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文章正文 < 戒淫修福保命 < 善书推荐 < 般若人生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第八章 保命延寿篇
来源: 作者: 时间: ( 字号:   )

贪好女色 亡身减寿

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江府节推。亲友、同窗都羡慕他少年得志,既有才华,貌又俊伟,可惜他有个毛病——好色!也 坏在他少年得志,有才有貌,因此年纪轻轻的,宠妾、宠姬有十多人,个个娇艳,他自己常自诩:风流韵事配才子佳人!但不知‘人之精液如树之有脂、灯之有膏, 滋之则茂,竭之则枯。’精竭气耗,则百病乘隙丛生。

徐生这位青年才子,因为纵欲过度,上任不足数月,即虚脱而死,一生无限之前程,均消归于乌有。美妾娇姬们也都琵琶别抱了。

诚如古德所言: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催人骨髓枯。’

徐生,大不智、大不孝也,徒令父母相对惊惶,束手无措。但为人父母者,爱子心切,虽自幼管教,唯色欲伤身之大事,多不甚明白训诲。子女结婚后将房事视为乐境,以致伤身毙命或绝嗣无子,不可胜数,徒自叹息。

徐生婚期过早,筋骨未坚,即纵欲成患,以有限之精力,资无穷之淫欲,无怪乎年方少,而寿遽夭;此固然是徐生之不才也,但为人父兄者,诚然,亦不免有失教之咎。

老汉枉痴迷 心脏顿麻痹

一九九四年十月,报纸登了一则新闻:‘观赏小电影,花甲老翁“爽死”,警方会同法医相验尸体,初步研判为“兴奋过度”心脏麻痹致死’。

六十六岁翁姓老人,下午至宁夏路一家专门放映色情电影的戏院,观赏香港三级片‘荒山女郎’,到晚间十时三十分电影散场,被范姓管理员发现:老翁 暴毙于座位上,全身冰冷,已气绝多时。经向辖区大同分局报案,警方会同法医相验尸体,发现死者是因兴奋过度,导致心脏麻痹而死。

以目前养生方法之广泛与进步来说,六十六岁并不算老,倘若淫心不动,不去看小电影,不去寻求感官刺激,也就不会有猝死的事情发生了。

电影院的老板必然心有不安,惋惜类似的事情发生,内心难免会有‘虽非我杀,却令其死’的遗憾。也总是会有个大疙瘩、大阴影在心中盘旋。

但愿从事色情影片而牟利的世人,为了自心的平安,家眷的康寿,也为了后代子孙的昌盛,放弃色情影片的制作、出品和播映,这将拯救无数青年学子,和老年人家。天道祸淫,但不加于悔过之人;现在悔过,为时不晚!

识得破 忍得过 健康到老

程彦宾攻下宁城,取得城池那天,大设酒宴庆功;部属从城中百姓家,抢掠三名娇美少女献给彦宾。彦宾于宴上已微醉,回房后告诉三名少女:‘不用 怕!你们三个女娃虽然体态丰盈娇美,但年纪跟我的女儿差不多,我怎么可能侵犯你们?我不做这种缺德事!’于是将三位少女锁在同一屋内,第二天将她们送回各 自的父母身边。

彦宾虽醉,却能临美色而不淫,这是平日练就的严正操守;他是古代武将,自知节欲以保健;所以冶艳当前,亦能守礼、有耻。常言道:‘酒后见真性’,真君子──暗室心不亏!

彦宾的品德和他识得破、忍得过的功夫使他健康到老,九十三岁时,先告别亲友之后,无疾而逝,潇洒自在。

平和对待 老人养生

文士麦爱新,见妻已年老色衰,萌生嫌弃,想要‘吐故纳新’,重觅第二春。有一天,趁著老妻进书房送点心时,写了上联请妻属对。上联写著: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老婆聪明,明白丈夫的心意,知道自己年华已逝,青春不再,丈夫想要变节,另找新欢,心中虽是感慨万千,但也不愿老丈夫,因为有了新欢却性命不保;于是幽默地对了下联:

禾黄稻熟,吹糠见米为新粮。

麦老见妻以‘禾稻’‘黄熟’对‘荷莲’‘败残’,‘新粮(娘)’对‘老藕(偶)’,想了想,确实佩服妻子才思敏捷,心胸开朗,以幽默来包容自己。心想万一娶了不如意的小妾,失去了这么好的老妻,反不值得,也就打消了迎新弃旧的念头。

