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学名著导读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四书集注》·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作者: ( 字号:   )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至也;物,犹事也。

推尽吾之知识,穷致事物之理,是为格物致知。

《四书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简称,作者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四书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有《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

朱熹是一位学问渊博的经学家,一生为编撰《四书集注》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自称从30岁起便开始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下功夫。隆兴元年(1163年),他曾取二程及其门人朋友数家之说撰成《论语要义》。后又作《论语训蒙口义》,以便于童子习学。乾道八年(1172年),朱熹又取二程、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等几家之说,加工荟萃,条疏整理,编成《论语精义》和《孟子精义》,后改名为《集义》。在以上两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修改加工,于淳熙四年(1177年)完成了《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因在注释《论语》、《孟子》时,大量引用了二程及他人的说法,故以《集注》命名。

《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篇章,至宋代时被单独抽出。朱熹对二书加以注释,并都加了序、序引,每章之后都进行总括。尤其是《大学》一书,朱熹以程颐的《改正大学》为底本,将《大学》分为经1章,传10章,重新编排了章节。为了阐释理学思想,还按照自己的意思编撰了一篇格物传补入《大学》中。朱熹对《大学》、《中庸》的注释以直抒己见为主,故名之为《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完成时间是淳熙十六年(1189年)。

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直至临死前仍在修改《大学章句》中诚意章的注。真可谓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四书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道统学。朱熹继承二程的观点和作法,非常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让三者与《论语》并列。他在《大学章句》中推论说,《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而10章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又在《中庸章句》中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总之,儒家之道是由孔子创立,再经过曾参、子思传至孟子,形成了这样一个儒家道统。但再往后,这个道统就中断了。直至宋代,才出现了河南程氏二夫子程颢、程颐,再加上朱熹自己,儒家道统才得以继续。这就将程朱理学与儒家经典紧密联系起来,抬高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四书集注》的编排次序,也颇具深意,将《大学》排在首位,《中庸》次之,而后才是《论语》、《孟子》。在朱熹看来,《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初学者应先学《大学》,然后再学其他。《大学章句》内容丰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是理学之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包含了理学之主要内容,所以朱熹特别看重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重要著作,是儒家相传的思想原则,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中庸》所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亦为朱熹所推重。所以,《大学》和《中庸》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就占有很高的地位,它们的地位可至比六经,或在六经之上。这一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书集注》也反映了朱熹的治学风格。在文字训诂方面,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求通达和洗练。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也难免会有错误,后经清代学者加以指出改正。朱熹注释《四书集注》,不局限于烦琐的考据,更多的是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原书的思想体系,因而,他对古代儒学思想的理解往往比较深入。《四书集注》很重视义理的阐发,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书中的注解对我们理解原书的意思有一定的帮助。但朱熹并不是只作诠释文字和解释阐发原文义理的工作,他还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贯穿其中,有时甚至不惜增加原书内容或改变原书的顺序。当然,在作改动的地方,他都加了说明,由此可见他的治学态度是比较严肃的。

《四书集注》发挥了儒家学说,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并加以阐释发挥,提出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书中还特别重视认识方法、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等。

朱熹一生著述丰厚,流传于世者也颇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四书集注》,故《四书集注》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注释儒家之书者不下成百上千家,独《四书集注》能长期流传,历久不衰。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下页:《五经正义》-融贯群言,包罗古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