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思想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君子之道 敏于行而讷于言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所谓“敏于行而讷于言”,也就正是君子“内精明而外浑厚”的表现,是不露锋芒的诀窍,当然,这些表现都应是容不得伪装的,否则,总是难瞒有识之士的。

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总是能够把自己的聪明把握到一个恰当的尺度,然而,有些人总是自命不凡,把精明智慧放在脸上,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智慧不是一个戴在脸上的华丽面具,不是老挂在嘴角旁的口头禅,精明智慧只应体现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之中。

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不要动辄就口无遮拦地对别人品头论足,议论别人的美丑、笨慧。如果我们不学会尊重各种各样的人,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理,平日不可因追求一时的口语之快而作意气之争,不可因意气用事而得理不饶人等。总之,初为领导,要学会收敛锋芒,真诚宽厚地待人,更要掌握说话艺术和行动稳重的技巧。所谓“敏于行而讷于言”,也就正是君子“内精明而外浑厚”的表现,是不露锋芒的诀窍,当然,这些表现都应是自觉的、容不得伪装的,否则,谁倘若用伪装忠厚的面貌来欺骗别人,总是难瞒有识之士的。

有人认为,不露锋芒就会埋没自己的才华,其实不然,不露锋芒者都有一种实至而名归的特色。东晋时,少年的王献之曾将一个用毛笔写就的“太”字送到母亲处炫耀,经一番细看,母亲说: “此字仅那一点的功夫才算是到家啦!”献之闻言,才深感自己的书法功夫与功力方面都欠火候,原来那一点正是他父亲王羲之刚添加在他所写的“大”手上的。此后,王献之以父亲为榜样,不慕虚声浮名,依缸磨墨,刻苦练字,把18缸水都用完了,终成为了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

历史与现实中的那些深藏不露锋芒者,每每会以喜怒不形于色、少言寡语、平和恬淡的神态和不哗众取宠的态度投入生活,做到为人周到、处事练达。在这方面,初涉人世者不妨从多动手、多动脑子、多动耳朵与眼睛,少用嘴巴、避免与人争强好胜、计长较短做起,从而踏实地走上人生的旅程。(修平)

下页: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