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历史故事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鞠躬尽瘁
来源:历史故事·三国故事 作者: ( 字号:   )

诸葛亮伐魏已经是第六次了.前几次蜀军虽然占了一些地盘, 总是因为粮草不足, 坚持不了多久, 只好退兵回去.这回他想出了一个长远的办法: 把军队屯在五丈原〖在陕西省岐山县南〗, 然后分出一部分士兵到渭河南去开荒种地, 收打粮食.士兵跟当地的老百姓杂居在一起, 按照诸葛亮的命令, 不侵扰百姓, 不拿人家的东西, 跟农民相处得很不错.诸葛亮又和木匠一起设计了"木牛流马".有了这种双轮车和独轮车, 从蜀地往前方送粮食, 走那些又窄又陡的山间小路, 就容易多了.诸葛亮准备了充足的粮草, 下决心跟魏军长期作战, 北伐不成功, 决不罢休。

司马懿也是打仗的行家.他和诸葛亮打了几仗, 总是吃亏, 干脆请魏明帝下命令, 让将士们坚守营寨, 不准出战.诸葛亮怕的就是老这么耗下去, 那要什么时候才能打到中原呐?他接二连三地派人给司马懿下战书, 約他出来对阵.司马懿拿稳了老主意, 楞不出来.诸葛亮又让士兵到魏军的军营前面挑战, 什么"胆小鬼", "没皮没脸"的直骂.骂着骂着, 果然把魏军将士骂火儿了.他们找到司马懿要求去跟蜀军拚命.司马懿怎么也不答应。

过了几天, 诸葛亮又派使者来了.这回没下战书, 倒是拿出一套妇女穿的衣服, 还有发钗、耳环、脂粉什么的.使者说: "这是诸葛丞相送给司马大将军的.要是再不敢出战, 还不如穿上女人的衣服, 去做个千金小姐, 别再呆在这儿带兵了, 怪丢人现眼的."

司马懿听完这话, 气得脸上青筋直暴.他刚想把衣裳扔到地下, 眼珠一转, 又嘿嘿地乐了, 对使者说: "回去对你们丞相说, 我谢谢他了."使者刚走, 将士们就乱起来了.大伙儿扯开了嗓门嚷着说: "将军您真能受这份儿污辱吗?快下令交战吧! 就是死了也算不了什么! "司马懿也生气地说: "谁愿意受这份儿气?我不是不敢出战, 因为皇上下令只守不战, 我才这么忍着.如果你们都想打, 我就给皇上上个奏章, 请求他准許我们出战."

这么着, 司马懿给魏明帝上了个奏章, 请求让他出战.魏明帝寻思着, 跟诸葛亮打仗, 只守不战还是上策.他就派卫尉辛毗〖pí〗拿着皇帝的节杖到军营来, 代他传达命令说: 无论如何不准出战.从这往后, 不管将士们再说什么, 司马懿更有理由坚守不战了。

司马懿这么做, 瞒不过诸葛亮.诸葛亮听说辛毗到了魏营, 就对姜维说: "你看这回魏军该出战了吧?"姜维摇着头说: "我看辛毗这一来, 司马懿就更不出来了."诸葛亮很佩服姜维的眼力, 说: "你的话很对.司马懿本来不想打, 这次请求出战, 是做给将士们看的.俗话说: “将军在前线, 皇帝的命令可以不接受.”他真有把握打胜仗, 何必老远地到皇上那儿去请战呐?"诸葛亮知道这一来, 想速战速决是不行了.他觉着心里一阵一阵地发疼, 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可真让他没有办法了。

过了些日子, 他又派使者到魏营下战书, 顺便探听一下虚实.司马懿客客气气地接待了使者, 一句打仗的话也不说, 倒问起诸葛亮每天什么时候睡觉, 睡多少时候, 每顿吃多少饭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使者还以为是客气话呐, 就说开了: "我们诸葛丞相每天睡得晚起得早.打二十板子的处罚, 都要亲自过问, 恐怕有差错.胃口也差多了, 一顿只能吃这么一小碗儿饭."司马懿送走使者, 对左右说: "诸葛亮这么劳累, 又吃得这么少, 身体能顶得住吗?还活得长吗?"

