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中大通三年辛亥(531 年)。
颜之推生于江陵(湖北江陵)。
之推有两兄:之仪、之善。
大同三年丁已(537 年),之推七岁。
能诵《鲁灵光殿欠武》
大同五年已未(539 年),之推九岁。
父协卒,年四十二,旅葬江陵东郭。此后之推受其兄之仪教养。七月,湘东王萧绎由荆州刺史为护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
大同六年庚申(540 年),之推十岁。
十二月,湘东王萧绎出为江州刺史。
大同八年壬戌(542 年),之推十二岁。
之推随湘东王萧绎在江州(江州治寻阳,今江西九江),肃绎讲老、庄,之推亦预门徒,然非其所好,仍习礼传,博览群书。
太清元年丁卯(540 年),之推十七岁。
正月,江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徙为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二月,东魏候景以河南十三州来降。
太清二年戊辰(548 年),之推十八岁。
十月,候景自寿阳反,济江逼京师。
太清三年已巳(549 年),之推十九岁。
三月,候景陷台城。四月,湘东王绎称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五月,武帝卒,太子纲立,是为简文帝。
简文帝大宝元年度午(550 年),之推二十岁。
九月,湘东王肃绎以世子肃方诸为中抚军,郢州刺史,之推为中抚军外兵参军,掌管记。之兵。
大宝二年辛未(551 年),之推二十一岁。
闰四月,候景遣其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执刺史萧方诸。之推亦被俘,例当被杀,赖候景行台郎中王则救护得免,囚送建康。
八月,候景废简文帝,立豫章王栋。十月,景杀简文帝,废萧栋,自称帝,国号汉。
元帝承圣元年王申(552 年),之推二十二岁。
三月,湘东王肃绎所遣将王僧辩等平候景,传其首于江陵。
十一月,湘东王肃绎即位于江陵,是为元帝。
之推自建康还江陵,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奉命校书。
承圣三年甲戌(554 年),之推二十四岁。
九月,西魏遣兵伐梁。十月,西魏至襄阳,雍州刺史萧詧率众会之。十一月,西魏兵陷江陵,元帝被执,旋遇害。江陵陷后梁朝人士多被俘虏。之仪迁长安。之推被遣送至弘农(河南旧陕县)李远处掌书翰。
十一月,王僧辩、陈霸先在建康奉晋安王肃方智承制。
敬帝绍泰元年乙亥(555 年)。之推二十五岁。
二月,晋安王萧方智即位,是为敬帝。三月,北齐遣其上党王高涣送贞阳候萧渊明来主梁嗣,五月,王僧辩迎萧渊明,以敬帝为太子。九月,陈霸先杀王僧辩,废萧渊明,敬帝复位。
太平元年丙子即北齐宣帝天保七年(556 年),之推二十六岁。
之推奔北齐,文宣帝命其奉朝请,侍从左右。
太平二年丁丑即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557 年),之推二十七岁。
十月,陈霸先废敬帝自立,是为陈武帝。
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戊寅(558 年),之推二十八岁。
文宣帝赴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六月乙丑,自晋阳北巡,已巳,至祁连池;戊寅,还晋阳。之推从。
天保十年乙卯(559 年),之推二十九岁。
十月,文宣帝卒,太子高殷立,是为废帝。
废帝乾明元年庚辰即孝昭帝皇建元年(560 年),之推三十岁。
八月,常山王高演废高殷,自立,是为孝昭帝。
孝昭帝皇建二年辛已即武成帝太宁元年(561),之推三十一岁。
十一月,孝昭帝卒。弟长广王高湛立,是为武成帝。
武成帝河清四年乙酉即后主统元年(565 年),之推三十五岁。
四月,武成帝禅位于太子高纬,是为后主。之推为赵州功曹参军,盖在是时。
天统二年丙戌(556 年),之推三十六岁。
后主颇好文艺,调之推至京都。
武平三年王辰(572 年),之推四十二岁。
祖珽为左仆射,采纳之推建议、奏立文林馆,又奏撰《御览》。之推除司徒录事参军,与李德林同主持文林馆事,并主编《御览》,寻迁通直散骑常侍,领中书舍人,再迁黄门侍郎。
武平四年癸巳(573 年),之推四十三岁。
四、五月中,祖珽解仆射,出为北涂州刺史。
