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历代大儒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盛唐三贤 啖助·赵匡·陆淳
来源:儒家人物 作者:

唐代中叶,学术界兴起了一个新《春秋》学派。这个学派以啖助、赵匡为先驱,陆淳集大成,对当时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影响。宋人陈振孙以为:“汉儒以来言《春秋》者推宗三传,三传之外,能卓然有见于千载之后者,自啖氏始,不可没也。”清末皮锡瑞也说:“《春秋》杂采三传,自啖助始。”又说:“今世所传合三传为一书者,自唐陆淳《春秋纂例》始。”“淳本啖助、赵匡之说,杂采三传,以意去取,合为一书,变专门为通学,是《春秋》经学一大变。宋德治《春秋》者,皆此一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序认为,清代以前两千年经学“凡六变”,其中唐代的“孔(颖达)、贾(公彦)、啖(助)、陆(淳)”为上承章句之学,下启宋明理学的第二变。这些评价表明了啖赵陆学派在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新经学啖助开路解《春秋》陆淳集成

啖、赵、陆虽然是中唐有影响的学者,但史籍对他们的生平、学术关系的记载却语焉不详,往往引起混乱。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先从陆淳说起。

陆淳,字伯冲,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是梁代名儒陆澄的七世孙,后因避唐宪宗李纯讳,改名质。他自称“世以儒学著时”,可知其家以儒学为业。《旧唐书》卷189下本传说他“有经学,尤深于《春秋》,少师事赵匡,匡师啖助。”关于他与啖助、赵匡的关系,历来人们的认识都含混不清。除此一说外,《新唐书》卷200说赵、陆皆为啖助弟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3认为匡师助、陆师匡、助。今考吕温代陆淳写的《进集注春秋表》,其中说:“臣(按:指陆淳)不揣蒙陋,裴然有志,思窥圣奥,仰奉文明,以故润州丹阳县主簿臣啖助为严师,以故洋州刺史巨赵匡为益友,考左氏之疏密……”在这里,陆淳明确地称啖助为“严师”,赵匡为“益友”,这是关于他与啖、赵二人关系最为明白的材料。另据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说:“有吴郡人陆先生质,与其师友天水啖助泪赵匡,能知圣人之旨。”可知啖、赵二人,一为陆淳之师,一为陆淳之友。事实上,啖为师,赵为友,陆淳已作了明确的回答,已不存在什么问题了。还有一点,陆淳在《春秋集传纂例》卷1《修传始终记》中简述啖、赵二人的生平时,称啖助为“啖先生”,称赵匡为“赵子”,称啖助之名时说“讳助”,而称赵匡之名则直接说“名匡”,尊敬的程度大不同,也可以作为啖助为师、赵匡为友的旁证。

陆淳的老师啖助,字叔佐,出生于唐太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赵州(今河北赵县一带)人,后迁居关中。他学识渊博,对儒家经典造诣颇深。唐玄宗天宝末年,客居于江东。后来因中原地区发生了安禄山、史思明之乱,他再没有回到关申故里。在江东,他以文学入仕,做过台州临海县尉、润州丹阳主簿。任满后,就在丹阳住了下来。他继承了先儒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虽穷居陋巷、粗衣蔬食,仍处之泰然。在这里,他潜心于《春秋》学研究。他不满意于前人对《春秋》的理解,认为前人“传已互失经旨,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于是发愤著述,“考核三传,舍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阙漏,商榷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洽”,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年),历时十年,成《春秋集传集注》。·之后,他又“撮其纲目,撰成《统例》3卷,以辅《集传》,通经意焉。”

陆淳跟随啖助学习,是在唐代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据陆淳说,他拜啖助为师,“秉笔持简,侍于啖先生十有一年。”按:啖助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去世,时年47岁。上推11年,即上元元年。据陆淳说,他在啖助“述释之间,每承善诱,微言奥指,颇得而闻”,可知,陆淳师从啖助,对啖助的学术方法、学术思想,特别是对啖助的《春秋》学有深入的了解,并深受其影响。

