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名人的童年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开风气之先-胡适
来源:历代名人的童年 作者: ( 字号:   )

胡适 (1891~1962) , 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 出身于官商家庭.1910 年留学美国, 1917 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经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政俯驻美国大使等职务.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地位.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本新诗集; 1917 年1 月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此文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拉开了序幕。

胡适的父亲胡传曾经担任清廷的"淞沪厘卡总巡", 后调台湾,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 病逝于厦门.胡适自小跟着母亲在绩溪老家, 母亲是一位普通农家的女子, 但也略通诗文, 她经常教儿子背诵古典诗词, 并且为他请了旧学根底很深的老师.胡适在故乡接受了9 年的旧式教育, 其间广泛接触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更由于通过阅读大量的明清白话小说, 受到了运用白话文的训练, 从而也确立了他的文学兴趣。

14 岁这一年, 胡适曾经随三哥到上海梅溪学堂求学.他不懂上海话, 又未曾开笔写文章, 所以就被编到五班, 那差不多是最低的一班了.有一次, 国文老师在讲解"传曰: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的古文时, 随口说这是《左传》上的话.来上海已经有6 个星期了, 胡适已大略能听懂上海话, 他知道老师讲错了.等到老师讲完后, 他轻轻地走到老师的讲桌跟前, 低声对他说: "老师, 这个“传曰”是《易经》里的《系辞传》, 不是《左传》."老学究感到十分惊讶, 他把花镜向上推了推, "对呀, 我刚才是信口说错了."他把胡适拉到身边又一次上下打量眼前这位一身乡下打扮的学生, 心里不由得暗暗惊叹.他又仔细询问了胡适读过那些书, 背了多少东西, 胡适都一一回答了.老师又问了他会不会对对子, 会不会写文章, 胡适当即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完成后, 老师更是惊呆了.一篇文章洋洋洒洒, 满纸文辞锦绣.他第二大就被升到第二班去了。

在上海, 十几岁的胡适还曾主编了《竟业旬报》 (白话报刊) , 他积极称赞维新, 也有一定反清革命倾向.15 岁这年, 他就发表了自己编写的白话小说《真如岛》.19 岁那年, 胡适赴京参加"庚款"留美考试.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目, 上联是"孙行者", 这下可难坏了許多考生, 一个个抓耳挠腮答不出, 胡适却游刃有余, 轻轻松松走出了考场.批卷的时候老师看到他答的对子是"胡适之", 不禁拍案惊绝.这一次他的语文成绩是第一名, 但是理科成绩却最差, 在成绩过关的考生中, 他的总分是最后一名.当年9月份, 他踏上了赴美的旅程。

下页:桥梁专家-茅以升


| 鐗堟潈澹版槑 | 鍙嬫儏閾炬帴 | 璁句负棣栭〉 | 鍔犲叆鏀惰棌 | 鐣欒█寤鸿 | 鍏充簬鏈珯 |
鑸嫢浜虹敓缃懧疯埇鑻ュ鑸� 鐗堟潈鎵€鏈�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杈絀CP澶�05000881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