十月,侍中崔季舒,张雕虎、散骑常侍刘逖,封孝琰,黄门侍郎裴泽,郭遵等六人以谏止后主赴晋阳被杀,之推几及于祸。
武平六年乙未(575 年),之推四十五岁。
闰八月,以军国资用不足,税关市、舟车、山泽、盐扶、店肆,轻得各有差。
隆化元年丙申(576 年),之推四十六岁。
八月,后主赴晋阳,冬,周武帝伐齐,取晋州(山西临汾)。十一月,后主至晋州,围城。十二月,周武帝来救晋州,齐师大败,后主弃军还晋阳,忧惧不知所出。留安德王高延宗守晋阳,轻骑还邺。周师寻入晋阳,后主欲禅位太子。
幼主承光元年丁酉即周武帝建德六年(577 年),之推四十七岁。
正月,太子高恒即皇帝位,尊后主为太上皇。之推与薛道衡等劝太上皇往河外募兵,更为经略,若不济,南投陈国,从之。太上皇自邺先趋济州,周师渐逼,幼主又自邺东走。太上皇携幼主走青州,为入陈之计,留高阿那肱守济州。高阿那肱召周军,约生致齐生,于是屡使人告言,贼军在远,已令人烧断桥路。太上皇遂停缓。周军奄至青州,太上皇为周将尉迟纲所获,并太后,幼主俱送长安。
周武帝平齐后,之推与阳休之、袁聿修、李祖钦、元修伯、司马幼之、崔达拿,源文宗、李若、李文贞、卢思道,李德林、陆X,薛道衡、元行恭、辛德源、王劭、陆开明等十八人,同征,随驾赴长安。卢思道、阳体之道中作《鸣蝉篇》之推亦同作。
周武帝建德七年戊戌,即宣帝宣政无年(578 年),之推四十八岁。
六月,武帝卒,太子宇文赟立,是为宣帝。
宣政二年已亥,即静帝大象元年(579 年),之推四十九岁。
二月,宣帝传位于太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宇文阐立,是为静帝。大象二年庚子(580 年),之推五十岁。
之推为御史上土。
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581 年),之推五十一岁。
二月,杨坚废静帝而自立,是为隋文帝。之推子思鲁生子籀,即颜师古也。
开皇二年壬寅(582 年),之推五十二岁。之推上言,靖依梁国旧事,考订雅乐,文帝不从。
长安民掘得秦时铁称权,之推敕数写读之。是年二月,文帝立子扬勇为太子。勇召之推为学上,盖在是年之后,之推等与陆法言论音韵,盖在本年前后。之推在开皇初曾奉敕与魏澹,辛德源更撰《魏书》,未详何年,亦系于此。
开皇三年癸卯(583 年),之推五十三岁。
之推奉命接待陈使阮卓。
开皇四年甲辰(584 年),之推五十四岁。
二月,张宾奏上新历,文帝下诏颁行,其后争论历法,绵历十余年,之推亦曾参加讨论。
开皇九年已酉(589 年)之推五十九岁。
正月,灭陈。
开皇七年庚戌(590 年),之推六十岁。
之推卒年无可考,大约在开皇十余年中,年六十余。
之推兄之仪,自江陵入周后,历仕麟趾学士、司书上士、小宫尹,封平阳县男。迂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西疆郡宁。隋文帝即位,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
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明年,受代,还亦都,优游不仕。开皇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
之推妻殷姓,有三子:长子思鲁、次子愍楚、三子游秦。
思兽与愍楚皆之推在北齐时所生,二子之命名,有不忘本之意(《北齐书》本传)。“思鲁”表示怀思故乡(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愍楚”表示哀念故国(梁元帝都江陵,故旧楚)。
游秦大概是之推迁入关中以后所生,故曰:“游秦”。思鲁仕隋为东官学士,唐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曾编订其父文集,并作序录。愍楚仕隋为通事舍人,大业中,因事被贬,居南阳,朱粲攻占邓州,遭饥馁,愍楚合家为朱粲兵所噉食。愍楚著《证俗音略》二卷。游秦,隋时典校秘阁,唐高祖武德中,为廉州刺史,迁鄂州刺史,卒于任所,撰《汉书决疑》十二卷,为学者所称。思鲁长子籀,字师古,博览群书,尤精训诂,仕至秘书监,有《文集》六十卷,注《汉书》与《急就章》,撰《匡谬正俗》八卷。颜旱卿,真卿皆师古之弟勤礼之曾孙,亦即思鲁之玄孙,之推之五世孙。杲卿,真卿均以行义学术称于当时,而真卿书法尤为卓绝。此均可见颜氏家学之美,绵延不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