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教哲学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内在超越说及其涵义 驳黑格尔儒学没有思辨性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内在超越”的说法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最早由现代新儒家学派所提出。就在1958年由唐君毅、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共同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认为中国民族宗教的超越精神内在于人伦道德,内在性与超越性不矛盾,具有“内在超越性”,“既超越又内在”。中华文化具有内在性很少引起争议,而超越性不足也是公认的事实。以黑格尔对孔子的谈话只是“道德教训”的著名看法为例,黑格尔认为孔子没有思辨性,算不上是一种哲学;中国文化中的“天”并不在尘世之外,而就是尘世生活的一种理想形态。当然也就谈不上超越性了。针对这种认识,宣言提出中国古代思想具有超越性的三条特征: (1)中国过去祭天地祖先,这代表着宗教性的超越感情;(2)“天”的意涵是超越现实经验的;(3)仁义的崇高价值与“道”的信仰。中国文化并非西方那种制度化的宗教,但中国文化在重视伦理道德的同时,宗教性的超越感情却就在伦理道德中蕴含着,内在于现世人伦之中。新儒家认为,天的超越性指天与作为经验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分裂与张力,不管人天之间的距离能不能完全消除,“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牟宗三在诸多论著中都提到“内在超越”的问题,《中国哲学的特质》:

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Immanent)。因此,我们可以康德喜用的字眼,说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的(Immanent与Transcendent是相反字)。天道既超越又内在,此时可谓兼具宗教与道德的意味,宗教重超越意,而道德重内在意。

超越性(Transcendence)被用于描述认知者与被认知者的关系,认为被认知者外在于认知者,也就是说,超越性指的是两者的断然隔绝,超越性与内在性是相反的。基督教的天主是超越的,是最高的存有物与最终的原因,但天主透过参与和因果关系,也在世界之内,所以也是内在的。但基督教的超越只能是外在超越(纯粹超越),天主的内在性并不改变超越的形态。现代新儒家视儒教为具有人文性与宗教性兼容的特殊型宗教。牟宗三提出“人文教”的说法,

儒家所肯定的人伦(伦常),虽是定然的,不是一主义或理论,然徒此现实生活中之人伦并不足以成宗教。必其不舍离人伦而即经由人论以印证并肯定一真美善之“神性之实”或“价值之源”即一普遍的道德实体,而后可以成为宗教。此普遍的道德实体,吾人不说为“出世间法”,而只说为超越实体。然亦超越亦内在,并不隔离,亦内在亦外在,亦并不隔离。

道流行于天地之间,但却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是不可割裂的辩证关系;儒家即有宗教性的信仰,却又没有制度化以及位格神。

现代新儒家关于“内在超越”的论述,可以追溯到熊十力。熊十力的“体用不二”,不接受现象与本体是分离的死物,可以说是“内在超越”说的滥觞。“体用不二”完整的论述是“体用不二而有分”或“体用不一不异。”“体用不二”、“体用不异”避免了现象与本体分裂的“超越外在”,“体用有分”、“体用不一”避免了无本体或无现象的危险,“由于‘体用不二’,当然本体便不是超越而外在于现象之上或在其背后;又由于‘体用有分’,故体与用二者也互相不可以化约掉去。”熊十力认为本体不为时空所限,“无在无不在”。所谓“无在无不在”,是说本体内在于具体的物中,却不限于具体的物,而遍在于万事万物。已有学者指出,内在性是“独在”,而超越性却是“遍在”,内在于具体的物中的本体与另一物之本体不同,如果内在,不可能物物之性相同,具有普遍性的本体也就不可能存在。内在性与超越性是相互矛盾的,新儒家如果坚持认为自己的“超越”是西方哲学的原意,那么就可能出现自相矛盾。现代新儒家在使用这些术语时逻辑含混、格格不入,甚至有神秘主义之嫌,具有无法超克的理论困难。不过,现代新儒家实则不屑于同时也无力于对这种质疑提出自圆其说的回应。其所使用的“超越性”,是在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的,语词的相关内涵并非简单的探讨便可厘清。

新儒家并不是在内在性与超越性二元对立的框架下来使用“超越性”这个概念的。牟宗三也提出,“超越”不同于基督教式的“超离”,前者是超而不离,后者却外在的超出断绝。现代新儒家提出“超越性”具有以下意义: (1)独立性、永恒性,天道的存在不需要预设其他条件,其本身就是最终的原因,具有超时间性;(2)超现实性、理想性,儒家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虽然只能够在俗世实现,尘世即是儒家行道的道场,但儒家的理想并不是尘世的理想,儒家所要在尘世实行的“道”实际上是高度理想化的,是史华兹所说的“一种退返和前瞻--对现实的一种批判的、反省的质疑以及对超现实界的一种新视野”。(3)面对黑格尔式的质疑,为了说明儒家的精华不仅仅在伦理道德方面,而且在宗教性上有卓越的体现;为了反对把儒学视为单纯的道德训诫,而提出儒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的宗教功能;为了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利用并改造西方哲学术语、架构,为儒学在当今世界的功能、作用与前景提出建设性意见。(陈丰)

下页:自我,决非孤立个体,而是复杂万物关系的中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