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修身法语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类别:儒学中修 作者: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旻》节录)

直译:国家虽然不算大,也有圣贤和顽惰;国民虽然不算多,也有谋士和英哲,还有尊肃和耆硕。如泉疏导水清澈,不然淤腐将败恶。不敢赤手与虎搏,不敢徒步去蹚河。人知此险不能做,不知还有别的祸。小心谨慎没大错,如临深渊须停脚,如履薄冰防跌落。

原文是反映朝政混乱的政治讽刺诗。《毛诗序》说:“《小旻》,大夫刺幽王也。”郑玄《笺》认为:“当为刺厉王。”诗中并没有交代是哪一朝的事,所以朱熹说:“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朱熹说的有道理,其实不论是哪个王,从诗中看,他都是善恶不辨、是非不明的昏庸之人。好的谋略他不用,不好的谋略反而听从,“谋臧不从,不臧覆用”。而他所信用的人,又都是些邪僻之人,议论起国家大事来,个个都说得很热烈,都有一套个人见解,可他们都只是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而已。真正出了事情,谁都不敢站出来承担责任。这样一种朝廷景象,真不知道要把国家弄成啥样子!

最后一章,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焦虑,责备朝廷大臣虑事不周,没有深谋远虑,“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诗中最后三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则写出了在众人昏聩的情况下,诗人小心应对一切的心态。

《小旻》的最后一句,给人的启示很大,在先秦时期就被多次引用,成为一种处事哲理。这样一种应对事情的态度,对于国家而言,不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据《左传》记载,在鲁僖公二十二年时,鲁国的邻国邾人因为须句(春秋时小国)而来讨伐鲁国。因为邾国比较小,军事实力也不强,所以鲁僖公很轻视它,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便欲出战。臧文仲劝谏说: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备不测,就算是军队再强盛,也不可靠。他引《诗》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此来劝谏鲁僖公。鲁僖公不听,亲自率军与邾人交战,结果鲁国军队被打败。邾人还获得了鲁僖公的甲胄,把它悬挂在邾国的城门口,以侮辱鲁僖公。

对于个人而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处世态度,即便不能有所作为,也能全身而退。《论语》记载: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受到伤害,便是对父母的伤害。曾子一生都谨守礼义,小心处事,身体上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伤害。所以,临死之时,让弟子们观看他的手足,并引《诗》教导弟子们处事的方法。

下页:《盐铁论》中的十句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