两《唐书》说陆淳自幼师从赵匡,而没有提到他师承啖助。事实上,陆淳师从啖助,证据已很充分了。而说陆淳师从赵匡,却没有多少证据。赵匡,宇伯循,天水(今甘肃天水)人,从师著名学者萧颖士,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开始在宣、歙、池都团练观察使陈少游处任幕僚。做过殿中侍御史、淮南节度判官、洋州刺史。他也是一位《春秋》学者,与啖助的学术观点非常相近。从文献记载看,陆淳与赵匡并非师生关系。那么,赵匡与啖助之间是不是师生关系呢?据陆淳《修传始终记》,大历五年,即啖助完成《春秋集传集注》那一年,赵匡正在陈少游幕府供职,前往浙中,途经丹阳,曾到啖助居住处去拜访,讨论《春秋》经学,“深话经意,事多响合”,二人谈得很投机。赵匡打算回来时再到丹阳拜访啖助,“当更讨论”,但不幸的是,啖助在这年去世。从这段记载看,赵匡与啖助在大历五年以前并未谋面,因此,二人之间也不存在师生关系。

啖助去世后,留下了《春秋集传集注》及《统例》的遗稿。陆淳认为应该将它整理出来,使唤氏《春秋》学发扬光大。于是,他与啖助之子啖异将遗稿抄录出来。陆淳又想到了与啖助学术观点相似的赵匡。这时,陈少游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史,赵匡已随节度使府迁镇于浙东。于是,陆淳与唤异一起,带着啖助的遗稿去造访,请赵匡帮助整理。赵匡对啖助的遗稿进行了加工、补充,然后由陆淳进行最后编纂,统一体例,到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完成了这项工作。关于这个过程,陆淳在《修传始终记》中有过记述:

是冬也(按:指大历五年冬),赵子随使府迁镇于浙东。淳痛师学之不彰,乃与先生之子异躬自缮写,共载以诣赵子。赵子因损益焉,淳随而纂会之,至大历乙卯岁(即大历十年,公元775年)而书成。

可知对啖助遗稿的整理历时五年之久,赵匡、陆淳都倾注了心血。

陆淳的任宦生涯,是从任淮南节度使府从事开始的。据《旧唐书》本传说:“陈少游镇扬州,爱其才,辟为从事。”据《旧唐书》卷126《陈少游传》,陈少游镇扬州在大历八年。又据《修传始终记》说,他受陈少游推荐,诏授太常寺奉礼郎,这是大历十年左右的事。此时他的《纂例》已成。陈少游生前又曾向朝廷推荐陆淳,拜为左拾遗。陈少游死于兴元元年。吕温《祭陆给事文》中也说:“德宗旁求,始宾明庭。”说明陆淳是在德宗即位后入朝的。由上可知,陆淳入朝任左拾遗,不晚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陈少游死时,而不早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即位。

《旧唐书·柳登传》载,贞元六年十一月,德宗亲行郊享之礼,“上重慎祀典,每事依礼。时冕(柳冕)为吏部郎中,摄太常博士,与司封郎中徐岱、仓部郎中陆质(即陆淳)、工部郎中张荐皆摄礼官,同修郊祀仪注,以备顾问。”由此可知,在德宗贞元六年十一月以前,陆淳已任仓部郎中,并兼礼官(太常博士),与柳冕等人一起制订郊享礼仪,备皇帝顾问。这时陆淳很受德宗的信任,他身为礼官,对朝廷礼仪非常熟悉,曾著《类礼》20卷,惜已不存。贞元十一年七月,陆淳参加了关于礻帝拾礼的讨论,这时他官左司郎中。

