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设计的过程描述是指实现理想人格最高境界的修养途径、方法和手段等。儒家力图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和群体的利益相融合,达到身心、自我与社会统一的理想境界来解决人与现实、人与社会的矛盾。在生死选择之际,宁可杀身成仁。公私之间、权衡之间,只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理欲相搏之时,只能存天理灭人欲。而对待义与利,当然是舍利而取义。对待民众,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为什么人能做出如此的选择呢,因为人有内在的天赋的仁性。因此,“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达到尽心知性知天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在理想人格的设计过程中,儒家强调了“仁”“礼”的核心作用,孔子强调: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论语·雍也》)“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博施济众,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这就是仁德,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品质表现。
孟子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理想人格。他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人心是仁,人路是义,内心修养达到了仁义境界,仁就会充塞于心中。宋明理学家对理想人格设计过程的描述主要是通过自身苦心极力的自我修养来完成的。二程认为,要达到成圣的目的,就必须加强平时的道德修养,通过内省反思,遏制有害于天理的人欲,才能入于圣人之域。程颐指出: “涵养须用敬”(《程氏遗书》卷十八),主一涵养,敬以直内,专守此心,修养久,则天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