妻子见丈夫有了悔意,立刻顺水推舟写道:

老公十分公道,

丈夫对之:

老婆一片婆心。

这对老夫妻就这样平和对待,化解了一段嗔怨。这老妻确实心胸宽广,并不因为丈夫想变节而大吵大闹,或唠叨不止。保持平和、平淡的心,是老年人的养生之道。

老年人实不宜多色欲,尤不宜娶年轻之妻妾;因为两人兴趣不一,步调不一,情性皆难调和;我既管她不了,她也恨我特深,日积月累,怨气所积,损德消福又伤身,由此减寿,日影夕阳难自保。

清心寡欲 福寿延年

李觉,宋朝人,年已百岁,面色红润光泽。杭州知府蒲得政问李老:‘如何摄养,可享高寿且肤不干瘪?’李老回答:‘简单极了,只是早些开始绝欲而已。’

卢陵周和尚,九十余岁,犹行远路,健步如飞,须发不白。他劝告在家居士:想要像他这样的身体状况,不难做到,只要壮年开始节欲就可以了。

太仓张翠,九十几岁,尚耳目聪明,仍然作画不辍,别人问他:‘何能若此?’张公答曰:‘只有欲心淡、欲事节而已。’

刘元城,八十岁,犹身强体健,自言:‘已寡欲三十年了。’

程颐,世称伊川先生,宋朝洛阳人,年七十,精力犹如盛年;平时动静语默,以圣人为师,以正心窒欲为言,以迷于色欲为深耻。

包宏斋,宋朝人,八十八岁尚在枢密院任职,平日神清气爽,强健如昔。贾似道想:‘其必有特别的摄养之术。’闲聊时,向包宏斋询问偏方,包老回 答:‘我的确有偏方,我有一种药丸,自己服用,但不外传。’贾似道拜托包老,务必授此不传之秘方,不可一人独享。包老于是徐徐的回答:‘阁下真愿意服用此 丸?我是吃了五十年的独睡丸子。’举座闻者哄堂大笑。

‘老而强健’,人生第一乐事,而其方法不过是节淫减欲而已,实在是不难!

延寿增福与守戒

先人累积了长期的生活经验,观察到自然界的运行法则,天地、日月、寒暑、昼夜、四季轮转,与人类的动静、垢洁,在顺逆、生灭之间,彼此有相互依存、制约与转化的关系。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体认宇宙间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之关系密不可分。

工业社会对于四时节气已不若农业社会那般重视,但四时节气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却不容忽视;不仅中医咸认如此,目前西方社会也在研究朔望、潮汐,对于人体……等的互动关系

现时之科技发达,寒热干湿虽可利用机械调整,但人类的健康却未见提升,疾病型态更形复杂,天灾及各种意外灾害频频迭起,中外伤亡者不计其数,虽 科学昌明亦无从预防。每见灾害中有全家俱亡,有绝嗣失子;飞机高空失事案件中,有伤亡惨重,也有轻伤无碍,其福咎之间的关系,无从研判。若能洞彻福善祸 淫、因果循环之理,就不会阻塞在有限的知识范畴,处处打结。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指出人们之身心变化,顺逆、盛衰、福祸、寿夭和宇宙自然界的天象、地理、人文实有相应之处;若欲求得平安、福寿,实需顺应天地间自然现象界的规则,有所警惕,诚当戒慎!

属天象界之天忌:

一、诸佛菩萨圣诞日,天神法界降鉴之六斋或十斋日,宜斋戒清净,以示尊敬,虽夫妇亦当禁欲。

二、二十四节气:谓天地之气有所限节,天文家将周天分为三百六十度,自春分起算,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而将二十四气,分配在十二个月称之。夏 至、冬至之日,及其前后的半个月,以戒欲为宜,违犯者来年容易神昏气衰。冬至之半夜子时,冬至后之庚辛日,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犯者短寿。

三、大风、大雨、大寒、大暑:犯欲事者易得阴厥症,男者缩阳,女者缩乳,并得妇女病症。四肢易冷,腹痛,脑逆头痛。

四、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蚀月蚀,虹霓地动:犯欲事而有孕者,易产畸形儿,易夭折。

