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孝悌忠信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清明祭祀对感恩意义的进一步开显
类别:儒学中修 作者: ( 字号:   )

首先,祭祖活动本身就含有感恩的情结。《礼记·祭统》说: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儒家又认为,丧祭礼的设立,是上取法天道,下贯通人伦的,故《礼记·丧服四制》谓: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则阴阳,顺人情”是一个重要的表述,“则阴阳”,是指祭祀是取法天地之道,体现了人类阴间与阳间之间的感通;所谓“顺人情”就是指顺乎人的感恩之情。所以《礼记》说: “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四制”以“恩制”为首,显然“丧服”有鲜明的感恩之义, “恩者仁也”,体现了生者仁爱的德性,并且在儒家看来,“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斩衰”,守丧服名,为五服之首)三年”。这样儒家“孝”道所内蕴的感恩文化精神,通过清明祭祀的礼仪活动进一步得以开显。

其次,当清明节气与寒食扫墓、祭祀活动结合之后,在特定的时令节气之日来进行这种祭祀活动,就进一步强化了其凝重肃穆的文化气氛,其感恩的文化意蕴也得到进一步的开显。唐宋后人们将清明节的祭祀活动看得更为重要,从而使之有了更明显的缅怀祖先、感念恩德的道德伦理意义。唐朝诗人杜牧有《清明》诗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乃触清明之景,生感恩之情,诗中对人们在清明前后的思亲之心、感恩之情以及怀土之愁作了生动的描写,很有代表性。但是中国人的感恩又不是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而是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其所以又有欢快的气氛,是因为清明节同时也融合了清明前后的上巳节。上巳节是个礼赞生命的节日,它始于远古的春社风俗。据史载,在这一天,可“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周礼·地官》),是一个青年男女性自由的日子,因而上巳往往有游春娱乐的活动相伴。这一天人们既要祭祀生养万物的土地之神,也要祭祀促成男女婚配的女媒之神。将节气与祭祀相融合、将寒食与上巳与清明相融合而成的清明节,一方面表现出奠洒扫墓的凝重,另一方面又有着欢歌游春的轻松。人们在祭祀和缅怀祖先的同时,又通过郊外踏青等游乐活动,以实现对春天生命复苏的领悟和对人类生命的礼赞,同时也表示出对大自然的亲近。这样,祭祀感恩与踏青游乐,就成为清明节前后的两个鲜明的文化主题。

再次,历代对黄帝的祭祀亦具有民族感恩的普遍意义。关于黄帝的祭祀,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黄帝逝世时。《绎史》卷五引《纪年》及《博物志》: “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不过确切的记载,大概在战国时期,此时黄帝作为五帝之一而与天神一起被祭祀。《汉书》卷25: “而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可见战国时已祭黄帝无疑。不过此时多是当作天神的黄帝而祭祀的,而且常将五帝、五行、节时相配而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唐及其以后。南朝到隋唐,多是在南郊祭天时又以五帝配祭。在对作为天神的黄帝祭祀的同时,也有将黄帝作为人文初祖祭祀的。战国末到汉初,黄帝之学流行,人们也总是歌颂黄帝“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功德,所以黄帝也往往作为人文初祖而成为祭祀的对象。而对黄帝的制度化、规范化祭祀在隋唐时已经开始,到明清时期更加重视,礼仪也愈加规范。但是,祭祀的时间,一般并不确定,大多是根据时势的需要而进行的。节民祭祭文曰: “伟矣轩辕祖,圣名耀人寰,创文醒愚民,止戈定指南。始祖奠初基,弘恩惠大千。”从祭文可看出,明清以来祭黄帝,感念黄帝恩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其感恩的对象主要是作为“民族始祖”或“人文初祖”的黄帝;感恩者的主体,不是某些个人,而是中华民族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意志。这样,清明节祭黄帝,事实上就具有了民族感恩的性质,也体现了民族性的普遍意义。

总之,清明节祭扫黄帝相对于已往,其意义有了重要的变化,即从传统的将黄帝与天神合一的祭祀,转化为对主要是作为人文始祖的黄帝的祭祀;从主要是歌功颂德的祭祀转化为感恩意义上的祭祀。这样,清明的感恩文化意义,通过“民族感恩”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显和升华。

下页:孟子“善推其所为”正是行忠恕之道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