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伊洛之学 程颢 程颐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北宋程颢、程颐所创理学学派。世称程颢为“大程”,程颐为“小程”,合称为“二程”。二程为亲兄弟,均为洛阳(今属河南)人,长期在洛阳讲学,后来程颐又居临伊川,二人讲学于伊河洛水之间,因称其所刨学派为“伊洛之学”,也叫“洛学”。二程十五、六时,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继承周敦颐的学说,仍不满足,又同张载、邵雍等频繁交往,切磋学术。终于以孔孟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形成伊洛学派。二程长期讲学,宣传自己的思想,门徒日益增多,成为北宋时期最大的学术派别。

著名弟子很多,其中,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临号称“程门四大弟子”。二程的学说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一致。他们在政治上追随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学术上与王安石“新学”对立,与“蜀学”亦相攻讦,对自己师事的“濂学”并不推崇,与“关学”联系则较密切。此学派提出理学道统说,二程自命为继承孔孟儒学道统,明儒家之道于当世。发展了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世界本体论,以“理”或“天理”为哲学最高范畴,作为自然界和社会的最高原则。认为“理”或“天理”永恒存在,创立了“天理本体论”学说。他们说:“万事皆出于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理”或“天理”的体理,“有理则有气”,有理就有万事万物。他们还认为现行社会秩序为“天理”所定,“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遵循它便合乎天理,否则就是违背天理。在人性论和认识论方面,他们把“天理”和人性联系起来,认为“天理”在人心即为“性”,“性即理也”。强调人性本善,后世之人有“贤”、“愚”之分,是由于气禀不同,“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认为“浊气”和恶性都是人欲,人欲横流,蒙蔽了本心,便会损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因此要人们“存天理,去人欲”。要“存天理”,必须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穷理,逐日认识事物之理,积累多了,就能豁然贯通。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倡导“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们还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内形成象君臣那样的关系,认为社会的贵贱、尊卑、男女有序、夫妇有唱随之礼为“常理”。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对寡妇再嫁。此学派关于“天理”主宰万事万物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但他们也提出了事物“有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要著作有:《二程全书》、《二程遗书》、《二程外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等。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有《二程集》。该派学说奠定了宋代理学基础。二程之中,—程颢早卒,程颐继续传播其学。颐卒,其弟子仍传其学并有所发展和变化,相继建立许多学派,如:谢良佐创“上蔡学派”,杨时创“龟山学派”,游酢创“廌山学派”,吕大忠、吕大多次钧、吕大临等创“吕范诸儒学派”,吕希哲创“荥阳学派”,尹淳创“和靖学派”,郭忠孝创“兼山学派”,王萍创“震泽学派”,刘绚、李吁创“刘李诸儒学派”,陈瓘、邹浩创“陈邹诸儒学派”,周行己、许景衡创“周许诺儒学派”,陈渊创“默堂学派”,罗从彦创“豫章学派”,胡安国创、武夷学派”等等。南宋朱熹直接继承伊洛之学,并发展成完整的理学体系,形成“程朱学派”。程朱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地主阶级的官方哲学,影响极其深远。

下页:廌山学派 游酢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