五、日、月、星辰之下:犯欲事者,减寿。

六、初一、十五日为朔望日,切忌犯欲。夜入五更时分,体内阳气初生,欲事大损气血,一次之欲事百次之耗损,切忌。

属地理之地忌:

一、寺庙、观、堂:犯欲事者,大减禄寿。

二、山川神祇,社稷井灶,荒园、冢墓旁,神前柩后,持斋祭祀日:犯欲事者,恶神降胎,产畸形儿身死。

属人文之鉴戒:

一、祖先、父母之诞日、忌日,以及自己之生日,甲子日、庚申日,均应戒欲事,犯之减寿一年。

二、属身体之生理现象禁忌:

1、酒醉、饭饱:犯欲事者,五脏翻覆俱动,伤脾、胃、肾,生热、生痰、腹泻、胃痛。腐聚成毒则生疮疽。

2、空腹:犯欲事者,大伤元气。

3、眼疾未愈或初愈:犯欲事者,视神经受损。

4、筋骨受伤:愈后须戒欲半年,未过百日犯欲事者,易亡,过百日未过半年,犯欲事者,复发难愈。

5、肺病:愈后须断欲一年,否则,复发,难治易亡。

6、恶疮、出痘、病中:未愈前、须戒欲,犯者轻病加剧,重病易死。

7、大病初愈:犯欲事者,易复发,加剧,或转并发症。

8、怀孕:有孕宜分床绝欲,重视胎教,所生之子,男必方正庄严,女必娴静优雅,及长,不犯邪淫之事。若欲事不节,伤胎、流产。小儿易胎毒、阴痘、疥癣、疳积及小儿五痫病。

9、产后:十日内犯欲事者,血崩,恶血成块、成疱,日久成瘤,恶病易死。百日内犯欲事者,得妇女病及腰疾。

10、欲事后,勿立刻哺乳,气血易损,易肾亏。

11、月经期间:犯欲事者,得血麻症。经血成块,浮肿。男女俱病。

12、过度辛劳、郁怒、烦忧、惊怖、过热:犯欲事者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影响中枢神经及自律神经。

13、激烈运动或长途跋涉之前,犯欲事者易病。之后犯欲事者易亡。

14、不可在有风处及竹席上行欲;欲事毕,不可挥扇、吹风、受冷气、饮冷茶冰水:寒邪侵入体内经络,易气滞血瘀,筋脉拘挛、收缩、脏腑蓄毒,或长年咳痰──不重、不急、不愈。

15、一日勿两度行淫,勿服春方邪药,勿蓄缩不泄:大伤肾脏,易导致紧张、多梦、头痛、心神不宁、意识恍惚,记忆力衰退。

伤损筋骨 戒欲百日

一九一七年,有一钜商之子在日本学西医,成绩斐然,考试均名列前茅;有一次乘坐日本电车,在车未停妥时就往下跳,结果跌断一只胳臂。因为他自己就是学医的,所以很快就治好了。但是,西医并不了解:凡伤骨者,必须百日之内不行房事。

不久,这名医科高材生为了母亲过寿而回国,因不懂伤筋损骨戒慎之事,与女性夜宿。第二天清晨,被枕边女伴发觉透体冰凉,已气绝多时。

这名医生家境好、功课好、人又聪明,即将学成,献身医界,济世救人,只因不知这种忌讳而白白丢掉了性命。

以俄顷之欢乐,牺牲至重之生命;其哀痛,莫此为甚!

行百里而欲事者 死

民国前,有一青年与同窗好友进城应考,二人俱新婚不久,考期虽尚未结束,在城里独宿了几日,难耐寂寞。他与好友相约,于当日考试下堂后,结伴回 乡;步行百余里(约五十多公里),至二更天返抵家门。父亲问他因为何事漏夜赶回?他说:‘没事,回来看看。’父亲见状,了然于胸,知道儿子所为何来!于是 怒斥:

‘一定是在城里惹事生非,才连夜赶回家来避祸,明天再以家法痛责。’

父亲命家人将他双手反绑,关在仓库,从外锁上。

第二天,父亲较平常的日子晚起,放出儿子,什么话也没问、也没说、也没责罚。

这位儿子兴匆匆的回来,一进门父亲就来了这一招,觉得又冤枉又畏惧,不过,他自己想想,的确没什么理由需要连夜赶回家的。平日父亲治家严谨,此刻虽被放了出来,也不敢探询或解释什么,但是,心里却始终不明白父亲的心意。

当他到好友家催促进城时,才知道好友已死;入内见状,顿时恍然大悟:父亲故意冤枉他,把他关在仓库,迟迟释放,原来都是因为爱子心切,又不便明说,彼此尴尬,不得已才这么做,实在用心良苦。!

