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历代大儒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心系社稷安危 关注人民疾苦
来源:儒家人物 作者: ( 字号:   )

生活于内忧外患时代的理学家胡宏,并不是一个只知闭门读书,不问天下之事的人,恰好相反,他之所以做学问、求大道,不仅是为了做一个有学问、有道德、有大节的人,同时还本着有道德足以替时,有事业足以拨乱的理想和抱负,力图将其所学用于匡时救世。身虽在野,心系社稷安危,不忘抗金复仇,收回故土,他反对苛敛无已,关心人民疾苦。对于如何抗金复仇,如何安邦治国,胡宏自有一套系统的思考。他在《上光尧皇帝书》中,详尽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在这封万言书中,一开头就说:“臣闻二帝三王,心周无穷,志利虑天下而己不与焉,故能求贤如不及,当是时,公卿大夫体君心,孜孜尽下,以进贤为先务。是时,上无乏才,而山林无遗逸之士,士得展其才,君得成其功名,君臣交欢而无纤芥,形迹存乎其间。”其意是要求宋高宗效法二帝王王之为政,第一要出于公心,志利天下,第二要广求贤才,使不被埋没于村野,使他们充分施展才能,辅助人君成其功业。

接着,他不无针对性地说:“这后世衰微,心不及远,志不周扬,据天下势利而有轻疑士大夫之心,于是始有道世不返,宁贫贱而轻世肆志者;于是始有奔走名利之途,纳交于权势之门以侥幸高贵者。”这里所指的“后世”,显然主要是指当世,在当时的南宋王朝,上至皇帝,下至各级文武官吏,多是文情武嬉的势利之徒。他指出:当时那些“奔走于名利之途,纳交于权势之门”以侥幸谋取富贵者比比皆是。与胡宏同时代的岳飞,在当时也很有感慨地说:若要天下太平,除非”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二人都是爱国志士,自然具有共同思想。

胡宏的万言书,主要是向皇帝“陈王道之本,明仁义之方”,要求来高宗施行仁政,并具体提出了如何抗击金人和治国安邦的五条建议。

首先,要求兴兵北伐。鉴于靖康之难,徽铁二帝为金人所虏,已历时九年,使国家蒙受奇耻大辱,他说:“陛下大仇未报,叛臣未诛,封疆日蹙,危机交至,义之不可已也。”因此,他要求“加兵北伐,震之以武,”使金人知惧,迎接徽、钦二帝回国,使父子兄弟得以团聚,决不应该“以天子之尊,北面事仇”。他指出:尽地管朝廷竭尽委曲忍辱事仇,而“金人谋我之心乌有限制?土我上,人我人,然后彼得安枕而卧也”。因此,要求孝宗皇帝“立复仇之心,行讨乱之政,积精积神而化之,与民更始”。

第二,整饬三纲,施行仁政。胡宏申言,“三纲”为“中国之道”,治国之本,“三纲立,边鄙之叛逆可破也”。他认为,若能“定名分,正三纲”,行仁政,施恩万姓,就可使“四海归命”,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为此,他要求慎选官吏,“黜囗冗之官,以俟英贤;夺冒滥之职,以屈高士”。胡宏要求,“在官者按实功罪,诛赏必行。任官称职者,使久于其位;过恶已张者,编之于民。”他说:“夫国之所恃而上之所保者,亿兆之心也。”对于那些贪戾失职的“生民之蠢贼”,若能“汰而黜之,则得民心”。他规诫人君:“仁覆天下,则众得所愿而戴之;后不体元,为政不仁,无以保天下,则民择仁厚而归之。”

第三,鉴于宋室南渡之后,国家尚处于困难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建议人主要关心人民,要有“爱民之心”。胡宏指出,当时官府对老百姓“诛之若禽兽,取之若渔猎,发求无度,科敛无已,胁之以势,却之以威”,使得他们“惨毒切于饥肤。冻馁迫于忧虑”。因此,要求减轻人民负担。他说:“财者,天地有时,四民致功者也,取财于四地则无穷,取财于四民则有尽。”反对朝廷对人民“种敛无已”的政策。胡宏强调说:“国之有民,犹人之有腹心也;国之有兵,犹身之有手足也。手足有病,心能保之;心腹苟病,四肢何有焉?是故欲富国者,务使百姓辟其地;欲兵强者,务使有司富其民。……今乃行诛剥之政,纵意侵民,以奉冗卒,使田莱多荒,万民离散,此巨所未解者一也。……”把人民看做是国之心腹,强调爱民、富民,不能使之有所损伤,这种重民思想,是胡宏对儒家民本思相的光大和高度发挥。在万言书中,他用了大量的笔墨揭露了南宋政权的害民之政,认为只有认真对人民施行仁政,做到“视民如伤”,实行减轻赋敛,惩贪养廉,鼓励发展生产。只要使“仁得加于百姓,邦本安,而讨逆复仇之兵可振矣。”把对人民施行仁政看做是振兴社稷和实现复仇统一的根本保让。不难看出,胡宏的建议虽然是从维护封建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但其同情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也是值得赞杨的。

第四,建议孝宗皇帝重视和精选人才。他说:“夫欲成王业者,必用王佐之才,所谓王佐之才者,以其有王者事业素定于胸中者也,故一旦得君举而措之,先后有序,纲施纪布,望道期功如臂运指,莫不从心。”他认为,首先要选好辅相,“辅相者,百官之精,选才之所自进,政事之所由定”,胡宏又指出:如果用人不当,“守令非其人,则政繁赋重。民力殚竭,而盗贼起于困穷矣;将帅非其人,则仇敌外纵,衅孽内生,而技枝伤心之祸萌矣。……诚得贤士举而任之,使尽其积,则天下之善,何所不进”。他认为,选好人才的关键在于人主,如果人主“好暴佞,恶刚直,则守正之士不可得而用矣。安龌龊而忌英果,则高才之士不可得而使矣”。对重用人才的必要性和精选人才的重要性提出的正确建议,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的治国者亦有借鉴作用。

第五,他在上书中,还要求裁减冗兵,大兴屯田,罢度碟,没收天下僧尼道士之产业等开源节流的正确建议。

此外,胡宏还提出了用积极进取之策,加强边防力量以扼制金人南侵并徐图进取的正确意见。对于杨么的起义军,他建议实行招抚之策。胡宏说:“杨夭(幺)为寇,起于重敛,吏侵民急耳!”他指出,那些参加起义的人“本为农亩渔樵之人,其情不与他寇同,故治之之法,宜与他寇异。”主张用宽厚之策进行招抚,实行分化瓦解。这样的建议,说明胡宏在当时不愧是卓识远见的学者。

下页:议论别开生面 理学独树一帜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