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治世宝典·群书治要360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伍敬慎 四 应事
来源:儒学中修 作者: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止道不可常用。必施于不可以道乃光明。)(卷一 周易)

注释:艮:《易经》卦名。一为八卦之一。卦形象征山。二为六十四卦之一。艮下,艮上。象征动静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

白话:艮,就是止的意思。依时机该停息就停息,依时机该行就行,动静不错过时机,道理充满着光明。

○李熹,字季和,上党人也。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为太傅属,固辞。世宗辅政,命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熹到引见,谓熹曰:“昔先公辟君而不应,今孤命君而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敬重焉,迁太常司隶校尉。(卷二十九 晋书上·百官志)

白话: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靼人。屡被征召高官,他都不接受。司马懿为太傅,征召为属官,他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嘉平三年,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执掌魏国军政大权,任命李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李熹到任后被引见,司马师对李熹说:“过去先公征召您,而您不答应,如今我任命您,您就来了,为什么呢?”李熹回答道:“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依照礼决定进仕或退身。明公用法来约束我,我畏惧法就来了。”司马师非常敬重他,晋升他为太常司隶校尉。

○权衡者,所以起轻重之数也,然而人弗事者,非心恶利也,权不能为之多少其数,而衡不能为之轻重其量也。人知事权衡之无益,故弗事也。(卷三十二 管子·明法解)

白话:权衡,是用来称量东西轻重多少的工具,然而人们不去事奉它,并不是人们心里讨厌利,而是因为权不能替他改变物的数量,衡不能替他改变物的轻重。人们知道事奉权衡本身没有意义,所以不去事奉它。(能做到权衡公正地处理一切,奸诈的人就不能行私。)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非善非时。不可动也。)(卷二 尚书)

白话:凡是考虑退善之后才行动,行动前还要慎重地选择好时机,使行动符合时机和需求。

○上士先避祸而后就利,先远辱而后求名。故圣人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心尽虑于已成之内,是以患祸无由至,非誉不能尘垢也。(卷三十五 文子·微明)

白话:高明贤士首先避开灾祸,然后采取获利;首先远离耻辱,然后才去追求声名。所以圣人常致力于事情未成形时,而不费心尽虑在木已成舟之事,因此灾祸无从降临,毁谤也玷污不了他。

下页:伍敬慎 五 慎始终