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诗歌之最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最早写新题乐府诗的诗人-李绅
来源:文学百科 专题:文学之最

最早写新题乐府诗的诗人, 是中唐诗人李绅 (772—864) .字公垂, 因其身材短小, 时号“短李”, 润州无锡 (今属江苏) 人, 祖籍毫州 (今属安徽) .曾任节度使等职, 封赵郡公.自创“新题”始于杜甫, 但有意识地以“新题乐府”标榜并和传统的古题乐府区别开来的却是李绅.他曾一气写出《新题乐府》20 首.在他的带动下, 元稹和了12 首, 白居易写了18 首, 并改名《新乐府》.由于李绅的倡导和写作实践的推动, 加之元稹和白居易的共同努力, 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新乐府运动”.可惜的是, 李绅原作20 首竟一字不传, 但他残存的早年诗作《悯农》诗二首, 却完全可以弥补这一损失.诗曰: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其语言通俗浅显, 概括有力, 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广大农民被剥削的贫困生活及其痛苦的感情,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篇幅短小, 但含意深刻, 是表现封建社会农民贫困生活的佳作, 最为后世传诵.虽然郭茂倩未将其收入《乐府诗集》的“新乐府辞中”, 但它确是两首地地道道的新乐府, 并堪称新乐府运动中的两篇杰作。

最早使五言律诗定型的诗人

最早使五言律诗定型的诗人, 是初唐诗人沈佺期 (约656—约714) 和宋之问 (约656—约712) .他们从前人和同时代人所用形式格律的各种实践经验中, 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了下来, 并在自己大量的律诗创作中, 最后完成了律诗“回忌声病, 约句准篇”的任务, 从而使以后的诗人有了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沈、宋使五言律诗形式得以定型, 推动了七言律诗的进一步成熟, 确立了“近体诗”的地位, 对唐代律诗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话《诗薮》中, 称它是“词章改革之大机”.自此以后,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有了更加明确的划分;诗人在创作上, 专工新体和专工古体也渐呈分道扬镳之势。

下页:现代最有影响的民歌体长诗-《王贵与李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