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这一个字,它是一个及物动词。当孔子的学生问他,什么是君子的时候,孔子说做一个君子应该要“修己以敬”,那么学生说只有这样吗?孔子再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他说第三个最高的境界,孔子说“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有时候都不一定能够做得到。就是说“修”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
在儒家的修身理论里面,我们必须要注意,当儒家讲到“修身”的时候,他是在那种“身心互相渗透”的脉络里面来思考、来论述。那么“身心互渗”这个脉络,从孔子以下,基本上都主张,“心具有优先性”,心比身更优先,也因此更重要。
《孟子·告子(上)》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但是在儒家的思想世界里面,人的自我常常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而落于不完整的状态。比如说,像孟子讲的,我们这个原始的本性是好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好好的加以保养,旦旦而伐之,就好像牛山,本来是树林茂密,但是你旦旦而伐之,每天都去砍它、砍柴,那么有一天就会变成“牛山濯濯”,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不完整的状态。
那么,从不完整的自我的状态,要转化到完整的状态,就有待于“修和养”。“修”它是一个功能性概念,它在儒家的经典里面,最常常和“身”这个字合用。为什么“身”需要“修”呢?那是因为儒家常常把“身”,譬喻为一个容器,或者是一块玉器,我们要时时加以切磋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