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曾子全书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外篇 养老第三
类别: 作者:宋汪晫 ( 字号:   )

凡十六章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终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烹熟膻芗。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民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

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愼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衡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凖。推而放诸西海而凖。推而放诸南海而凖。推而放诸北海而凖。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劳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亲。可谓全矣。故君子跬歩而不敢忘孝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已。然后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能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训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训弟。与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尽力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着心于此。济其志也。仲尼曰。可人也。吾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君子之孝也。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悌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悌。可谓知终矣。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宁。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人子之道也。单居离问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尊事之。以为已望也。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子内外养之也。单居离问曰。使弟有道乎。曾子曰。有。嘉事不失时也。弟之行若中道。则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则兄事之。诎事兄之道。若不可。然后舍之矣。

曾子曰。夫礼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饮食以齿。力事不让。辱事不齿。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悌者。不衡坐。不茍越。不干逆色。趋翔周旋。俛仰从命。不见于颜色。未成于悌也。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庳亦弗凭。不茍笑。不茍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已。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忧也。险涂隘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敢忘其亲也。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专也。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又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也。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故孝子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曾子曰。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言为可闻。所以说远也。行为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亲。远者说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
  

曾子志存孝道。齐国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不就。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之役。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闻之而知其体也。仲尼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纳也。曾子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仲尼。仲尼曰。女不闻乎。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杖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而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女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子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仲尼而谢过。

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于孟轲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轲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孟轲曰。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曾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逮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锺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逮亲也。既殁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榱题三围。转毂百乘。犹北乡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

下页:外篇 周礼第四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