这话真对.诸葛亮这些年不管大事还是小事, 都放不下心, 整个蜀国的事, 恨不得全都做好.可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限, 成年累月这么下来, 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大伙儿都劝他说: "您太累了.治国跟治家是一个理儿, 主人只要把工作分配好就成.谁下地, 谁做饭; 公鸡打鸣儿, 小狗看门; 牛耕地, 马拉车, 各管各的.如果什么事都要主人亲自动手, 不是要精疲力尽了吗?"诸葛亮说: "我怎么会不知道呐?你们说得对是对, 可是我受了先帝的嘱托, 总怕自己尽力不够, 治不好国家, 辜负了先帝.我不能不这么做呀! "

诸葛亮没日没夜地劳累, 终于支持不住了.公元234 年, 他在五丈原军营中得了重病, 怎么医治也不见好.他只好上书给后主刘禅报告自己的病情.刘禅急得什么似的, 马上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探望.这时候, 诸葛亮已经病得起不来了.他一边喘气一边对李福说: "想不到我半途而废, 没能完成北伐大业.我死了以后, 你们要辅助皇上, 多为国家出力呀! "李福流着泪答应着, 又连忙回成都报告去了。

诸葛亮闭着眼休息了一会儿, 把长史杨仪和姜维、费祎〖yī〗都叫进来, 嘱咐他们怎么办理后事, 怎么退兵, 怎么断后.把这些事安排好了, 他又昏昏迷迷地睡过去了.又挨过了几天, 诸葛亮病情加重, 眼看着不行了.大伙儿都暗地里抹着眼泪儿.这时候, 李福慌慌张张地又回到军营.他看见诸葛亮已经奄奄一息, 急得大声哭起来说: "我误了大事了! 这可怎么办呐! "正哭着, 诸葛亮睁开眼睛, 看着李福说: "我知道你回来的意思.你是要问谁能接替我管理朝廷大事吧?蒋琬是合适的."李福连忙问: "他以后呐?"诸葛亮说: "费祎可以."李福又紧接着问: "再往后呐?"诸葛亮闭上眼睛, 不再说话了.没几天, 诸葛亮死在军营里.死的这年他五十四岁。

杨仪、姜维、费祎他们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 不敢发丧, 只命令全军悄悄地按顺序退兵.司马懿听说蜀军已经拔营走了, 立刻站起来拍手乐着说: "诸葛亮准死了.这回正哭着, 诸葛亮睁开了眼睛.就好了, 咱们赶快追过去, 准打个大胜仗."说完, 他把将士们集合好, 一马当先追了上去。

追了不多远, 就看见了蜀军的后队, 大伙儿更来劲儿了.刚要冲杀, 忽然"咚咚咚"一阵鼓响, 前面山谷和树林里面, 密密麻麻地排满了蜀军的战旗.再一细看, 蜀兵全都转过身来, 后队改成了前队, 好家伙! 一步一步地朝这边儿走过来.这下子可把魏兵闹楞了.诸葛亮不是死了吗?怎么蜀军还这么不慌不忙呐?司马懿也不明白了, 难道诸葛亮没死, 又出了什么花招儿?这么一想, 他就下令全军原地站住.哪知道士兵们早就沉不住气了, 扭过头就往后跑.司马懿怎么拦也拦不住, 末了, 也只好跟着跑起来。

原来, 杨仪、姜维照诸葛亮生前说的, 故意来了个"欲退先攻".魏军摸不清是怎么回事, 就这么给吓跑了.等到魏军跑得没影儿了, 杨仪他们才放心大胆地带兵退到山谷里.一进山, 全军举起了白旗, 给诸葛亮发丧.从将军到士兵, 一个个呼天抢地的, 山谷里到处都是哭声。

蜀军这一发丧, 被魏军的探子探明了, 飞快地报告给了司马懿.司马懿这才弄清诸葛亮真死了, 一个劲儿地拍着大腿, 怪自己胆子太小了.他听说当地老百姓在四下里议论说: "死诸葛吓跑了活司马", 气也不是, 笑也不是, 对将士们打着哈哈: "我能料到他生, 哪儿能料到他死呐?"司马懿带人到了蜀军扎营的地方, 看看这边, 又看看那边.完了, 他对大伙儿说: "蜀军的军营这么整齐, 就是退走了, 也一点儿不乱.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呀! "他想着诸葛亮一死, 蜀国这一头暂时不会有什么大战事, 可以松口气了, 就收兵回了洛阳。

杨仪、费祎回到成都, 把诸葛亮的死信儿报告给后主刘禅.刘禅满眼是泪, 把诸葛亮给他的奏章看了又看.上面说: "我死以后, 家里的财产足够子弟们用的.以后我的家里不要有多余的布帛; 外面也不要有多余的财物."

刘禅想起来,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时候给他的奏章〖就是《后出师表》〗里说过要"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现在, 他果然累死在军中了.这么一想, 刘禅再也忍不住, 放声痛哭起来, 引得左右人也都陪着又掉了眼泪.刘禅下令按照诸葛亮的遗嘱, 把他的遗体葬在定军山下.坟的大小也是按照诸葛亮说的, 只放得下一口棺材.入殓的时候, 遗体只穿平时的衣服, 棺材里什么东西也没放。

蜀国有了大丧, 满朝文武都小心着把内部的事安顿好, 北伐的事只好等等再说了.这么一来, 三国之间有好几年没打仗.几个皇帝都想趁机好好地享受一番.其中, 魏明帝的胆子最大。

下页:七擒孟获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