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动物的故事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类人的长臂猿
来源:动物的故事精选 作者:

走进我国亚热带的大森林, 你在欣赏美丽怡人的自然景色时, 会听到一种奇特的宏亮叫声: "唔唔唔, 呵呵呵."叫声很有规律, 先短后长, 最后以短促的声音结尾, 嘎然而止.这就是我国著名稀有动物--黑长臂猿的啼鸣.声音高亢尖厉, 由远而近, 逐渐加快, 回荡于山谷之中, 数里尚能闻及.这时, 你不由得会吟诵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其实, 李白在这里所说的猿声, 只不过是猴子的叫声而已.要想饱享"猿声啼不住"的耳福, 只有到我国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古木参天的密林里, 才能领略到长臂猿那种一呼百应的大合唱的气势。

灵长目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猴类、猿类和最高级的人类.大約在一千多万年前, 地球上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森林古猿生活的地域干旱寒冷起来, 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了, 渐渐变成了耐寒的广阔草原.树木枯死, 树上可吃的果实少了, 冻饿威胁着古猿.它们被迫下到地面生活.适应力强的, 通过劳动, 手脚有了分工, 大脑也发达起来, 产生了语言和思维, 渐渐发展成人类.那些适应力差的被淘汰了.还有些古猿的子孙找到了新的森林, 继续着猿类的生活, 成了现代的类人猿.长臂猿就是类人猿的一种.它头大, 大脑半球发达, 視觉敏锐, 察看事物时, 眼球频频转动, 惹人喜爱.头顶上有竖立着的长毛, 形成"冠"状, 色黑, 所以又有"黑冠长臂猿"之称.雌、雄异色, 成年雄性为黑色, 雌性为灰黄色, 体毛富于光泽.年幼者为黄褐色。

和金丝猴比起来, 长臂猿的家庭生活前进了一步.长臂猿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 父母和婴幼儿结为"家庭", 許多小小的家庭又结成大群.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关系.一群中有一只雄长臂猿为首领, 其他的都要看"首领"的眼色行事."首领"走近时, 都纷纷让道, 并小声叫唤, "哈腰致礼".它们相互之间也很有感情, 见面又喊又叫, 又搂又抱.如果有谁被猎人一枪打中了, 其他的并不是四散而逃, 而是赶紧聚到一起, 纷纷抢救受害者, 而狡诈的猎人则常常利用它们的这一特点, 残酷地成群地将它们杀掉.如果群体中有一只死去了, 它们都非常沉痛地默不作声, 似是哀悼.它们的生活, 地域性很强, 每群都有固定的生活地盘, 不容他群侵入, 一见异群, 则互相争斗.一群群的长臂猿, 各占一个山头, 只許啼叫, 不許越界.由此看来, 长臂猿的啼叫, 即是一种取乐, 又是一种互相警戒看管自己领域的信号, 以防止竞争者进入警戒区。

如果你循着长臂猿的啼叫声传来的方向走近去看, 就会发现許多趣闻.它们在树上真是行走如飞, 只用一只手攀树, 把身体挂在树枝上, 双腿一缩, 身体使劲摆动, 象荡秋千一样, 一撒手就甩到空中, 另一只手马上牢牢抓住另一根树枝.即使十几米, 二十几米的枝头空间, 它们也能闪电般地横空而过, 动作轻盈优美.你会由衷地赞叹道: 真是森林中一名出色的全能体操运动员! 如果下到地面, 长臂猿就显得十发滑稽可笑了.两只长长的手臂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不知放到什么地方好, 只得高高举起, 做出"投降"的姿式, 以便平衡摇摇晃晃的身体, 蹒跚而行; 如果在地面上奔跑, 长长的指尖只需轻轻地点一下地面, 它们就能以相当快的速度奔跑。

它们的食物以植物果实、树叶为主, 兼吃昆虫、鸟卵和幼鸟.它们采摘果实是很有计划的, 从不乱摘乱抛, 只采熟透的, 生点的留下来, 以后再摘。

长臂猿单胎生殖, 幼仔四岁以后便"长大成人"了, 这时"父母"要把它驱逐出群, 亲生子只好变成到处流浪的"游子", 它们也只好在流浪中寻求"伴侣".相遇时, 都先互相试探着, 谁也不敢冒昧地去倾诉自己的"衷情", 只待感情进一步接近之后, 才开始组织新的"家庭"。

黑长臂猿的性情十分温驯, 易于驯养.尤其是从小人工养大的, 它会和饲养员建立很好的感情.原来北京动物园由南方得到一只小黑长臂猿, 进园时尚小, 为了把它养活, 只好放在温箱中精心饲养, 每天喂给牛奶, 后来终于把它养活了.这只长臂猿聪明、伶俐、感情深重, 每当它看见饲养人员换掉工作服准备下班时, 它就拚命地叫唤, 非常不愿意伺候它的人离开它。

温驯的长臂猿, 野生的不多了, 50 年代初, 海南岛还有野生长臂猿2000多只呐, 现在不足30 只了.万万没有想到, 它们奇特的啼叫声, 却换来了濒于灭绝的灾难, 不少狡猾的猎者就是模仿其啼声, 将善良的长臂猿诱来逐一枪击.殊不知长臂猿是"国中之宝", 已被列为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

长臂猿不但样子像人, 就连生理结构和病态也很像人.因此, 它们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 也是研究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活教材, 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下页:蚂蚁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