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想人格体系的构建,是以人性理论为其立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的。儒家对人性的探讨贯通古今,主要集中在人性善恶、品级及二重性等问题上。
人性善恶论。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孟子在此基础上向内探索人性特点,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他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在他看来,人性本善是先天具有的。人们应该通过加强后天的修养扩充和发挥先天的善性。而荀子在孔子人性论基础上提出人性本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来改变先天的恶性,“化性起伪”。汉代扬雄提出了“人之性也,善恶混”(《法言·修身》)的命题。他认为“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同上)人应当加强后天的修养,以善为做人的目标。之后,李翱在韩愈的人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性善情恶的观点。他在《复性书》中说道: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苦、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在他看来,性的根源是善,而恶的根源则是情,所以人要“忘情”才能“复性”。
人性品级论。汉儒董仲舒提出了“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的“性分三品”学说。(《春秋繁露·实性》)“圣人之性”是上品,纯善无恶;“斗筲之性”是下品,恶而无善;“中民之性”是中品,“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同上)。可见,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注重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化使人向善。韩愈也认为性有三品,他说: “性之品有上中下三: 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韩愈的性三品说与董仲舒没有本质的区别。
人性二重性。张载首先提出把人性分为两类的观点,他说: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篇》)“天地之性”是天地共同的本性,纯一至善;“气质之性”是气聚为形而后具有的属性,气有清浊之分,故性有善恶之别。所以必须努力做“善反”的修身功夫,变化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地之性。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张载、二程人性论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了人性二重性。他说: “论天地之性则是专指理而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朱子语类》卷第四)天命之性是气质之性的本然状态;气质之性则是无命之性受气质熏染发生的转化形态,是对每个人直接发生作用的现实人性。形而上的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形而下的气质之性是可善可恶的。人应加强后天的修养,祛除“污染”,修身向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