦中的事你以为是真的,而真的事情你却以为是作梦。”周生惊愕地问是怎么回事。成生把剑拿出来给他看,剑上还有血迹。周生害怕极了,他怀疑这是成生施的幻术。成生知道周生的想法,于是,他备好行装送他回家。辗转到了家乡,成生说:“那天晚上,我持剑等你,不就是在这里吗?我讨厌恶浊的东西,请让我还在这里等你吧。如果你申时还不回来,我可就要自己走了。”周生回到家,只见门户萧条,已没人居住。他又到弟弟家,兄弟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弟弟告诉周生,他走了以后,嫂嫂晚上被人杀了,官府至今未捉到凶手。周生此时如梦初醒,便把自己杀妻的过程向弟弟说了,嘱咐弟弟不要追究。弟弟惊呆了好一会儿。周生问儿子的情况,弟弟叫老奶奶把孩子抱来。周生嘱托弟弟:“这孩子是周家后代,请你好好抚养,我想辞别人世。”说完便去了。弟弟流着泪挽留他,周生却边笑边走,并不回头。到了野外,跟成生一道离去了。走了很远才回头对弟弟说:“忍事最乐。”弟弟还想说什么,却见成生一挥衣袖,即刻不见了。

下页:鬼哭-聊斋志异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