这以后,陆淳又因“细故”改任国子博士。改官的原因已不得而知,可能与朝廷内部斗争有关。日温《代国子博士进集注春秋表》中说:“辄集注《春秋》经文,勒成十卷,上下千年,研覃三纪,元首虽白,浊河已清。”按一纪12年计算,三纪为36年,陆淳跟啖助学习《春秋》是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开始的。由此推算,36年以后,正是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这一年,他正在国子博士任上,向德宗进献《集注春秋》。由于书中新颖的研究方法,切合现实政治的学术主张,给当时学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因此,它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特别是受到政治革新派人士的热烈欢迎,如柳宗元、凌准、韩泰、吕温等人。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他们将陆淳的《春秋》学思想作为实行政治革新的理论武器。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陆淳引为政治上的同道。后来,陆淳又外出,任过信州(今江西上饶)、台州(今浙江临海)刺史。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23日,德宗病死。正月26日,顺宗李诵即位,王叔文一派从而执掌朝政。他们迅速安排本派人物占据了朝廷中的显要职位,并招集一些素负重望的人回京。陆淳从台州回到京城,任给事中。陆淳回京,与王叔文集团在朝廷中得势有直接关系。与陆淳拜给事中的同一天,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旧唐书·王叔文传》称陆与王叔文、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永贞党人结为“死交”。同年三四月间,唐顺宗立广陵王李纯为皇太子,陆淳被征为太子侍读。他为避太子名讳,改名陆质。这一年,他献上《古君臣图》,即《旧唐书》本传所载的《君臣图翼》25卷,已佚,无法考证它的具体内容,当即有关君臣之道的。这时,柳宗元与陆淳居处很近,柳宗元对陆淳执弟子礼,向他问学

从史料记载看,陆淳任太子侍读并不是很受尊崇。当时顺宗身患重病,经过激烈的斗争,宦官与保守派集团立李纯为太子。王叔文集团预谋另立皇嗣的计划失败,因此,李纯对王叔文集团没什么好感。陆淳被改革派派去做太子侍读,原打算通过他对太子施加影响,但事与愿违,更引起李纯的反感。《旧唐书·陆淳传》以贬斥的笔调记述了这一过程:“时(韦)执谊得幸,顺宗寝疾,与王叔文等窃弄权柄。上(指李纯)在春宫,执谊惧,质已用事,故令质入侍,而潜伺上意,因用解。及质发言,上果怒曰:‘陛下令先生与寡人讲义,何得言他。’质惶惧而出。”说明他与李纯的关系并不融洽。

贞元二十一年九月十三日,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被宪宗逐出朝廷,王叔文等人发动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两天后,陆淳去世,门人私谥为文通先生。

啖、赵二人的著作已经亡佚。陆淳的著作,今存有三种:《春秋集传纂例》10卷、《春秋集传辨疑》10卷及《春秋集传微旨》3卷。这与柳宗元说的陆淳有“《春秋集注》十篇、《辨疑》七篇、《微旨》二篇”不合。事实上,《春秋集注》即《纂例》,其他二书卷篇不合,当为后人传写割析而致。这三种书集中了啖、赵、陆三人的《春秋》学研究成果,并在啖助旧稿的基础上作一分为三处理而成的。据他在《春秋集传辨疑·凡例》中说:

《集传》取舍三传之义,可入条例者于《纂例》诸篇言之备矣。其有随文解释,非例可举者,恐有疑难,故纂啖、赵之说,著《辨疑》。

这就明白地说了《纂例》、《辨疑》是综合了啖、赵二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扩大而成的。但其中也包含了陆淳个人的心得,书中多处标明“陆淳曰”即是明证。至于《春秋集传微旨》,则先列三传异同,参以啖、赵之说,而断其是非。他在自序中说:“其有事或反经而志协乎道,这虽近义而意实蕴奸,或本正而末邪,或始非而终是,”介于疑似之间者,并委曲发明,故曰微旨。可知这部书为陆淳自撰。但每条必称“淳闻于师曰”,以示不忘本。总之,从三书来看,《纂例》以啖说为多,《辨疑》以赵说为多,而《微旨》则较多地保留了陆淳的观点。事实上,三人的观点大同小异,无法分述。而啖、陆二人的观点更为接近。下面就将三人的学术思想合在一起论述。

下页:论麟经别出胜义 疑三传释滞指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