以现代而言,除了军人或行军受训之外,鲜有机会走三十多公里的长路;但是在消耗体力甚多,或在剧烈运动之前之后,也应慎重避免男女欲事。昔日曾 有一武打巨星,平日熟练武术以增强体魄,他确实肌肉健美,却在盛年时暴毙在美艳女星的枕畔。运动乃为健身延命,但切记在运动前后,必须节制男女炽燃之欲 火。戒之!慎之!

大病初愈 房事殒命

近代高僧印光祖师有一在家弟子罗济同,四川人,年四十六岁,性情忠厚,深信佛法,与关絅之等人合办‘净业社’,平常在上海经营船业。一九二五年得重病,身体肿胀数月,经过中西医的治疗,医药罔效,病情甚危。

八月十四日,清理药帐,面对庞大的医药费,不禁慨叹的说:‘如此钜额之中西医药费,犹不能减轻我的病苦,服药何用?从今而后,纵然病死,也不再 服药。’其妾闻之于耳,泣之于心;乃在佛前至诚恳切的祷求:‘愿终身吃素念佛,祈求丈夫得以痊愈。’之后,罗济同大泻淤水,肿胀乃消。

八月底,印祖到上海,寄居‘太平寺’。九月二日到‘净业社’会晤关絅之,济同也在场,当时,他身体虽尚未完全恢复,但气色淳净、光华,容貌非常好。见到印祖极为高兴的说:‘师父,您来了,我就在上海求授皈依,一偿夙愿,不用再上山去了。’

九月八日,济同与其妾至太平寺,同受三皈五戒,又请程雪楼、关絅之、丁桂樵、欧阳石芝、余峙莲、任心白等几位居士作陪,请印祖用斋。

九月十日,济同又请印祖至其家用斋,向印祖禀承:‘师父即弟子之父母,弟子即师父之儿女。’印祖向济同开示说:‘父母最忧心儿女者,即为儿女之身体健康,你病体虽愈,但尚未复原,应当慎重。’印祖所言慎重,乃指:此时房事不宜,但又不便明说。

九月底,印祖于功德林开监狱感化会,济同也在。散会后,有十多人留下吃饭;济同交代管帐者数语即匆匆离去。印祖观济同之精神甚差,面如死蜡一 般,知道济同犯了房事耗损之忌,非常懊悔当时未能明白指出:‘大病初愈,切不可犯淫’,如今济同之身体又现危机,本打算立刻修书叮咛,但被眼前其他诸多繁 冗事情延搁。

印祖回山后,立刻寄信给济同,告之此事之严重性,但斯时已晚,回天乏术。不数日,济同即死。

印祖闻讯至为心痛,感怀世上尚有众多之人不知忌讳,冒然误犯而殒命者,为数更多,应设法劝告预防,以拯救众人免于同样之危难。于是殷切劝众将《安士全书》、《不可录》篇、《寿康宝鉴》大力推广,以期举世咸知戒慎以避之。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由罗济同之死,使人警惕:在重要、关键之时刻,即使是佛教徒,犹不能戒淫、断欲,而被‘情、欲’层层缚绑,难脱、难解,一不谨慎即落入生死长流。

无量寿经云:‘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

戒与功德

于天、地、人忌之重要戒期,应当敬天法祖,不犯淫欲,持斋守戒,则可修德广业,灭诸苦恼,又可延寿增福,诸事顺遂!

《萨婆多论》云:‘若一阎浮提王,广行布施,使一切人民于金银财宝,得受用自在,其所有之功德,不及八关斋戒十六分之一。’

《无量寿经》云:‘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是故,求功德当首具净戒。

佛教不倡定命论,但讲因缘论,‘命’随造作因缘而有顺逆取向;因此,众人净持八关斋戒,其功、其德,广胜无比,自能延寿改命。当知:

戒是一切善法阶梯!

戒是无上菩提之本!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

· 下页:结语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